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建设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大学生摆正心态,坚定政治理念、完善政治信仰。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锻炼耐挫力,增长其对待考验时的意志力和自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做好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得到更加成熟的塑造、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袁兢 《大学时代》2006,(9):8-10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校园里找到学习锻炼、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学社团对新生的诱惑力不言而喻。然而,他们自然会听到很多对社团抱有成见的声音,这些议论和告诫使得很多人对社团组织犹豫不绝。学生社团成了一块鸡肋。但是,可能你同样能听到不少人对你说,社团是大学生不能错过的锻炼舞台。本期话题,旨在帮助你把鸡肋变成鸡腿,让它为你的大学生活输送源源不断的成长养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我们要做的一切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真正的认识自我.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将来准备干什么,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该怎样度过大学四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型期和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期,他们的学习任务、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高校新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藏族大学生跟其他大学生一样,面向未来、渴望知识、追求理想、热心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藏族大学生都是来自农牧地区,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由于环境的变化,信息和视野的扩大,使藏族大学生心理发生了变化。大学第一年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是从家庭到大学,草原到城市。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家乡、走出家门,来到大学求学。虽然是民族院校,但是藏族学生入学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文化娱乐方面条件都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使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困难。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就业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众多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出发,从身体锻炼的层面来分析,大学体育教育在调节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从多方面加强心理引导,形成全面发展的良性状况.本文旨在分析大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大学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点,构建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弱项”,研究和探索了“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相关内容和渠道,提出了大学生应按照良好心理品质的要求学习、实践、锻炼,使其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弱项",研究和探索了"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相关内容和渠道,提出了大学生应按照良好心理品质的要求学习、实践、锻炼,使其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一个人生走向成功的起点。每一个高中生都希望自己能走进心中理想的学府,每一个高中生为了这个梦想都拼命苦读,甚至放弃了自己休息和锻炼的时间。然而,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进入了保险箱,在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不合格是无法获得毕业证书的。如今还加上了一条,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也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和任何评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工业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参加不同锻炼项目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着诱惑也充满着挑战.如何认识大学生活,从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着大一新生今后的发展.本文为大学生详细分析了大学生所面临的三个层次的挑战,阐述了大一新生必须顺利实现的心理、行为、学习、目标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周红 《教育导刊》2001,(9):25-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重新确立并发展自我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确立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陷入困惑或困境之中: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他们苦闷、绝望,甚至个别学生有自杀倾向。因此,重视大学生关注自我这一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心理辅导工作把握方向。现从关注自我的视角对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及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创新。其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就是一种创新。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实施项目化管理,不仅能使活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还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有效运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胡静 《华章》2013,(20)
手机是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它集通话、短信、上网功能于一体,不断丰富着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手机进入3G 时代后,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大学生在学校里是集体生活,配备手机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手机成了大学生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阐述手机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纯丽 《内蒙古教育》2013,(11):30-30,56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加大,使人们很容易遭遇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晴雨表”,再加上自身的各种特点,更容易遭遇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立足自己在内蒙古东部边疆地区唯一一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工作这种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总结了内蒙古东部边疆地区高校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和大家交流探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人职匹配”犹如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导航标,引导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了解工作和寻求两者之间最为恰当的匹配方法,从而可以缓解大学生和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因而“人职匹配”对于大学毕业生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不仅大学生本人,高校和社会都要为“人职匹配”创造合理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此文中论述了对现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还分析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平衡的调节,统一了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目标,促进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身心都得到了健康发展和成长,从而笔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积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大学学习的内容、任务和方法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大学生中适当开展一些积极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培养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王琪 《黑河教育》2014,(1):87-87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大学学习的内容、任务和方法以及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大学生中适当开展一些积极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培养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