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方法探讨杨荣彦一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所必备的三大资源,这三大资源亦即构成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三大要素。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作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因素并在会计上进行反映和控制,这已为广大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
王岩、张艳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撰文指出,劳动耗费形成的价值是人类自身为了获取社会财富付出的代价;构成劳动生产力的诸要素协同作用创造了社会财富(使用价值),为取得社会财富做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基本问题的阐述上体现了上述思想,但是在对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是人体内的一种存量.它是由人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的.它以其数量和质量的形成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人力资源有别于被动形态的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它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能动作用.目前我国总人口占世界50亿人口的22%,占亚洲30亿人口的1/3,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过剩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促使经济增长,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而是形成人力资源的基础.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及增长,才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4.
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核算,就是借助价值的货币形式,对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以及对建筑产品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比较和考核,以求付出最少的劳动消耗,最少的资金占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经济核算,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要求所决定的。因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节约的原则,用货币来衡量基本建设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和劳动的经济效果,就必须以尽可能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关于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的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一些人坚持认为,自然资源是天然的使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然资源有价值,这是由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效用决定的。人们普遍忽视了作为商品的自然资源中所体现的搜寻和发现劳动。其实,作为商品的自然资源与其他劳动产品一样,也是有价值的。这些自然资源的价值也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只不过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是由搜寻和发现自然资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因为,当自然资源成为商品时,搜寻和发现自然资源的私人劳动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单位商品资源中所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成为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  相似文献   

6.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三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其具有质、量、时、空的属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有明显的有限性。掠夺性的生产,破坏性的开发,不仅造成资源的高度消耗,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以人口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包含在体内的对经济起着生产性作用的一种生产能力。它不同于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目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学校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人力资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本文拟就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谈谈看法。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从传统管理学角度来考察人力资源,其含义一般是指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即已经参加和可能参加劳动的人,简称“劳动力”。在我国,根…  相似文献   

8.
人身上蕴藏着的社会财富创造力是人称之为人力资源的原因。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来源,同时,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带来的成本的有效控制,也是企业赚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背景,探究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劳动耗费形成的价值是人类自身为了获取社会财富付出的代价;构成劳动生产力的诸要素协同作用创造了社会财富(使用价值),为取得社会财富做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基本问题的阐述上体现了上述思想,但是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讨论中产生了偏离,把“代价”看作是“贡献”,使后来的许多支持和批评都把价值形成和使用价值创造相混同,导致争论不休但又缺少说服力,特别是无法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问题。所以,应当回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基本问题的阐述中去,从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问题入手,探索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劳务产品又称劳务,是服务生产领域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以活动形式存在的一种产品。在过去,人们把劳务排斥在社会产品范畴之外。随着社会生产领域扩大及消费水平提高,劳务作为服务劳动过程的直接结果,它和物质产品一同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在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其“产品”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劳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它也就和实物产品一样,要让渡其使用价值,实现价值.所以,探讨劳务产品的商品两重性问题,也就有了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88-89
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工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也同样急剧增长,由此造成了一些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世界性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目前,世界各种一次资源已经进入迅速耗竭的状态,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将有近一半要转向对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开发的哲学与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契约化劳动关系的广泛确立,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体现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人”的资源性得到了认同,而且“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主体性及原创性也渐渐获得了真正的认同;人力资本在生产所需的全部资本的构成中逐渐显示出重要性。那种靠拼货币资本与拼自然资源、靠高投入低产出与高消耗低回报来求生存求发展的模式,正渐渐被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作用发挥的最大化;依靠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的互补、协作关系作用发挥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来求生存、求发展的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赢余分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出发,着重探讨企业盈余分配问题,提出人才工资性所得不是收益的分配,仅是对消耗的人力劳动的价值补偿的观点。由此在人才薪酬构成上,必须打破单一的工资形式,引入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承认人才人力资本产权的存在,并允许以其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收益分配,这也是留住人才和解决人才激励不足的关键。在探讨了人力资源会计权益分配的理论依据之后,本文就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盈余分配的计量模式及其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雄厚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就使每个劳动在收入分配上各不相同,因人而异。而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要在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前提下缩小劳动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由此就使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之间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商誉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商誉的确认和摊销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商誉的确认是对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途径,商誉的摊销是人力资源超额效用的消耗减损.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同物质资源相结合,能够转换为社会产品,增加社会财富。因此,劳动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是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商誉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商誉的确认和摊销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商誉的确认是对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途径,商誉的摊销是人力资源超额效用的消耗减损。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力,亦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反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这一部分的主要责任是建立有关制度并提供咨询,以达到协助或代行各层次直线管理人员的管理任务,具体的职能一是对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规划;二是为企业招募优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产品以活动形态存在;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0.
墨子认为圣王应该要做到"节用利民":一个是提倡"节葬",认为厚葬久丧制度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消耗,厚葬要花掉大量钱财,长久服丧就是禁止人们去做事情,这样国家就无法富足;一个是提倡"非乐",认为这样会使国家混乱,社会财富减少,人民生活贫瘠。这样才可以做到天下大利,最终才能够真正的对普通百姓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