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常听到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尴尬。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语文教学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造成“假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初涉语文教坛的新秀,还是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教师,都有一个“通感”:语文难教,甚而教了几十年的老师也产生“语文越教越不知怎么教”的感觉。许多人求助于语文刊物,或聆听名家讲座,或观摩示范课,然而收获只鳞片爪,似有若无,不能对语文教学有完整的把握。他们需要理论,又畏惧理论,对于语文教学法之类的专著,往往不愿涉足,或忌之浮于理论的天空,空泛而不实用;或县之理深书长,耗时而费劲。近读刘孝学先生新著《语文教学论基础》,不觉眼睛一亮。这本书运用教学论的一般原理,揭示了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许多好心的教师四处出击,疲于奔命;苦读的学生穷于应付,捉襟见肘。同行们慨叹,语文书越教越厚,练习试卷越做越多,但仍然“尖子”拔不出,“一般生”没兴趣,“双差生”被“遗忘”。如何“培优补差”上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向来是耗时低效,挨尽骂名。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载,越教越没激情,越教越没方向。看到报刊上一些专家学者的滔滔宏论,更是心有叹焉。但其中让我警醒、感佩的,当属徐江教授的“异端之说”。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面是受到的批评最多、最强烈,一面总是充当着改革的先锋,语文教师既要在“应试”中拼杀,又得不断接受改革的“冲击”,这就难免使其陷入迷茫,“这语文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了!”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慨叹,这就是迷茫的集中体现,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断地在迷茫中寻找出路,有一种“问读”式教学(姑且如此称谓),或许就是大家“寻找”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字简直难以认读” ,“学生的书写问题严重”,“标点混乱,不规范”,“语句不通”,这是很多阅卷老师的感叹。“现在的语文真的是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了”,这是更多语文老师的心声。这些话明显透出对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隐忧。这就回到了笔者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农村语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与同事闲聊工作心得,常听到“语文难教难讲”、“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之类的感慨之言。笔者在认同的同时,还想班门弄几斧,说点拙见——语文教学要有三种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8.
谈学语文     
谈学语文黄光硕如何教语文、学语文,近几年讨论、探索确是不少。可是,教师的反映是越教越不会教,学生的反映是越学越不爱学。这种反映还不是少数。语文教学该怎么办,不少人都在思考。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成绩是不小的。拿现在的语文教材和“文革...  相似文献   

9.
1.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语文教学改革似乎越改越让人感到困惑,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要经历多少次的教学改革很难有个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应该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语文自身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是天经地义的。但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确是令人堪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真让人感到语文教学的路啊,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0.
时常听到有老师慨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些许尴尬。可不是吗,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辈出,热  相似文献   

11.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考虑到农村封闭住读学校的情况和学生情况,开展“少教多学”的研究实践,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记得你刚从师大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感觉”之类的话。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不知道你现在找到了“感觉”没有?如果仍然没有找到,也不必着急。要知道,在中学各科中,语文本来就是最难教好的一门学科。别说是你这样仅有两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就是已经教了一二十年语文的老师,有时还会发生“越教越不会教”的感叹。语文  相似文献   

14.
实在——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是浅薄,热闹背后是躁动。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真和个性,语文教学也缺失了自身应有的情趣、意趣和理趣。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进行一番深层次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和技巧演绎式的折腾了,必…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不断涌现,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是浅薄,热闹背后是躁动。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了,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真和个性,语文教学也缺失了自身应有的情趣、意趣和理趣。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进行一番深层次的反思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和技巧表演式的折腾了,必须正本清源,返…  相似文献   

16.
时常听到有老师感叹:“语文到底怎样了?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些许尴尬。可不是吗,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可谓学说繁多,流派纷呈,让人应接不暇;语文课堂可谓花样翻新,热闹非凡,让人眼花缭乱。但静心审视,可以发现语文课堂有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语文的本体往往会被游离于教学内容的热闹场面所遮蔽,使人越发觉得语文课似乎又失去了它的本真。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要千什么?这些看似清楚的问题,如今却变得有些模糊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命题,却关乎着语文的本原和本质.值得我们好好地去追、去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定法”“无法”与“三板斧”──语文教学琐谈之二知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但是在相当多的语文教师那里,“教学有法”变成千篇、干课一教;“教无定法”变成了随意盲目。前者严重的程式化,不管教学内容深浅、雅俗、长短一律公式化、...  相似文献   

18.
长期坚持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语文难教,学生厌学。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为了上好课,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很多心思备课,然而并不投学生所好,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学反而越低,因为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老师在小小讲台上大包大揽.就象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也不想当.常常出现“老师讲累.学生想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向来是耗时低效,挨尽骂名。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载,越教越没激情,越教越没方向。看到报刊上一些专家学者的滔滔宏论,更是心有叹焉。但其中让我警醒、感佩的,当属徐江教授的“异端之说”。知道徐江老师的大名,始于我衷爱的《语文学习》杂志。我一直关注他在此发表的关于中学写作指导的批判文章,觉得切中肯綮,深得作文之法。心想到底是南开大学的写作教授,有高屋建瓴之势,入木三分之力。此后便愈加留意他的其他文章和关于他的报道。2005年10月8日,“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下午分四个话题进行讨论,我参加了“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向来是耗时低效,挨尽骂名。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载,越教越没激情,越教越没方向。看到报刊上一些专家学者的滔滔宏论,更是心有叹焉。但其中让我警醒、感佩的,当属徐江教授的“异端之说”。知道徐江老师的大名,始于我衷爱的《语文学习》杂志。我一直关注他在此发表的关于中学写作指导的批判文章,觉得切中肯綮,深得作文之法。心想到底是南开大学的写作教授,有高屋建瓴之势,入木三分之力。此后便愈加留意他的其他文章和关于他的报道。2005年10月8日,“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下午分四个话题进行讨论,我参加了“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