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文体,要教出文体的特点。散文有散文的味儿,小说有小说的风格。在苏教版教材中,写景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时要涉及到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分析理解思路,教学时帮助学生根据文体的特点来分析文章,是理解探究文章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试着从小说、散文、诗歌这三种文体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和西方小说观念有所不同。西方小说观念把虚构的散文作为小说文体的标志性内涵。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则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古老的文体.散文又是最保守的文体.所谓保守,是指其文体形式,自古至今,变化并不巨大.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而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除了文言变成了白话,其他谈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个中原因,姑且不论.这里只想说,古人关于散文应该如何写的谈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散文之分     
关于散文,有种种区分。先说文体之分。现代以来.文学上流行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这其中不属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而义具有文学质素的.都归入散文,如此散文中就不止一体.而是多体共存。与传统相比.有些文体仍然延续下来,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有了变化.比如小品与随笔。当然也产生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体,如杂文、...  相似文献   

6.
萧红和迟子建的小说在文体上都呈现出散文化特征。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着重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在题材的  相似文献   

7.
文体常识文体常识就是指文章的体裁知识,即文章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文学样式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都是现在的分法,而在古代,却没有这么规范的定型,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因此,要对文言文进行阅读鉴赏,就必须对古代文体常识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现就古代散文和小说两大主要文体,分别作如下解释:1.古代散文常识。①传: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如《屈原列传》。②赋:用以铺陈事物的一种散文体裁。如《阿房宫赋》。③序:用以叙述说明,用于书…  相似文献   

8.
文学类     
文体解读写作文学类文体主要是指散文,其他还有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庐隐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以文体理论作为支撑,较为系统地将小说和散文作品从文体差异的成因和文体融合的现象两个层面作比较,辩析归纳意境之异,由此探讨作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古代文体之关系及其流派之演变刘继才中国古代文体繁多,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不一而足,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但影响最大的文体,主要有四种,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所以这里沦及的文体之间的关系及其流变,指以上四种而言。中国素称诗...  相似文献   

11.
写作教学文体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对于如何厘清写作教学文体,目前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如记叙文与散文、记叙文与小说、散文与小说,议论文和记叙文,其中有太多的元素纠缠不清。从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来划分文体,将文章分为三类:抒情文、说理文、感悟文,许多困扰纷争就自然消除了。  相似文献   

12.
王德明 《新高考》2010,(1):17-18
人物画卷类文本,以人物为中心,小说、散文两种文体都有。我们姑且将其分为"人物速写"和"温馨怀人"两类。前者多为小说,后者多为散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涉及各种不同的文体,文体对教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之一是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小说文体在初中语文中已有出现,小说文体的构成特点使得教学难度、深度较大,如何构建符合小说特点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感悟就尤为重要。可以从这两方面确定:同样以叙述为主,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方面小说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同为文学作品,与诗歌、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类体裁的文章相比,小说是讲究叙述者及视角的,因而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文体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对于如何厘清写作教学文体,目前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如记叙文与散文、记叙文与小说、散文与小说,议论文和记叙文,其中有太多的元素纠缠不清。从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来划分文体,将文章分为三类:抒情文、说理文、感悟文,许多困扰纷争就自然消除了。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文体包括散文与韵文两部分,散文(即小说)是主导文体,韵文是辅助文体。曹雪芹选择白话小说这一俗文体,与宋代以来的俗文体作家遭遇及心态有共通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后者的作用更重要。由于叛逆性不彻底,曹雪芹既想“按头制帽”,又想“揣大家高唱”,导致自相矛盾,这点在诗上表现尤为突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白话的成就和运用韵文的矛盾,预示了白话文体的兴起和文体走向纯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散文化小说的初步探讨1.散文化小说的概念界定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散文的“文体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散文文体变革,始于80年代中期,繁盛于90年代;在艺术思维的新变与拓展上,表现为抒情的放逐与象征的离异;同新时期的小说与诗歌相比,散文的发展与深化也有“向内转”的过程,从而引发了散文文体众多因素乃至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笔记小说与笔记散文有很大差别,散文与小说之最终分野是虚构.唐人笔记尚纪实.宋代笔记散文发达,其中野史散文、都市散文在人物塑造、语言创新、文体创新方面都可以比肩古文.中国古代笔记散文应得到正名.  相似文献   

20.
汤继宗 《现代语文》2014,(7):115-116
最近我们在学习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时,有幸听了一些同行讲的关于记叙性散文的课,笔者听后颇有感慨。到底我们该如何来学习这样的文本?众所周知,记叙性的散文和小说在鉴赏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等。这两类不同体裁的文章能否用相同的鉴赏方法?答案是否定的。而有不少教师认为,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应该一样,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下面,笔者以刘鸿伏的《父亲》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讲授记叙性的散文。首先要有文体意识。要知道,在人物形象鉴赏上,记叙性散文不同于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