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可见语文学习中作文的重要性,也可以说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更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然而,现在作文却变成了很多孩子"谈虎色变"的主角,大多数孩子都"望文生畏",下笔如有千斤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如何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记得作家艾芜曾说:"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是的,善作还需善改,因此我在作文修改方面做了实践与改变,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孩子的校园生活。活动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活动中,孩子通过"体验"生活,积累了不少有趣的写作素材;活动中,将零散的个人阅读,进行组织化、常规化,孩子的语感得以提升。这带来的启发是:在提倡"大课程观"的当今社会,为什么不能将课程进行融合,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带着这一思考,进行了研究,从"观察实践活动让作文更多彩""体验生活实践活动让作文更出彩""阅读让作文更精彩"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3.
黄晓维 《生活教育》2014,(9):117-119
正作文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词,一是"情感",二是"能力","情感"只能靠"激发","能力"只能靠"习得"。由"技"到"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小用"走向"大用",才是作文教学的"王道"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叶圣陶从来不教孩子写作文。他只是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念作文,听着听着就问一句:"这儿什么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4.
刘华 《广西教育》2012,(37):39-39
长期以来,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孩子无话可写,也不知怎么写。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集文采与哲理于一体,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与孩子作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依托文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将文本中的语言"学得"巧妙地转化为孩子作文训练的"习得",找到文本无处不在的富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伴随着他。我们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些都离不开作文。可以说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教育部对孩子写作能力的重视,充分体现在了最新的部编本教材中,教材特意单独加置了"写作"的单元,增加了写作训练的比重。那么,怎样的作文指导,对小学生的能力提升最有帮助呢?我想,应以"新课标"为依托,"新教材"为载体,从兴趣出发,把作文权还给学生,把引导权留给老师,让学生自由作文。  相似文献   

6.
正提到习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生厌恶,提笔之时便是痛苦之日,作文自然童情缺失、童真流失、童言散失、童意丧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注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漠视了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习作教学唯有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们感受到习作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情趣盎然的,孩子们才会情动于衷、乐于动笔。那如何从"儿童"出发,让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材料作文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分析问题能力,调动孩子的作文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孩子能够学会怎样剪裁材料;有利于孩子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不同的材料作文的联系,能够提高作文水平。利用材料作文形式训练孩子写作文,能体现出作文训练的计划性。在教学中,我的基本做法如下:首先,应该指导孩子认真阅读和研究所提供的材料,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步。其次,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应该把材料深加工,  相似文献   

8.
作文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部分学生所缺少的就是这个自我创作的过程。现在校外铺天盖地的各种形式作文班,如"作文三步法""作文速成班",都在"填鸭式"地灌输着孩子,在它的定式下,孩子们或许在当场能写出有点模样的作文,但是离开了老师规定的框架,学生又如同丢了拐杖,还是不会用自己的双腿走路。  相似文献   

9.
<正>一线的老师都有个共同的感受,三年级的孩子作文难教,费时、费力且收效低。孩子们面对作文时更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许多孩子更是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根源在于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写作的过渡期,一二年级时一直训练的是写话,只要将图画上的内容写出来就行。因为有图片,所以孩子在写的时候已经有了故事的结构和框架。小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结构和框架感差,所以刚上三年级的时候面对命题作文,孩子感到很抽象,不知  相似文献   

10.
俞春波 《教师》2014,(10):39-40
正"作文难,难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是农村小学生流行的一句话,也揭示了农村学生写作的现状。农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获得信息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课外书少,知识面也不及城里孩子丰富,因此孤陋寡闻,腹内空空,囊中无物。由此使得一部分同学一遇作文就畏惧、埋怨甚至诅咒,"最讨厌写作文"。对于如何下笔,脑子里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班上孩子普遍对作文"不感冒",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大呼小叫地说:"哎呀,作文最难了,我最怕写作文了!"这样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了,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缺少"生活实践",缺少"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2.
爆破作文     
作文班的孩子正在上课,老师问:"小朋友,你们上语文课最怕什么?"写作文!"许多孩子都这么回答。"为什么怕写作文?"我们没有那么多话来写!"老师要求写的内容我们没有体验过!"……最近,成都朝阳教育中心引进了一种全新的作文写作方法--"爆破作文",为怕写作文的孩子带来欣喜:再也不用怕写作文了。那什么是爆破作文呢?爆破作文和传统的作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新闻热议的教育话题是高考将要针对语文、外语等科目进行改革。语文分值将加大,而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写作的能力应从小学就抓牢、抓实,而现在,中小学教学脱节,在教学中我发现从小学升上来的孩子会写作文的并不多。小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作文,但本学期开学给孩子布置的第一篇作文就让我感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为,孩子根本就不会写作文!本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爱我家》。在  相似文献   

14.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课,孩子上课后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我们反思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体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作文命题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学生看来只是"被迫"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激发孩子写作动机和表达愿望。体验式作文教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老师要注重人文关怀,授业解惑,教好起步作文。一、人文关怀,消除畏惧小学生刚从二年级跨入三年级,原先的"写话"就转换了"写作"。写作的"独白式"语言不同于孩子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对话式"语言,孩子对于作文要写上百字、几百字,自然心  相似文献   

16.
黄红云 《时代教育》2010,(5):201-202
关注"作文后",情满"作文后".摒弃传统作文评价"达标"观这一冷冰冰的"紧箍咒",崇尚温情鼓励实施"表现"观这一发展性评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习作,领略"这边风光独好".变挑剔为赏识,让激励的话语如春风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成功的感觉融入孩子的血液,让温情的阳光照彻孩子的心间,用情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意,用爱奏响孩子心中诗的琴弦.那么,让孩子在作文中诗意栖居就能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当前"作文着的儿童"却是痛苦的。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脱离儿童实际,重点进行应试作文训练,忽视了作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学生自我表达与自我发展的需要。农村孩子更是感到作文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没有兴趣。我对执教的42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没有作文材料,不知写什么的占38.1%,觉得写作太难,没有兴趣的占23,8%,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语言表达、锻炼孩子组织能力的体现,通过作文的写作训练,可以增强弦子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还可以开阔孩子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人为地限制了小学阶段的作文范畴,一味强调"写好记叙文",导致一些孩子由于材料枯竭而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谈"文"色变;另一些孩子则练成"闭门造车"的"本事",一个学期下来,发生了许许多多"有意义、令人感动、值得回忆"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总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20.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