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薛永红 《物理教师》2005,26(3):6-36
本刊在 2 0 0 4年第 9期中刊登了《切开前的西瓜瓤是黑色的吗 ?》的文章 (下简称《西瓜文》) ,文章是基于对第 1 4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一道考题的质疑 .原考试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已经成熟的西瓜 ,切开后瓜瓤是红色的 ,那么切开以前 ,其瓜瓤是 :(A)红色的 .   (B)黄色的  相似文献   

2.
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检测题满分 10 0分一、选择题 (每题 3分 ,共 30分 )1.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的是 (   )( A)下个星期一班上有同学迟到 .( B)明天会有新的计算机病毒出现 .( C)今年夏天没有晴天 .( D)一个转盘被分成 5个扇形 ,按红、白、红、红、白排列 ,转动转盘 ,指针停在红色区域 .2 .从数字 3,5,7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 ,其积不小于 15发生的概率是 (   )( A) 13.  ( B) 23.  ( C) 12 .  ( D ) 1.3.一批炮弹有 2 50发 ,其中次品率为 2 ,则从中任取一发 ,次品的概率是 (   )( A) 2 .  ( B) 98 .  ( C) 5.  ( D ) 95.4 .三人…  相似文献   

3.
相似形     
诊断练习一、选择题1. ( 2 0 0 2年浙江绍兴市中考题 )已知 a - ba =35,那么 ab 等于 (   )( A) 25.  ( B) 52 .  ( C) - 25.  ( D) - 52 .2 .( 2 0 0 2年山西太原 )已知 :P是线段 AB上一点 ,且 APPB=25,则 ABPB等于 (   )( A) 75.  ( B) 52 .  ( C) 27.  ( D ) 57.3. ( 2 0 0 2年山东聊城 )如图 ,在△ ABC中 ,AB =2 4 ,A C =18,D是 AC上一点 ,AD =12 ,在 AB上取一点 E,使 A、D、E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 ,则AE的长为 (   )( A) 16 .  ( B) 14 .  ( C) 16或 14 .  ( D) 16或 9.(第 3题 ) (第 4题 )…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一物体在二平衡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立即停下来。B.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C.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对。2.假若没有摩擦,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绳子打不成结实的结。B.人将飘起来。C.人不能在马路上行走。D.胡琴拉不出声。3.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  相似文献   

5.
线与角A组1.如图的直线表示法 (   )(第 1题 )(A)都错误 .     (B)都正确 .(C)只有一个错误 .  (D)只有一个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比直线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两点间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3 .能用∠ 1,∠ ACB,∠ 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第 3题 )(第 4题 )4.从点 A到点 B有a,b,c三条通道 ,最近的一条通道是 ,这是因为 .5 .如图 ,BC =4cm ,AB =10 cm,且 D是 AC的中点 ,则 AC =cm ,DB =cm .(第 5题 )6.时钟表面 3点 3 0分时 ,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 …  相似文献   

6.
焦月华 《物理教师》2002,23(5):31-31
初中物理习题中常出现下面一类判别题 :(1 )一个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 ,要判别与之有关的另一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2 )多个不同物体有部分物理量相同 ,与之相联系的某一物理量大小不等时 ,要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这类判别题用下例的解法特别简捷 .[例 1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 ,放出相等热量后 ,终温最低的是 :(   )(A)铜 .  (B)铁 .  (C)铝 .  (D)无法判断 .分析 :物体从初温t0 至终温t放出热量为Q放 =cm(t0 -t) .    ↓  ↓  小  小式中c是比热 ,m是质量 ,由于Q放 、m、t0 不变 ,c…  相似文献   

7.
A组一、选择题1. (北京市 )在△ ABC中 ,∠ C=90°,如果 tan A =512 ,那么 sin B的值等于 (   )(第 2题 )(A) 513.  (B) 1213.(C) 512 .  (D) 125 .2 .(重庆市 )如图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D中 ,∠ C =90°,AC =6 ,D是 AC上一点 ,若tan∠ DBA =15 ,则 AD的长为(   )(A) 2 .  (B) 2 .  (C) 1.  (D) 2 2 .3. (海淀区 )在△ ABC中 ,∠ C =90°,∠ B =2∠ A,则 cos A等于 (   )(A) 32 .  (B) 12 .  (C) 3.  (D) 33.4 . (河北省 )如图 ,E是边长为 1的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 BD上一点 ,且 BE =BC,P为 CE上任意…  相似文献   

8.
A组1.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轴来 .(第 1题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 7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等于 .3.已知 :如图 ,∠ O =4 0°,CD为 OA的垂直平分线 ,则∠ ACB的度数为 .(第 3题 ) (第 4题 )4 .如图 ,在△ ABC中 ,∠ C =90°,AD平分∠ BAC,BC =10 cm ,BD =6 cm ,则 D点到 AB的距离为 .5.下列 4种图形中 ,(   )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 A)线段 .     ( B)角 .( C)直角三角形 .  ( D )等腰三角形 .6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  ( B)底边上的高 .( C)过顶点的线…  相似文献   

