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切改革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经济改革如此,教育改革也如此。教学“注重实际”就是注重教材实际、注重学生的认识实际、智能实际、社会实际;所谓“讲求实效”就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和精神文明。从83年下学期以来,我一直担任我校干修班的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时近三年,我具体地体会到是否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确是关系教改顺逆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是依靠相邻学科的发展解决的。毋庸置疑,交叉学科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以为这一类型的研究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由于学术视野的拓宽,研究者必然关注事物本质的整体性探讨,追求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这种理论不仅强调整体性研究,而且注重整体思想指导下的分类研究。因此,在交叉学科中研究古代文学,具有系统全面观望和局部深入研究的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古典文学,对于提升个人文学修养及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古典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典文学的学习,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中旬,新疆师范大学人学院主持召开了以“新世纪中国古代学研究走向”为题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与科技单位的专家、学就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涉及到研究的心态、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深度的开掘、学科交叉、中外交融以及树立良好学风等诸多问题。现将部分发言要点编发表,以飨本刊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唐宋词研究成果颇著,由此探寻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重视文本的全面、透彻的解读;注重体悟感发,以深厚的感发力发掘作品的深层内蕴,以富有感发力的文字开启读者的思力;注重对材料的挖掘.分析和鉴别;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宽广的理论视野观照古典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古典学教学在计划经济时代沿袭前苏联教学模式,注重意识形态的灌输与理论的阐释,而轻视学生化底蕴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形成假大空的教风和学风,与现代社会对中人才的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培养目标诸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李京京 《中国教师》2009,(14):22-23
<正>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的小说,群星璀璨,光彩照人。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和人们的精神家园,其经典篇章和名句不但频频出现在当今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而  相似文献   

8.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相似文献   

9.
古典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它承上启下,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古典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基础,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古典文学的研究方法,走过了长远而又曲折的历程。本论文对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进行了简略梳理,总结了研究中得出的经验,以期对古典文学学习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古典文学东渐,经历了比附中国文化、被马列主义政治观照和统摄、回归古典学研究三个阶段。这一过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选择,是社会发展与文学传播互动的结果,也是古典文学在异质文明生根发芽的必然历程。  相似文献   

11.
宏观与微观研究的关系古代文学领域的宏观研究,主要是指古代文学的总体特征或某一阶段、某一时期、某一流派、风格、创作集团的基本特征的研究,也包括文学史的总的发展规律或某一文体的发展规律的研究,还包括文学与艺术文化形态的关系的研究等。微观研究,则主要是指对具体作家作品内在因素的研究。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相对的概念。宏  相似文献   

12.
<正> 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这几年讨论很多,引进不少新方法,一个比一个新,这说明方法多元化了。我认为,这是好的,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什么方法都可以用。当然,在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里能运用的方法,在古典文学里不一定能行得通。研究方法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研究对象;其次,取决于研究者的学问气质和思维习惯。不能说某种方法是万灵的,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个人各种条件的不同来决定。就古典文学而言,这些年来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史料的研究,包括作者生平考辨,作品校勘辨伪系年,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大学教育不但教给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注重的是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素质,人文素质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大学语文》课以古典文学为教授的主要内容,以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内涵、审美趣味为要旨,故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联系作者的研究实践,分析了现代科学研究出现分工的分支化精细化与研究方法的一体化综合化趋势下,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方式,改变古典文学研究中传统方法侧重微观研究忽视整体研究的弊端,力求把物质世界看成系统的存在,注意从整体上观察事物及其内部的有机联系,方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取待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解放以后,我才开始读到冯雪峰同志的文章,其中《回忆鲁迅》和一系列有关鲁迅的论文给我影响很深,因此,我对雪峰同志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印象:雪峰和鲁迅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读他的《论文集》等著作,总要想到鲁迅先生;每一次读《鲁迅全集》,也总要想起雪峰同志。今天写这篇《冯雪峰同志论古典文学》的时候,也还要不断把他和鲁迅先生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情感共鸣是阅读中的心理现象之一。一般的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只涉及两个因素,而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的产生却涉及到教师、文本、学生等几个因素,其产生过程有三个阶段。文章就古典文学教学中情感共鸣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时我正带五年级一个班,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迷恋画卡,文具盒、书包、衣服口袋里都有,不少学生一到课间就趴在地上拍卡,既不卫生又不文明,而且还培养了不良习气,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可就是有学生不听。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语言方面的差异,西方各国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时,书名变得洋腔洋调,有的与原作题目相去甚远。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原书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外国。西方最早全译本是德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藏 ,从“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诗经》 ,到“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 ,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到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些千百年来曾使无数人心灵为之震动的名篇佳作 ,还会使今天的莘莘学子流连忘返吗 ?在电视、电脑、卡通流行的现代社会 ,古典文学的走向理应让我们反思。思考之一 :现代传媒无法取代古典的艺术。现代传媒的发达使我们身边大众文化日益繁盛 ,几十集的电视剧和各种通俗文学读物都铺天盖地而来。中国人民大学生活时间课题组的一项调查表明 ,1998年我国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典文学作为我国艺术殿堂里的瑰宝,集结着先贤们的情感与思想,它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古典文学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文化,对于人的成长有极大帮助。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被纳入到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范畴,它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丰盈学生的知识。本文主要就高中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