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光彩夺目的瑰宝。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香港中华武术体育协会、北京华夏振兴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  相似文献   

2.
20人说20年     
《中华武术》2002,(11):4-5
中华武术魅力无穷。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武术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武术。你们有幸从事武术的宣传报道是很光荣的,任务也很艰巨。 《中华武术》杂志作为传播武术的专业媒体在过去20年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由于你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华武术》已成为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最喜爱的刊物之一。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贵刊的普通读者,我衷心祝愿《中华武术》越办越好,在挖掘传统武术、全民健身、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创造新的业绩。在武术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李梦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推广和发展,让中华武术为全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焕发中华武术的蓬勃生机,继2003年3月成功举办首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之后,香港海外武术训练学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信息快递     
《中华武术》在 香港受欢迎陈琦平 去年夏初,由本刊编辑部与笔者共同策划的《中华武术》1999年7月号“李小龙专刊”在香港受到欢迎。 《中华武术》作为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的武术刊物,这期专号以李小龙《龙争虎斗》手持双短棍的剧照为封面,内附精美大幅中插李小龙图片,并有笔者撰写的专稿《7月20日──一个永恒的日子》。该刊在香港与海外李小龙收藏界受到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香港《李小龙月刊》杂志1999年8月号对本专刊的出版进行了特别报道。 笔者1999年12月赴香港…  相似文献   

5.
清明前夕,北京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术九段吴彬.北京武术院教练、武术七段孙长立,香港武术联会首创注册人、香港海外体艺发展中心卢伟强MH主席,统领香港20多个武术团体的精武体育会郭培佳主席,热心推广武术文化的广东长城文化传播公司的军旅作家黄计钧、李东北一行赴广东罗浮山踏青,畅谈中华武术文化,共商繁荣武术大计。  相似文献   

6.
李可基 《中华武术》2007,(11):58-59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心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的作用,被国人尊为"国粹"。作为中国体育学科五大专业门类之一的武术,20世纪80年代就被许多高师院校列为体育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是向全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教师的基地与摇篮,武术教学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7.
《武当》2003,(9)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香港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举行。此次比赛旨在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从而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武术节成为一项集武术比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及结识国际同仁的综合性国际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8.
<正>在体育教学中,武术无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如何做好武术教学,让学生喜欢武术,热爱武术,从而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对武术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取决于对武术教材的重视程度,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及时总结。笔者在此总结多年武术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师们分享,为共同做好武术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3,(11)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香港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举行。此次比赛旨在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从而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武术节成为一项集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9,(6)
李文奎先生简介山东省淄博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六段,2008年山东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冠军,太极名家。近两年来,先后在《精武》、《中华武术》、《武魂》、《武当》、香港《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动作、哲学思想、武德等方面对武术的身体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美进行阐述,旨在提升人们对中华武术美的理性认识和创意武术文化的品味,从而促进中华武术优秀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德庆 《武当》2013,(8):48-48
前不久,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已于4月9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国际武术大赛,有来自中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俄罗斯、伊朗、德国、新加坡、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56个国家(地区)的300多支代表队,共4800多人参赛,分别在设定的武术套路、跆拳道和散打等10多个大项中进行激烈的竞争。自2003年首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举办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现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通过香港国际武术节,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武术,进而加快中华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03,(12)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比赛的宗旨是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之间的往来与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  相似文献   

14.
为助力于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如何提升练习中华武术的影响力,扩充中华武术习练者人口基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认为: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武术习练者的人口基数对全民健康起着重要影响,武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武术习练者的人口基数。外在的改革方案在促进人们练习武术的积极主动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与之对应,武术的内在改革,却是打破人们“被动性”练习武术的关键所在。因此,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提升其趣味性、观赏性与技击性作为中华武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主动吸引”群众练习武术。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的改革是保障中华武术健康发展、传播的根本,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教育改革的理念应是立足理论,强调技击,进而促进学生对中华武术全面性、综合性的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不断实践中的积累、发展起来的一项非常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最主要的内容是技击,主要运动形式是套路与搏击,而且武术是非常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优秀项目,中华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一直是各大高等院校运动队建设的重点项目,要重视普通高校武术队建设核心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袭建华 《精武》2009,(7):36-37
真正的中华武术必须有中华民族固有的易学、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和孔盂思想等高深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多学科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武术的整体文化。世界上只有真正的中华武术可武医结合地解读人的生命规律,训练人的智、仁、勇、能,提高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武术之本,掌握真正的武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7.
沙氏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沙国政先生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优秀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立的武术流派。文章从沙氏武术形成的背景、条件、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对既保留有传统武术的优秀精华,又适应于现代竞技武术表演比赛规则的沙氏武术流派进行了研究,对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锐  刘雅楦 《武当》2023,(1):59-61
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灿若星辰,传承、发扬和创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吸引力。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所以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师范大学运动会作为一年一度的学校盛会,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2022年的第39校届运会开幕式表演中,将的轻器械太极扇与武术操相结合,主题鲜明,不仅传承惯例弘扬了中华武术文化,使大家感受到表演带来的震撼,也使得学生们能够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做武术文化的传播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新疆师范大学第39届校运会太极扇武术团体操的创编及意义,从而得出结论,将优秀传统文化、武术文化与当前新事物相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也可以更好的发扬,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其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是"人文奥运"的文化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文化重视“武德”,讲求文武兼修、修心养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体现优秀文化是“人文奥运”基本含义之一。本文主要从“人文奥运”体现优秀文化的角度,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起源、发展、理念及其与奥运会历史文化的比较等几个方面阐述其作为人文奥运的资源何以可能,以期推动中华武术文化借助2008北京奥运时机使之升华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风报信     
中华莱州武校拓展国际办学捷报频传 全法第一所由中法双方合办,旨在弘扬中国武术文化、培养武术专业人才的大型武术专业学院——法国中华武术学院于10月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法国中华武术学院由世界武术界知名人士、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先生担任名誉院长。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校长李明治先生担任中方校长,法方院长为简柳军先生。驻法大使馆代表戴天华先生、中华武术总会会长江基明先生、法国功夫武术总会会长丹·史瓦慈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悦亭女士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吴彬院长代表北京武协、吴彬武术培训中心,孙悦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