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学生才能积累作文所需的生活素材;而只有积累大量的、丰富的词汇、语句,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有墨可施。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 ,历来是众多教师最感疑难的课题。以往的作文教学 ,一般都是由教师命题 ,学生作文和教师点评这几部分组成。这完全压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提高。我在作文教学中 ,作了以下的探索。一、激发兴趣 ,启发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前 ,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使之产生言表的强烈欲望。能带着美好的意图自觉地、愉快地去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才能充分调动各种思维能力、想象力去构思文章 ,使写出来的文章文笔通畅 ,构思新颖 ,体现各自的特色。如我在教完三年级小学…  相似文献   

3.
赵兰华 《现代语文》2014,(10):148-149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悟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要引领学生去感悟、体会、观察生活,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但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知识、思想、语言、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上,在于平时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材料积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静茹 《考试周刊》2012,(29):56-5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在教师不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像这首顺口溜中所写到的:"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事实上,在作文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作文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怎样与生活做情感交流。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彭建 《语文天地》2014,(5):63-64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因而,只要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点感悟和体验,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内容。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素材。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就是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周围也有感人的事情,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的喜怒哀乐,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感动自己,才能通过文字去感动别人。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小学作文要解决小学生的"无米之炊",正如大纲所指:"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多表扬,善指导,才能让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作文不仅能反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底蕴,还能反映一个人的素养,从中折射一个人的心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思考人生。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才能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地把心灵体验的历程表达出来。本文围绕作文有效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甚至局限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的教育.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才能得以摒除,作文教学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无话可写,难以下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狭隘,基础不牢,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导致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交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这样才能夯实他们的写作基础,使作文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3.
学生要顺利地作,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而学生对事物观察的主动程度、仔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作的难易程度。只有学生学会主动地到客观现实中吸取感性材料,自觉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认识周围事物,也就是“体验生活”,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去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应时刻关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问、好胜、好想象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作文素材资源,创设能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以下结合“看录像作文”课题实验,谈几点肤浅的体会。一、遵循“好动”心理,诱发作文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  相似文献   

15.
徐翠菊 《现代语文》2007,(5):118-118
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素材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素材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16.
学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8.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则离不开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只有当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才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负担。有了这种情感才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主动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王建军 《中学文科》2005,(11):49-4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教师对学生作文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之间始终存在差距。为什么在作文教学中知识技能的讲授并没有促成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素材、作文知识储备不足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留给学生思维主动发展的空间远远不足。在作文实际中,如何才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促进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课上学生常常无话可说,为了凑字数而写作文。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这样,学生的作文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