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外形、编排和内容“新” ;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条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 ,突出新理念 ,新教法 ,显得“活” ;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用能力 ,显得“实” ;课文篇目相对减少 ,练习题也力求精选 ,显得“精”。  相似文献   

2.
“侯”和“候”字极为相似,但“候”比“侯”多一竖。侯,古字从厂(厂像箭棚),从矢,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靶子”。“侯”有三个义项:①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侯爵、公侯;②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似海;③姓,如后汉尚书令侯霸。“侯”有两个读音,一读hóu,二读hòu(地名)如福建省闽侯县。候,从人 声,形声字,本义为“守望”。“候”有五个义项:①等待,如候车;②问好,如问候;③时节,如候鸟;④征兆、情状、程度,如火候;⑤时间单位,我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侯”和“候”因形似、音近,常被人混用。如:长沙市区内的地名侯家塘,许多招牌、公交站牌…  相似文献   

3.
释"行人"、"寡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见于《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行人”、“寡妇”经常被误解。“行人”被理解为“一般的过路人” ;“寡妇”被理解为“丧偶的女子”。比如《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中华书局出版 )将其释为“一般过路的人往往为鸟声感动而停步倾听 ;一些丧偶的女子听到这种声音就起来彷徨 ,无法熟睡”。其他如《古诗源·白话乐府》(哈尔滨出版社 )注为“行人停了脚步听 ,寡妇听了心难平。”《中国古代乐府诗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注为“行人每到这里停足而听 ,寡妇听了更是彷徨…  相似文献   

4.
“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该教学法共分六个步骤。 1“启”是指物理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生动的物理学史或故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情景等方式来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解释物理现象、探索物理问题的求知欲。“启”是本教学方法的首要环  相似文献   

5.
陆时雍在诗歌批评中大量运用“韵”、“趣”、“味”等审美范畴,对诗人诗作予以了细致的赏会与论评。在此基础上,他又对“韵”、“趣”、“味”三个审美范畴作出了理论阐说,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或对其作为诗歌审美之本予以标树;或对其审美特征展开探讨;或对其创造生成进行考察。陆时雍诗歌批评对“韵”、“趣”、“味”的运用与阐说,将我国古代的以“韵”评诗、以“趣”评诗和以“味”评诗的批评实践都推向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6.
韩军先生公然挑战“规矩”,声称孩子写作潜能巨大,如果不遭“规矩”的压抑,则任一普通学生,都能写出三本书,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本,每本15万字,决不成问题。对此高论,笔者深不以为然。笔者认为“规矩”其实包括两类:一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是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一类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遵从的原则、规律应当采用的方法、技巧的提炼升华,是对事  相似文献   

7.
《孟子·滕文公上》云 :“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中国上古时期是否实行过井田制 ,史学界对此有争论。目前虽多数人认可曾经实行过井田制 ,但仍以为孟子所云不过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笔者则从考究“里”、“井”、“私”、“公”等字得出结论 ,不仅井田制实行过 ,而且孟子所云也有根据。“里”在今人而言是表示距离长度的计量单位。《说文解字·卷十三下》将“里”的原意释为居住点 :“里 ,居也 ,从田从土。”笔者不以为然。因为以中国古代“六书”而…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祖先对宇宙创生、含容万物的规律,先是由有象而元象,再来是由无象而有象,不断地加以往复探讨,虽各有所见,但总结起来,则可用“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予以概括。这种结构,不但可适用于科学,也一样适用于哲学、文学与美学;如果将它对应于西方所谓的“真”、“善”、“美”来看,则“一(0)”为“真”、“二”的规律作用与过程为“善”、“多”为“美”。本文即着眼于此,以诗歌为例,探讨“真、善、美”与“多”、“二”、“一(0)”的螺旋结构的对应情形,以见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两”字在英语中有很多译法,在不同的场合,其译法不同。试翻译下列各句中的“两”字: ①桌子上有两本书。There are books onthe desk. ②今天天气很冷,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人。  相似文献   

11.
徐渭在《南词序录》中把“谢娘”解释为“文女”,李复波、熊澄宇认为“谢娘”与“谢秋娘”关系更近。事实上,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谢娘”、“秋娘”、“谢秋娘”是三个屡屡出现的意象,而且各自有其渊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跃辉 《语文学习》2023,(11):81-85
<正>拿到一本书,我一般会“三看”:一看作者,二看目录,三看前言和后记,通过三方面的信息判断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对于《“1+X”文言文专题阅读》这套书,也不例外。我首先关注到了四位编者的信息,尤炜老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副主任,我在各大期刊都拜读过尤老师的论文;陈恒舒、高笑可、张珊三位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单凭这几个名头,就可以判断本书的质量应该是很高的。通过目录和前言,我认为这套书值得一读。阅读了这套书后,我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套有用、好用、可用的书!  相似文献   

13.
莫言曾说过:一个作家.往往一生只写一本书,只写一个人。那本书就是作家自己的生活,那个人就是作家自己。莫言被称为“草根作家”。出生在农村。从小学没毕业到成为世界著名作家,莫言走过了一条坎坷艰辛之路。他在获奖感言中觉得“这事儿就像一个童话”;他又曾说:“写小说就是过大年。”莫言一路写来,又是充满着芳香甜蜜的。痛并快乐着的莫言!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德”、“法”本源的理解不同,进一步影响到对其关系的认识也不同,于是便出现同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在中西的解释中具有差别性。西方理论以“善”和“正义”为起点阐释“德”与“法”;中国传统认识则从“礼”和“刑”出发论证之。这是中西传统理论对“德”与“法”在认识论上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下课了,我还沉浸在那道几何题的思考中,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加简单的办法。突然,一个不明“飞行物”忽地飞来,砸在了我的头上。我伸手抓住,原来是一本书。哼,且不说这本书把我的头砸疼了,还把我大半天的思考结果给砸掉了,简直让我忍无可忍。我暴跳如雷地大声吼道:“是谁扔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在各种政治因素中,“势”处于第一位,国家权力历来为君主所独断,因此要“贵势”;“法”乃君主治国之道,犹如公正的“尺寸”,是衡量的标准,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因此又“尚法”。“贵势”、“尚法”的主张成为几千年来影响深远的传统。固有的“贵势”传统阻碍了“尚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细节”话题〔作文题〕细节来自一种真诚的关注,细节来自一种敏感的体察,细节来自一种创意的设计。细节是微小的,但富有灵性;细节是单纯的,但充满智慧;细节是随意的,但透出思想;细节是平凡的,但显示力量。生活是由细节构成的,人的形象亦是由许许多多细节行为组成的。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我国的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请以“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素材金库〕(材料一)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经科学家认真分析,失事原因就是“细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体会到要做好教学工作,一定要很好地体会“意”、“艺”、“毅”、“义”四个字的重要含义。“意”,即全心全意。全心全意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对于教育工作的忠诚程度容不得“三心二意”。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就会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就会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例如在英语课外辅导时,学生来问我一些简单的问题,按一般要求,我给予满意的解答就已经尽到责任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能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本书,它很小很小,翻开来,就像一只轻盈的小鸟;然而,它却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低中高三个阶梯,长得能伴随孩子们走过小学阶段六个春秋;当然,它更是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从诞生至今,它时时都在长大长高.如果,把十多年出版的五亿多册书,一本一本连起来,铺成一条小路,真不知这条路该有多长?  相似文献   

20.
很感谢老师让我们读了《小王子》这本书,但又因此有点“恨”老师——这本书让我哭了一阵又一阵,用了好多纸,这的确是一本让人感到伤感的书。外国人对狐狸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