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成波 《垂钓》2002,2(10):52-52
张君是我们几个钓迷中的老手,据说他6岁时就随着爷爷四处钓鱼了。每当侃起钓鱼经时,他总是一套一套的,大有一代“钓林”大家的风范。不过真正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钓手”记。  相似文献   

2.
李寒停 《钓鱼》2004,(1):58-59
今年36岁的代红峰是河北秦皇岛人,有着豪爽热情的格性,从小酷爱钓鱼,无论淡水钓还是海钓兴趣特浓。海滨城市秦皇岛,这得天独厚的天然钓场,给了他更多海钓机会。到了而立之年时,他已不仅仅只是钓鱼,而且在秦皇岛开设一家渔具商店,这样与鱼儿打交道的机会增多了。为了贴近钓鱼人,将生意做得红火,他除了一般的店面打理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钓鱼(淡水、海钓),以鱼会友、广交朋友是他为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做好渔具生意,必须懂得钓鱼,是他的经营理念,渐渐地在秦皇岛渔具行业有些名气。  相似文献   

3.
北京钓友刘勇来电说:他这两年爱上钓鱼了,买了一支手竿,就知道打窝子钓鱼,钓绩平平。他问手竿除了这么用之外,还有哪些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11,(20):54-55
老白猫的老婆有时候会挪揄他:“你现在是钓鱼为主,工作为辅。”这话说的有点过分,不过却不无道理,老白猫的确对钓鱼痴迷。但老白猫认为,工作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况且对于衣食无忧又没有其它爱好的老白猫而言,只要能有时间钓鱼就算是幸福生活了!  相似文献   

5.
史为林 《钓鱼》2009,(3):28-29
在黄淮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是从冬至到次年的立春,气温最低时零下10度。以前,我们这里在这段时间是没人去钓鱼的,如果有人去钓鱼,人们会说他是疯子。传说鱼儿从冬至以后就“禁口”了,也就是不吃食了。笔者和钓友们在经过多次冬钓的失败和成功之后,共同感受到在这一段时间鱼不聚窝,你如果像夏天那样打好窝子,想聚而钓之,十之八九要当空军。明明知道河里有鱼,有不少鱼,打一个窝子,不吃,再打一个窝子,还是不吃,  相似文献   

6.
老金的钓事     
李智 《钓鱼》2013,(6):48-49
我熟识一位姓金的文友,他是个十足的钓鱼迷,我们为了钓鱼,相约去过不少地方。老金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中除了写作就是钓鱼,除了钓鱼就剩写作了,在他的身上有许多钓事,下面和广大钓友分享一些。清心寡欲钓悠然一钩却上两种鱼老金在东北黑土地当过知青,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当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钓友趣事     
在我们这里,一进入冬季,特别是小雪以后,气温大多在零下十五六℃以下,在冬至到雨水这段时间,零下二十多℃的天气常见,四五级的西北风更是家常便饭,如再下点小雪,真可谓是冰天雪地。这期间鱼是钓不成了,除了上班,闲余时除了将《中国钓鱼》杂志再翻上几遍外,就是和钓友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徐德晋 《钓鱼》2005,(10):41-41
那么六月至九月这四个月中,有没有鱼钓呢?不能说没有鱼钓,只不过不像初春和秋后能上几十斤或百二八十斤的。钓鱼这玩意儿,如果一天钓不到几条鱼,就没达到钓鱼人的欲望,未满足他的成就感.倘若从海底往上拔个不停,拔得腰酸手痛的,也没多大意思。最能使人感到满足的是,能钓到一条三五斤甚至更大的鱼,或者是一天碰那么几群,钓上个三十五十斤的,那是最开心不过了。回家后,除了留点自己吃外,其余的,送给亲戚朋友,让大家分享钓鱼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在朋友间有了夸耀自己的资本,这种资本能让你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9.
垂钓拾趣     
钓水塘 大概在1994年7月,刚步人钓鱼行列不久的老李入了迷,只要是节假日,都要外出去钓鱼。一天,他开车送一位朋友回农村老家办事,路过一个距离村庄不远的水塘。  相似文献   

