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笔者在《中华武术》91年第2期上,曾发表《谭嗣同与胡七、王五》一文,推断“两昆仑实指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但由于谭嗣同的绝命诗晦涩难懂,素有诗谜之称,尤其末句“两昆仑”,聚讼纷纭。今特撰此文,拟对“两昆仑”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昆仑”一词,最早见于隋朝《通志·四夷传·琉  相似文献   

2.
大刀王五是武林者名的武术家。他生于1844年,卒于1900年。关于大刀王五,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如王五到底是怎么死的?王五后代的情况怎么样?等等。为此我访问了王五的几位后代。  相似文献   

3.
唐黎标 《精武》2007,(2):53-53
河北沧州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传承久远,汉时渤海郡(沧州前身)郡守龚遂曾告示乡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明清时期,沧州曾有两千多名武术精英藉武科步入仕途;为世人所知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等武术精英皆出自沧州;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  相似文献   

4.
唐黎标 《武当》2008,(10):55-56
河北沧州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传承历史久远,汉时渤海郡(沧州前身)守龚遂曾告示乡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而且内涵相当丰富。现在,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沧州武林国手辈出,明清两朝曾有2000多名武术精英藉武科步入仕途。为世皆知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等武术精英,皆出自沧州域。  相似文献   

5.
武术馆里,北京武术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这时,走进一位头顶剃光,后脑勺留着一撮黑发,身着黑色练功眼,脚穿洒鞋的中年人。他手持长穗剑,在绿色地毯上聚精会神地舞起剑来。他从起式开始,随之提膝成“金鸡独立”架剑、弓步刺剑、叉步后转左右挂剑,紧接转身卧鱼撩剑,剑随人走,长穗甩得满圆。武术队员纷纷停下训练,被这中年人的一招一式所吸引。他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目前,正在故事影片《谭嗣同》中扮演谭嗣同。历史中的谭嗣同曾经向大刀王五——王子斌学过武,武艺虽  相似文献   

6.
武术之乡河北沧州,自古以来不乏窦尔敦、霍元甲、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这样的豪侠义士。沧州地方虽不大,却容纳了54个流派的拳种。究其原因,古沧州距离渤海几十公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武术之乡河北沧州,自古以来不乏窦尔敦、霍元甲、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这样的豪侠义士。沧州地方虽不大,却容纳了54个流派的拳种。究其原因,古沧州距离渤海肘公里的地方,曾是人烟稀少的芦苇荡和荒滩,也是官府发配犯人之地。无论是朝廷通缉的叛将,还是江湖隐士,僧道游侠,多聚集在这里隐姓埋名,武风经久不衰。沧州之南的孟村回族自治县,正是吴氏开门八极拳的源流之地。  相似文献   

8.
周华健 《武当》2008,(5):56-56
提起大刀王五,爱好武术的人大概都知道此称谓之来历。 王五,名子斌,他原来擅使双钩,加之武艺高强,自封“双钩王”。早年,在京师因为名声赫赫,投他们下的,想与他比试的人很多。其问,有位姓董的人也去了他那儿。此人体格赢弱,慈眉善目,温良谦恭,别人与他论及拳脚功夫,他每每总以自己有病而搪寒。  相似文献   

9.
记大刀王五     
刘鹏年 《精武》2010,(7):49-49
王君子宾,不详其里邑。人冠所娴技于生之次,号曰:“大刀王五。”今天下亦称王五,而先知其名字。居京师,保行旅,以为业。凡其所卫,不护以徒,亦弗有帜,  相似文献   

10.
范克平 《武当》2003,(2):60-60
胡振国.湖北黄冈人。祖辈多有习艺为官者。据民国所修《黄冈县志·胡氏宗谱》记载:“……祖先胡氏钲孺.善骑射,精大枪,屡立战功。周朝时封为金吾大将军,振武节度使”。父亲则是京城“大刀王五”门内宠徒。胡振国早在6岁时就随山东  相似文献   

