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一、识字不多审题难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出现汉字的时间比语文教材要早,出现的总量也比语文教材要多。翻开数学教材,第2课就出现了用汉字叙述的题目。认位置、认数、认物体、解决实际问题等单元的教学都离不开汉字。例如:第五单元认数(一)第25页的第4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识字教材在识字量、汉字呈现方式、单元编排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文从字”和汉字教育课程的角度编制教材,为识字量的确定寻找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苏教版初中语六册书中。共设立了“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十个专题.这在语教材的编排中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是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编排中的具体体现,是苏教版课标教材“亮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把握好教材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研究教材。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后。要吃透教材。在初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入与自我”、“入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应该说,教材采用的这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诗词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在五个必修本中就有三个单元是古诗词内容。《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作者李清照。  相似文献   

7.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此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780个。据统计这780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的50%左右。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1.《六国论》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四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各单元的“赏析示例”只有一篇。《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唯一一篇的“赏析示例”.可见它在该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相似文献   

10.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的居住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从整个教材体系看,本单元的内容在下册人地理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上一单元是为了解决人类的“衣食”(人类的生产活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数学十二册第四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肩负着毕业总复习的任务,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教学,既不是将各册教材的基础知识从头到尾重新讲一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加选择地再把整个小学阶段所学内容都拿来反复练几遍,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刍、消化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弥补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漏,同时也是学生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系统的再构建.  相似文献   

12.
李云龙 《山东教育》2002,(25):38-39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基础教育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计算机在传导、输出、设计等各个层面的技术优势,也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搭建了新的技术平台,从而提供相关支持,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结合起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在识字教学方面,计算机技术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结合看到一个汉字,能够从它的部件联想到它的读音和意义,知道它代表的是语言中的哪一个词(或语素),这样的字叫有理据。据苏培成(《现代汉字纲…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汉字.和以往的人教版教材比.识字量大幅度增加.识字教学成了教学中的难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讲究识字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教材资源,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用结合,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用活教材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用活教材中的练习,我曾作过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知道.教材中每个练习都是精心设计的.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知识点在单元练习中是零星的、分散的.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语文八上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教材中电有许多涉及关于审美的知识和原理。在上完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我总在寻觅一种合适的途径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并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本课是Unit 7 SectionA部分,是一节新授课,讲解如何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要求和道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整合,我设计了如下4个任务: ①了解掌握句型。 ②听力训练。 ③写作训练。 ④竞赛单元。 2.学情分析。对于初二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向别人提出要求的方式。因此我利用这些,以旧引新,熟练之后,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重点,是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重要支撑。统编版语文教材一下第一单元就包括了看图识字、韵文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多样的识字方法。作为识字单元,不仅教学内容丰富,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更是有助于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教材语言研究的过程中,开始我们多使用频率、频次和累计频率等统计方法。统计的项目包括汉字字符次、汉字总量以及不同教材之间出现汉字的比较和分析等。接着在频率统计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多地思考教材语言各要素的文本数和分布情况。教材语言的各要素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如何,加深了我们对教材语言的认识。由于教材语言有限性和有序性的特点,我们对教材语言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到对教材汉字词汇首现和复现的研究。语言各成分的使用频次、频率+文本分布+复现频率和频段,成为教材语言研究中特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生虎 《陕西教育》2011,(1):132-133
WarmingUp是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第一部分.其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的话题.从而为学习新单元奠定基础。尽管教材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任务设计,但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或改造.就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WarmingUp部分的任务设计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突出了教材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其中每个单元中的比较.探究文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比较.探究文在北师大版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较.探究文模块所选文本在主题单元内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精读课文教学的延伸,又是拓展、延伸课文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更是表达交流与活动实践课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