10.
乔羽爱钓鱼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从50年代开始,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先生。乔羽先生是山东人,老家距微山湖和大运河都不远,他说正是因为熟悉那里的生活,才有了“我家就在岸上住”的感觉.才写出了真情实感。 乔羽先生自幼喜好摸鱼,钓鱼不过瘾,夏天常瞒着家人下水摸鱼。“从桥墩子旁的浪花里拽出一条条雪白的大鲇鱼,那鱼味美极了。”乔羽兴奋地说。 如今的乔羽先生年纪大了,但依然喜爱钓鱼,他说…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5,(19):20-20
广东钓鱼高手姜耀坚,1969年7月出生。从小喜欢钓鱼的他,在悬坠钓刚刚风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潜心研究了。姜耀坚非常重视基本功的积累,根据广东地区钓鱼情况,他主攻钓罗非鱼。可以说在整个广东省,他高超的钓技,严谨的垂钓态度让大多数人为之折服。除了参加全国各种类型的赛事之外,他几乎包揽了广东和香港两个地区的钓鱼比赛冠军。  相似文献   

12.
莺飞草长,百花争艳的4月初,我受《中国钓鱼》编辑部委托,如约来到原中国排协副主席、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有关钓鱼活动方面的专访。邓若曾钓鱼的历史很长了。小时候他住在长江边,老家在四川,那里山青水秀,河流湖地很多。稍大一些时就开始和父亲一起钓鱼,父亲是个钓鱼好手。他那时候也钓,也用手抓鱼。50年代参加工作后,虽然从事排球运动,训练比赛很紧张也很累,钓鱼时间少了,但始终没间断过。“文革”期间,国家队的训练比赛都停了,没有什么事做,他又有了钓鱼的时间,兴趣也就格外地浓了。邓若曾参加钓鱼…  相似文献   

13.
方冯满 《钓鱼》2009,(2):44-44
我是野钓爱好者。一有空闲,便背上钓具到野塘边过把瘾。可是不十自钓友笑话,3千克以上大鱼却从没有上过钩。 不过,历史在08年9月15日改写。这天适逢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上午8时许,同事小潘打电话给我,说学生家长老万邀我们去他家鱼塘钓鱼,问我去不去。老万家就在我老家邻屋,哪有不去之理。  相似文献   

14.
李寒停 《钓鱼》2012,(14):10-11
记者和周增强聊到钓鱼话题时,才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生意上的事之外,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外出钓鱼上。他说:“现在比赛没少打,休闲也没停,总之都是在和鱼打交道。再说,做鱼饵的,不钓鱼,想出让钓鱼人认可的产品,很难!看来我这辈子和鱼是脱不了关系了。”当记者问他到了夏季鱼难钓怎么办时,他是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地教了记者几招。.  相似文献   

15.
李震宇 《垂钓》2007,7(5):55-57
说起叶主席钓鱼,在我们厂里是有名气的,这倒不是说他钓得怎么好,而是他对钓鱼的痴迷和他研究钓鱼的旁门左道是谁也比不了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Louis  Tohertoff  黄静雅 《钓鱼》2008,(7):60-60
闲暇时,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一项有益身心的爱好,钓鱼是当仁不让的首选。不过你要是想让他们对钓鱼产生兴趣,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钓鱼人     
张莉 《钓鱼》2003,(23)
应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世界著名的钓鱼人小西和人先生的邀请,记者于金秋十月远渡重洋赴日采访,真切地感受了钓鱼王国日本浓浓的钓鱼氛围,“零距离”接触了——飞机上邂逅日本钓鱼迷10月14日,在上海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日本九州熊本市一株式会社社长松本先生和他的中文翻译沈先生。当松本先生得知我是《钓鱼》杂志的记者,此次赴日本是采访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赛时,同样是钓鱼迷的松本先生和我有了“共同语言”。松本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钓鱼,只是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钓鱼。不过每年度假,他都会带着家人去海边,让太太孩…  相似文献   

18.
慕永贺 《垂钓》2009,(4):20-21
孙哥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因此,随他而去的,除了他最心爱的钓具,还有这几年他买的那几十本《垂钓》。这也是他的遗愿——他想到那边继续钓鱼,继续看他的《垂钓》杂志。  相似文献   

19.
钓鱼人常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春天是一年之中的钓鱼黄金季节,那么,春天钓鱼的钓位选在哪里好呢?有句钓谚是钓鱼人最耳熟能详不过的了,这就是"春钓浅滩"。以为春天钓鱼只要把钩抛到浅滩上就可大获丰收了,于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件垂钓中遇到的真事,绝无半点虚构。2005年秋,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这一天,五六位钓友同在湖畔垂钓,笔者赶到时,只有一空着的钓位,便站下来观察水情。还没坐下来,旁边一位中年钓者就说话了,说这钓位是他占的,不准坐。我说你一人总不能占两个钓位吧!我们就争吵起来,其他钓友也帮我说话。坐在这样的人旁边钓鱼也不愉快,我就挪开了另找钓位。这时又有一位钓友前来,又和中年人吵了起来,也是为钓位的事,也是避其霸气挪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