11.
燕侠 《中华武术》2003,(5):48-49
在牛街,提起张贵增先生,爱好武术的人都会说:“这个老头,功夫好,人也好,白猿通背拳他掌握的可全了。”北京牛街的白猿通背拳,在武林中可是大名鼎鼎:“这拳,行!手那叫快,招那叫毒!”可是要是在几十年前,你想学到牛街的白猿通背拳,除非你是回民,或者你像当年大刀王五那样,由汉改回,信奉伊斯兰教,才能得到真传,否则,想学拳那是比登天还难。这就是“拳不传教外”。  相似文献   

12.
提起赵长军,在陕西35岁以上的人中,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为陕西的武术赢得了众多荣誉。他曾蝉联全国武术锦标赛全能十连冠,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拍过《武当》《大刀王五》《海灯法师》等30多部电影并担任主角,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发展武术事业,并把全部精力都注入到传授和培养学生上,面向世界,积极推广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个初春的早晨,阳光洒满了四周遍栽花木的静静小院。一位身体健壮,精神抖擞的老同志正兴致勃勃地演练着春秋大刀。人进刀进,银光飞舞。大刀上的一穗红缨,随着他挥舞出的“胸花”、“脊花”,前后左右,团团飘旋。在这把大刀的劈、砍、抹、挂之间,洋溢着一股奔腾不息的力量。一个套路练完收势,他更显得红光满面,神采飞扬。 他就是前铁道部部长刘建章同志,现在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历史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梳理了关羽“武圣”地位的确立过程,其春秋大刀在后世各武术门派中的流传情况,以及关王刀在戏曲中的运用。在最初的关公戏中,春秋大刀是用来摆而不是用来舞的,精通通背、形意和八卦的南派艺人王鸿寿将武术中的《春秋刀谱》融入戏曲当中,令春秋大刀在舞台上动了起来,其徒李洪春在继承他大刀的舞台程式后,又结合家传武术,以及其师武术家孙文奎的关王十三刀,演化出舞台上别具一格的春秋刀法,这也令其获得了“红生宗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滇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地,彝族民间武术曾经在这个地方广为流传,并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传统体育“大刀舞”是旧时彝族民间武术的一个缩影,也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刀舞”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的开展情况,探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宋虎臣大师著名弟子1、董秀升董秀升,名俊,太谷董村人,生于1882年(光绪八年),卒于1939年,终年57岁。董先生出生中医世家,其父董芳伦行医为业,兼营古玩,擅长武技,曾在京津地区与辽宁一带经商行医,后定居北京,人称"山西董"。闻名于世的"大刀王五"王子斌(1844~1900年,名正谊,又称"京师大侠","源顺镖局"创始人),曾师  相似文献   

17.
山西运城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关羽以善使大刀而闻名天下。据说关羽喜读《春秋》,因而关羽的大刀又被称之为“春秋大刀”。 关羽故里的关公后人为使大刀绝技发扬广大,每年10月19日都在山西运城举办关公门前耍大刀武术交流比赛,来自山西、浙江、河南、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最让迈克尔·乔丹神往的人,当他还在ABA的时候──那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他就威震美国,他是NBA之外美国孩子们的唯一一位篮球偶像。后来,他去了NBA,在NBA以大力扣篮称霸称王,人称“大刀J博士”。后来,他退休了,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年篮板前的勇士、魔鬼,变成现在的绅士、教父。我能骄傲地告诉你,我曾和大刀J博士面对面地交谈了一个钟头,他诚恳而投入,我带着崇敬和疑问,还有一点点的得意。这是连迈克尔·乔丹也没有办到的事呀。──在你还在ABA的时候,当人们说“J博士就是ABA”时,你对此有什么…  相似文献   

19.
曲战海 《乒乓世界》2010,(6):142-142
猜猜看,当黑檀七、红黑碳王、波尔芳基、狂飚王碰到一起,会怎样? 用黑檀七者,姓孟。此人不苟言笑,身躯庞大。但别以为用“左右调动”的战术就可以轻松将他制服,看他在球台对面挥舞着“大刀”左右奔跑,分明在告诉你:胖子也灵活。  相似文献   

20.
曹晏海(1899~1938),沧州城东卢家园村人。他自幼爱好武术,1928年考入中央国术馆,拜沧州郭长生(郭燕子)为师,习通臂拳、劈挂拳、苗刀等技艺。他天资聪颖,腰活臂长,武艺出众,与人交手,不过两三回合,定把对方击败。因他腿功出众,当时人称“神腿曹晏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