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力学的角度来研究跳高,跳跃运动员的最大腾起高度由三个高度来确定:脚放到支点瞬间运动员总重心的高度、起跳时运动员总重心上升高度及由运动员的垂直速度所决定的总重心腾起高度。运动员所越过的横竿高度决定于最大腾起高度与横竿和运动员总重心高度的距离之差(图1)。如果能增加腾起高度和减少横竿与总重心之间的距离,自然,运动成绩将提高。如果减少蹬地时间(增加运动员垂直向上的速度),在这  相似文献   

2.
图一所示的公式 H=H_1 H_2-H_3 ①被一些国外学者称为“公理”,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跳高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认为该公式还须补充,从图二可看出,当运动员身体重心腾空的最高点不在横竿之上时,公式(1)虽然成立,可是运动员却不一定能越过横竿。这是由于公式①还不能完全反映跳高实际中的空间概念,即缺少跳高合理过竿应具备的另一重要的力学条件——人体重心腾空的最高点应位于横竿之上。  相似文献   

3.
跳高是一项克服一定高度障碍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跳高比赛是以运动员“失败”而告终,即所有运动员都不能越过的最后高度。跳高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了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当运动员具备了良好技术和能力准备以及比赛心理准备和能力时,才有可能成为比赛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跳高的最终目的是越过横竿,要越过横竿主要取决于重心的腾起高度与充分利用这一高度的能力。在重心腾起高度一定的前提下,过竿姿式不同与过竿技术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尤其是背越式跳高,过竿姿式对成绩影响很大。但是,影响程度究竟多大呢?过去只能凭直观感觉来进行估计,并不能给予定量的说明。人体重心的位置取决于人体活动的姿势,人体运动时体形发生很大的变化,质量分布也不一样,人体的重心位置随之改变。例如:人体处于正常“立正”姿势时重心的位置高度大约在脐下3—5厘米,把手举起来重心位置就改变了。因此背越式跳高的竿上动  相似文献   

5.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项力求克服一定高度的运动项目,它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因为比赛总是以运动员的失败而告终,也就是总有运动员不能越过的超极限高度。因此,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每次接近或者已经达到自身训练水平时,还想要有所突破的话,就要求运动员技术、战术、智能、体能发挥其出色水平,还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中的几个问题及其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是近几年出现的跳高技术。它以简单的躺卧在横竿上的过竿动作,吸引了不少人。目前已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中较普遍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已被证实。但正因为躺卧在横竿上的这一优点,也带来了容易倒肩过早的错误。成了初学者征服更高高度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这一错误的产生。为此,需要首先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跳高技术分析,多局限于成功的事例,对试跳失败时的技术评价却很少问津。无庸置疑,研究运动员跳越横竿时的败北原因也是十分有益的,因为正是失败时的技术动作,才能表明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对失败的评价应该从横竿开始说起。横竿每次从支架上掉落的方式都不一样,而落竿的不同方式有助于说明运动员动作的错误。一般说来,横竿掉落的情形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8.
撑竿跳高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是18世纪中期在德国学校中开始的,19世纪欧洲有些国家才开始有撑竿跳高比赛。1866年英格兰选手曾跳过3.05米。在这以后,曾有人一度把撑竿跳高变成“爬竿跳高”即运动员把带有铁叉头的木杆插入土中,然后沿杆爬上去再越过横竿。由于这种跳法既危险又不能表现跳的技术,1889年正式规定运动员起跳离地后不得双手交换上  相似文献   

