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及受挫后的主要行为反应,简要介绍了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理论(REBT)的核心理论(ABC理论).并提出运用理性情绪行为进行挫折教育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的情绪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班主任不但要增强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还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3.
挫折的发生不可避免,学生受挫心理形成十分复杂,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怎样对待挫折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聋生在客观上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在社会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比健全学生更多。面对同一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明显比健全学生差。聋生在心理受挫折后往往会长期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  相似文献   

5.
俞萍  寇斌 《成人教育》2000,(11):9-10
本文强调教师应改革传统的观念,要特别注重学生情绪智商的培养,热爱学生,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增强竞争意识和进行挫折教育,促进班集体建设,提高学生认知他人的情绪,正确调适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与他人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家长的溺爱、娇宠很容易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经不起挫折,缺少同伴交往,于是,他们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情绪型性格学生便是其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学生属于情绪型性格呢?例如某学生已读初中一年极了,学习成绩起  相似文献   

7.
所谓负面情绪是指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的情绪。青少年学生由于内外原因的影响,如被人欺侮、家庭或团体不公正待遇、不合理的限制和谴责、挫折与失败等,都可能造成自惭形秽、自负等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根除负面情绪的消极影响。因此.把握负面情绪的化解艺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挫折情绪困扰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突出和普遍的问题。研究大学生挫折情绪及其调节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智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大学生的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只有健全大学生的心理自卫机制和行为方式,才能有效对付挫折,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受挫折后,逐渐消沉,导致信心逐渐丧失。众所周知: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智力水平,引起行动的迟钝和精神的疲惫,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正常行为瓦解。  相似文献   

10.
所谓挫折感,是指个体在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所引导的一种情绪状况.人生难免受到挫折,也难免会有过失.处在中学时代的学生,同样要受到挫折、过失的考验.如考试失败,因为一些过失受到老师、家长的严厉批评,被人误解而遭到嘲讽……在种种挫折面前,许多中学生都惊慌失措,紧张、焦虑、痛苦、沮丧,甚至不堪忍受而酿成悲剧.所以中学教育要特别重视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受挫的主要类型有 :学习挫折、理想挫折、交往挫折和恋爱挫折。挫折感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因素。因此 ,对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要从以下环节入手 :强化挫折认知、提高耐挫能力和做好情绪疗养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资不能保障。关注、分析、调控他们的挫折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无论对他们本人还是对学生、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个体的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挫折是指人在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怒或沮丧失常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应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战胜心理挫折。  相似文献   

15.
挫折教育已日益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但据相关资料的显示,作为挫折教育真正受益者的学生对此却抱有排斥态度及对立情绪。结合近几年挫折教育的实践,本文以为挫折教育的论述还仅仅停留在教育理论阶段,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少必要的心理理论作指导,出现了很多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在布置教室时,特设置了一个阵地角——“情商故事园”,目的是以故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初涉情商首先,深入浅出,让学生弄明白情商的内涵。情商(EQ),又称情绪智商、情绪智慧,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与人相处等方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实施新课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固有的,必须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去获得。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校体育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教学安全,巧妙利用暗示,让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快乐的情绪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方式,快乐的情绪可以使人充满自信、敢于接受挑战,从事新目标、建立新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积极乐观等健康情绪的培养:个别辅导中帮助学生调整不良认知、建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小组辅导和团体辅导中通过活动设计等,帮助学生理解积极情绪的意义、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等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愉悦、乐观等积极健康的性格,同时挫折教育理应成为快乐教育的重要构成,使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层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