9.
1987年物理高考第二大题的第(2)题是这样一个题目:某同学用一不等臂天平称量物体A的质量M,他先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右方托盘上,使天平平衡,左方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为m_1;他再把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方托盘上,使天平平衡时,右方托盘上所放砝码的质量为m_2,被称物体的质量为M A.等于(m_1m_2)~(1/2) B.等于(m_1+m_2)/2 C.等于m_1m_2/(m_1+m_2) D.无法确定,因为所用天平是不等臂的。该试题的标准答案是(A)。对于本题可作两种情况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河南信阳测试题)如图1一1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尸,则力学在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1一3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B.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机械能减小团A .A、D、EB.B、C、DC .C、D、ED .A、B、C(湖北黄冈测试题)A BCD图1一3图1一1(陕西测试题)在一个以加速度g做自由下落的密闭电梯内,某人同时相对电梯由静止释放一个铅球和一个氢气球,则电梯内的人将会看到().A铅球坠落在电梯底板上,氢气球上升到电梯顶板B.铅球仍在人…  相似文献   

11.
    
A组一、选择题1. (北京市 )如图 ,CA为⊙ O的切线 ,切点为 A,点B在⊙ O上 ,如果∠ CAB =5 5°,那么∠ AOB等于(   )(A) 5 5°.  (B) 90°.  (C) 110°.  (D) 12 0°.(第 1题 ) (第 2题 )2 . (北京海淀区 )如图 ,四边形 ABCD内接于⊙ O,E在 BC延长线上 ,若∠ A =5 0°,则∠ DCE等于 (   )(A) 4 0°.  (B) 5 0°.  (C) 70°.  (D) 130°.3. (安徽省 )如图 ACB的半径为 5 ,弦 AB =8,则弓形的高 CD为 (   )(A) 2 .  (B) 52 .  (C) 3.  (D) 163.(第 3题 ) (第 4题 )4 . (江西省 )如图 ,AB是 AB所对的弦 ,AB的…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 .(本题满分 2 0分 ,共 10小题 ,每小题2分 )下列各题均给出四个选项 ,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把符合题目要求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1的平方根是 1 B .( - 2 ) 2 的平方根是 - 2 C .0的算术平方根是 0 D .0 .1的算术平方根是 0 .0 12 .数轴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数一定是 (   ) . A .实数 B .整数 C .有理数 D .无理数3.在数 4、 -π、3- 2、3.14中 ,无理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 .1- 2的倒数是 (   ) . A .1- 2 …  相似文献   

13.
第3题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 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 nm为红色,580 nm为黄色,510 nm为绿色,470 nm为蓝色,400 mn为紫色。这种现象说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杨英杰 《中学文科》2004,(11):29-30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 山东等地 英语第27 ( )题是这样的 : I like摇摇摇 摇in the autum n when the w eather is clear and bright. A . this B . that C . it D . one 答案是C, 这里的it指代when引导的宾语从句 不少考生选择了B 或D 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 ,替代词的用法还不清楚 笔者想就此谈一下one 。(s) it that和those作为替代词的用法, , 。 1.one 和ones 常用来替代 句中已出现 过的某个名词,可指人或物。one 替代单数可数名词,ones 替代复数名词。 两者所替 代的名词都…  相似文献   

15.
第1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相反. 2.浮在水面上的薄油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各种不同颜色,这种现象是: (A)光的干涉现象. (B)光的漫反射现象. (C)光的全反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角与平行线A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B)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 C)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D)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 ,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钝角没有余角 ,但一定有补角 .( B)两个角相等且互补 ,则它们都是直角 .( C)锐角的补角比该锐角的余角大 .( D)一个锐角的余角一定比这个锐角大 .(第 3题 )3.如图所示 ,∠ AOC、∠ BOC、∠ D OE都是直角 ,则相等的角有 (   )( A) 2对 .  ( B) 3对 .( C) 4对 .  ( D) 5对 .4 .…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与学》2004,(12):42-47,F003,F004
一、听力测试 (每小题 1分 ,共 2 5分 )A)听下面十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 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1.WhatdoesBilldonow ? A .Ateacher. B .Astudent. C .Ajournalist.2 .Wheredid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 ? A .Onabus .    B .Inalibrary . C .Inadiningroom .3.Whatdayisittoday ? A .Tuesday .B .Wednesday . C .Thursday .4 .What sDavid shobby ? A .Sports .B .Music .C .None .5 .Howlongdidthemeetinglast? A .Onehour .B .…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     
三角形A组1.两根木棒分别为 5cm和 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 ,将它们订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 ,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 (   )( A) 3种 .  ( B) 4种 .  ( C) 5种 .  ( D) 6种 .2 .在△ A BC中 ,若∠ A∶∠ B∶∠ C =2∶ 3∶ 5,则△ ABC是 (   )( A)锐角三角形 .   ( B)直角三角形 .( C)钝角三角形 .  ( D )形状不能确定的三角形 .3.已知△ ABC中 ,∠ A =α,角平分线 BE、CF相交于 O,则∠ BOC的度数为 (   )( A) 90°+12 α.  ( B) 90°- 12 α.( C) 180°+12 α.  ( D) 180°- 12 α.4 .如图 …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B.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此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兵乓球质量小,其惯性也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错不倒扣分) 1.以以关于惯性的表达,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