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巡视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类似于现在中央巡视组的一种机构,这种机构所代表的是封建王朝的执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明朝时期的巡视官员在地方工作期间所代表的就是皇帝亲自在场的意义。而且巡视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重新加强效应,规范了以往的巡视制度,更加具有权威、行使权力更加巨大。巡视制度在明代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而且对于明朝时期政治、金融、民生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朝财政危机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立法。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经济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国家立法作用下的明代宝钞政策。  相似文献   

3.
明朝财政危机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立法。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朝货币流通领域经济法的立法背景和法律制度、国家立法作用下的明代宝钞政策。  相似文献   

4.
明朝的民运粮饷制度对明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明代初期军饷的主要来源、明代民运粮的出现、民运粮制度在边疆的正式开展、延绥镇的民运粮制度。以期望对明代民运粮制度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傅丽 《兰台世界》2015,(6):74-75
明朝时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双重监察体系,其中提刑按察使司是明朝地方监察的主体。本文探索了提刑按察使司制度的形成过程、职能及其监察运作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制度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6.
杨军 《档案学研究》2019,33(1):122-125
依据封建层级管理体制,宋代榜文文书大体分为皇帝颁布的敕榜、中央百司所发榜文和地方官府发布的榜文。其中,中央百司及地方官府的指挥、政令需要吏民周知的,均遵循相关规定,以榜文的形式传达至基层社会。榜文文书的下行及公示于民众成为朝廷和各级地方官府日常行政运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由此建构起中央与地方、官府与民众之间政治信息沟通、互动的基本渠道。  相似文献   

7.
杨军 《档案学研究》2017,31(6):125-128
宋代榜文经由皇帝、朝廷各部及地方官府发出,传递至官方场所、地方城乡、商贸地区等地区,成为朝廷及各级官府日常行政运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榜文的下行及公示于民众虽有其正常的程序和规章,但在榜文发布过程中也不时存在着出榜稽缓、“擅收敕榜”、出榜泄密及违规用纸和隐匿遽收等违规现象。对此,朝廷及地方官府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惩戒,以保证榜文文书发布规章得以顺利实施,政令下行有序畅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书与政治的关系出发,将文书放在明代社会政治的变革中加以考察,分析了文书在明代皇权中的作用、运作方式,以及在明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指出文书制度对于保障明代皇权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计永  史冠琪 《兰台世界》2017,(14):108-111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蕴涵丰盈,形式繁琐复杂。至明朝时,封建制度几近顶峰,皇家贵族对于丧葬更是视为重中之重,每逢帝王驾崩,国内禁止一切婚娶和娱乐活动,全体臣民都要为之服丧戴孝,举国哀悼,称为国丧。这些丧葬制度,从初终礼仪到治丧治葬之礼,以及葬后的祭典,无一不显示着赫赫国威。  相似文献   

10.
贺志敏 《兰台世界》2017,(13):92-95
随着秦汉专制社会的建立,外戚作为皇权的附庸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外戚对于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转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仍无法掩盖这一群体"干政"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基于此种考量,有明一代便对外戚有着严格的防备和控制,并最终造就了明代孱弱的外戚集团,且这一现象与明朝相始终。通过研读史料,并在综合各家著述的基础上,通过考查各种制度建制,并从皇帝、后妃、外戚、士大夫以及社会总体演化趋势等角度出发,来分析明代外戚孱弱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汪直称霸明朝东南沿海多年,带来了明朝海上贸易昙花一现的繁荣。本文主要论述了汪直从商的经历及其海上贸易的主要形式和人员组成情况,探讨了"汪直集团"失败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郭崖 《兰台世界》2014,(7):73-74
驿传制度到了明代时期经过改良后。规范了以往驿传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完善国家驿传线路,最终实现权力集中化的目的,投入重金建设各地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许国强 《兰台世界》2013,(11):74-75
我国明代以残酷的刑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法制历史上,明代刑罚制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冤烂满狱和严刑酷罚都没有将明朝的政权保住,相反,却加速了明朝灭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赵慧娣 《兰台世界》2012,(30):82-83
明朝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当时的棋艺水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流派的增多,并使得明朝时期的棋艺游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7.
杨婕 《兰台世界》2015,(9):56-57
冠服制度于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冠服制度的出现是伴随着等级制度而来的,象征着封建社会权利等级。自其出现以来,历朝历代都对其十分重视,明朝亦不例外。本文主要对明代时期皇帝冕服的特点及冠服制度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明十三陵首陵——长陵,营建600周年。明十三陵历经六百年风雨依旧保存完整、气势恢宏,被誉为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作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优秀典范,其长达二百余年的营建过程是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  相似文献   

19.
明朝授予督抚监镇等地方军政长官就近选将之权,以弥补兵部铨选的不足,有"题用"与"咨用"两种方式,又以巡抚的权责最重。无论题用还是咨用,督抚监镇拟定的人选能否任用皆取决于兵部,最终由皇帝定夺,从而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寄在选将的层面取得了一定的平衡。但是,题用与咨用在制度设计上并不完善,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未能对挽回明季的军事颓势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范群英 《兰台世界》2012,(16):68-69
通过对明代黄册体制、大明律例,以及当时明朝所指定的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统治者对户籍档案管理制度非常重视,并为此设立了多个管理部门,配备了相关管理及工作人员,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户籍管理工作。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在当时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