9.
一、外国教练员对跳高技术的一些观点 1.助跑: 日本跳高教练认为: 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是十分重要的,在助跑最后四步时,眼睛不要看横竿,而要看远端的跳高柱,这样可以使身体自然内倾。背越式的助跑路线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是先垂直横竿跑,然后再跑进弧线部分。八木的助跑共跑十二步,她在前四步助跑时就已具备了起跳前的速度,跑中间四步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一跃     
1957年11月17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轻松跳过了1米77的横竿,打破了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妮1956年在墨尔本第16届奥运会上创造的1米76的世界纪录。这是我国运动员首次打破田径世界纪录! 40年前的11月17日,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看台上不时响起掌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郑凤荣轻巧地越过了1米72之后,横竿又升到了1米77,郑凤荣照例量了步点,站在起跑处不时按摩着双腿,不时又瞧瞧横竿。刹那间,她急速向前冲去,起跳脚跨过横竿之后,横竿却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客观定量地评定背越式空中技术的合理程度,这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与训练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美国的杰姆斯·G提出H=H_1+H_2-H_3公式之后,人们习惯于用H_3(重心最高点至横竿的距离)值来评定过竿技术。虽然良好的过竿技术能使运动员在H_3值较小时也能越过横竿,可是,运动员腾空后处于无支撑状态,任凭过竿技术如何好,也不可能改变H_3的值。另外,由于过竿余量的存在,用H_3值来评定背越式的过竿技术,实际上有很大  相似文献   

12.
二月十二日,米尔顿·古德和德怀特·斯通斯都跳过2.31米,古德名列第一(第一次试跳成功),斯通斯第二(第三次试跳成功)。古德被发现是偶然的。四年前,他作为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时,体育教师在班上介绍了几个田径项目的动作后,把跳高的横竿放到1.88米高度,作为一个良好的中学跳高运动员的目  相似文献   

13.
从力学观点研究跳高,我们可以确定,运动员最大的腾空高度包括三个高度:运动员置脚以支撑时总的质量重心的高度,运动员在起跳时总的质量重心升起的高度和运动员总的质量重心腾空的高度(这取决于运动员的垂直速度)。运动员跳过的高度是由最大的腾空高度和横竿以及和总的质量重心之间的距离差来决定的。(图1)诚然,如果我们能增大腾空高  相似文献   

14.
在跳高比赛中,有些采用背越式姿式的运动员往往出现起跳时倒体过早,过竿时身体僵硬、反弓不明显或小腿碰落横竿等技术缺陷。如能充分注意头部姿势——起跳时向上顶头,当肩越过横杆时充分仰头,臀部过竿后及时低头,则可使上述现象大大减少,并能更好地掌握过竿技术,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起跳时顶头,是指在起跳瞬间,身体由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在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跳高决赛中,朱建华越过了2.38米的横竿。当时天气晴朗,朱建华从2.10米起跳,2.18米,2.22米、2.26米和2.30米都是一次试跳成功。2.34米和2.38米是在第二次试跳时越过的。本文仅对创2.38米世界纪录这次试跳的技术影片进行初步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跳高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近几年我省青少年跳高成绩产生了较大飞越。数名运动员采用背越式技术,创造了好成绩,如原道外区业余体校年仅18岁的刘振东就以2.07米优异成绩打破省成人跳高纪录;15岁的寇宪学越过了1.92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教练员更好地了解撑竿跳腾起阶段的力学因素。很好地理解这个力学因素能使运动员找出对腾起不利的许多问题的原因。运动员的握竿点到过竿高度这段距离被称为腾起高度。有能力的运动员能越过比自己的握竿点高得多的横竿,使自己的撑竿跳成绩提  相似文献   

18.
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然而,在跳高训练实践中,由于教练员缺乏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分析与评价,忽视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心理训练与心理调控对提高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世界大力士赛康散敏范士勇世界大力士赛创始于1977年,参加者多是欧美的著名运动员,比赛项目有:举圆木运动员必须把圆木举过头,试举次数不限,但不能超过90秒。圆木的重量从195磅起逐步增加,看谁举的圆木最重,即为优胜者。抛铁锤运动员手持56磅重的带环铁锤,背后是一个像撑杆跳高用的撑竿支架。他要将铁锤往后抛出,使它越过横竿。然后再增加横竿的高度,谁抛铁锤越过的高度高,谁获胜。  相似文献   

20.
1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公认优越的跳高姿势 背越式跳高从它的问世至今越来越显示了其优越性。背越式跳高除了它诸多的优势外,独特的背拱型过竿动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其动作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 1.1 过竿时身体背向横竿绕额状轴旋转,身体各部位依次过竿(头—肩—腰背—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在每一时刻仅是身体某一环节过竿,这便于运动员集中精力仔细注意每一过竿环节动作,整个过竿动作容易控制,减少碰落横竿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