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张载的“性”论最不易了解,但又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张载“性”论的内涵,“性”的道德实践层次的考查,以及“性”与其他几个重要概念如“太虚”、“神”、“命”、“心”的关系的分析,试图对张载“性”论内容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把握,从而揭示出“性”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认识其思想的内容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红 《文教资料》2010,(26):169-170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明确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动态因子:情趣性、三效性、问题性、生成性,即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彰显情趣,在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映现三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出现问题,在课堂生成中凸显智慧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性问题的提出,是儿童性社会化的标志。儿童性问题的提出建立在儿童的语言基础和性存在基础之上。此时儿童通过性问题的提出昭示自身的性存在:"性曾在——我从哪里来"和"性此在——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期望获得性教育的解答。另外,基于儿童的性发问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回答方式,文章提出了回答学前儿童性问题的三条原则:主体自求、无道德和坦率自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语感与英语学习的关系,提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英语的语言性、过程性、思维性和技能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接触、体验和实践所学语言,逐步达到内化和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了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对结果性评价可在目前考试制度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完善,并降低其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对于过程性评价,可分别从物质保证、管理体系、监管机制、教师申诉等环节来建设过程性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是在把握教学艺术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进而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关系、创造、个性、非理性等特点。其实质为敢于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唯规律性,尊重师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历史上,人们力图通过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或从教学内部,或从教学外部,来较全面深入地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生成性教学特点表现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互动性、情境性;教学方法的生成性、有效性、趣味性等方面。生成性教学和预设性教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思维方式的辩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各种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往往构成对偶性、两极性的关系,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单向与多向等等。对偶性、两极性不是绝对排斥、互不相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现代思维方式中包含着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各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具体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基本特征上来看,现代思维方式的辩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即发散性和收敛性的统一、纵向性和横向性的统一、单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赏识性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诊断性评价、学生对自我的认可性评价四个环节实现教学评价主体互动化,收到了良好效果。感悟到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培养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本文探讨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技能性和人文性在课程设置中的应有地位,联系我院应用型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就技能性抑或人文性、课程断裂抑或统和和课程的数量抑或质量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倡导在我院开展技能性学习、一体化的英语教育课程设置和坚持以提高师资力量为前提的数量、质量的一致性原则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语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筑牢和坚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民族性、实践性等传统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其特征内涵已随实践的发展而有所拓展,萌生了不确定性、对话性、交往性、情境性、生活性、人本性等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新特征。认识和总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新特征,将会有力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与科学性,夯实和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提问要具有艺术性,做到提问的目的性、质量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时机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线性受控电源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电源性和负载性两方面来阐述线性受控电源的二重性 .在其电源性的阐述中 ,突破了应用叠加定理的禁区 ,并对同一应用实例从其电源性和负载性两方面阐述 ,得出相互一致、协调的结果 ,进而将受控电源的电源性和负载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使受控电源的理论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3.
举例是政治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要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举例就要具备真实性、接近性、精典性和结合性。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作为理据性的典型代表,是对传统语言学任意论的反叛。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语言的结构是人类经验结构的映照,因而为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象似性的类型和定义不一,选取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介绍这三种原则在汉语的字词句中的表现,以说明象似性对我国对外汉语字词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象似性原则的习得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相似文献   

15.
张贤亮在“文革”后对被压抑的人和性做了大胆的突破 ,在其小说中有大量性描写 ,同时也积极探索性的悲剧原因和悲剧美 ,在悲剧的崇高中寻找性放纵的理由 ,在美的追求中寻找人性的光辉 ,在爱欲与文明中迷失、探索、追寻。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的最主要媒介 ,充满了矛盾运动。本文着重探讨、具体论述了教学语言中的三对矛盾 :目标性和随机性、集控性和发散性、连贯性和片断性 ,力求揭示其对立统一的辩证性质  相似文献   

17.
气质性乐观和悲观指个体总体上对积极结果或者消极结果的期望,是在有关乐观的研究中得到最广泛认同和使用的概念。本文简要介绍了气质性乐观的界定、结构和国内外测量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气质性乐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本质涵义有待考察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讲解性理解”的基本含义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讲解性理解”是一种新的理解方式,“过程性”是其核心特征,主要体现为:讲解性理解是知识意义生成的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是生命活力展示的过程.讲解性理解能够使学生在操作自己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具有适用性与经验性的认知结构;在对话与沟通的过程中促进思维与语言的和谐发展;在展示个性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狮子大王》感知活动教学的实践,尝试了“在感知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并对它所具有的三个特性:情意性、递进性和生成性作了必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二语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习得及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接受性词汇,轻产出性词汇的现象,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词汇表达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区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的差异,扩大产出性词汇量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中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习得的研究现状,并从数量、质量和习得顺序三个角度分析了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习得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对词汇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