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所以翻译理论在其得以系统讨论之前是被包容进语言学范畴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并不是应当从属于语言学的.然而很多翻译理论家在其研究过程中又不断地借助于语言学,用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术语和方法去研究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批评是翻译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评价监控翻译质量.也可以把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反馈给翻译理论家,以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为了加强翻译批评,应进一步了解翻译批评的性质和功能,规范、完善翻译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批评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及理论对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时代成就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全球化时代会造就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呢?本文介绍了不同时代的翻译本体,并主要阐发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一文化翻译理论不仅视角独特新颖,而且也可以为我国翻译实践所运用,并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时代成就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全球化时代会造就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呢?本文介绍了不同时代的翻译本体,并主要阐发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一文化翻译理论不仅视角独特新颖,而且也可以为我国翻译实践所运用,并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孙乐 《华章》2010,(28)
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但它们的许多基本观点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译论、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中找到.因此,重要的是找出中西方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本质差异.在关注西方理论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同样宝贵的东西.此外,中西方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则是我们学习、引进上述西方理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珂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2):103-105
英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它牵涉到很多语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弱英汉翻译中出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语用可以解释我们在翻译中所碰到的种种难题,而这些难题是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所解决不了的.我们把翻译和语用结合起来,就足为了找到翻译的新路子,为翻译理论开辟新的阵地,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新的西方翻译理论,它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种.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转向,即由原来的以语言学理论及侧重形式的理论为主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本文旨在讨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并通过例子强调: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译文潜在的功能及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论语篇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翻译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衔接,连贯,主位,述位等概念被广泛的用于语篇翻译中.除了在语域的领域内研究语篇翻译外,也有学者从语用和文化的领域对语篇翻译做进一步的探讨.当然,语篇翻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翻译实践证明:说翻译是科学还不如说它是艺术更为确切。毫无疑问,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在谈论诗词格律时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只有不会跳舞的人才怪脚镣碍事。翻译工作就好比带着脚镣的舞蹈,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门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翻译在促进不同语言国度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大学这个舞台上怎样培养大学生的翻译基本能力,跳好这带着脚镣的舞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令人思考、令人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然而,艺术一旦介入,就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矛盾——艺术的本质与科学的束缚之间的矛盾。对此本文无意正面做出回答,但却希望稍作探讨,从而达到认识翻译内部所蕴含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徐莎莎 《海外英语》2012,(4):164-165
当今世界各国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翻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流过程中,非文学翻译占大部分的比例。非文学翻译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现在,翻译公司和翻译机构的兴起更加证明了非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与文学翻译相比,非文学翻译似乎没有那么多给译者发挥的空间。但是,非文学翻译中译者处于什么地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翻译结果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主要举例说明译者主体性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飞速发展的今天,翻译作为一种中介元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充分享有文化与文学网络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过:在整个文化网络中译者的地位是什么;他承受怎样巨大的翻译任务所施加的压力;他的主体性又是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得以实施。作者就居于复杂文化文学丛林中的译者的角色进行界定.从另一个层面探讨译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增词法是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扬 《凯里学院学报》2002,20(4):105-107
翻译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这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翻译的本质存在于翻译的常规性、可授性、创造性、灵活性、艰难性,以及翻译才能的天赋性。之所以人们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是因为人们在考察和研究翻译的时候,割裂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只注意到了翻译的一方面,而忽视了翻译的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运用科学或只运用艺术都无法完成翻译的全过程,起码不会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通过精心研究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后,进行再创作。但在日常工作中,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和固本的中国式思维局限了翻译的方法。通过几种常见翻译技巧,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协助翻译工作者更有效地把握语言间的内在联系,出色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8-13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浓缩。其意境深远,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本文探讨了古诗词英译中的美学特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并阐述了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原则,并用其理论赏析了不同的英译版本,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