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前提.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抓住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分析了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共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又促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电子与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解决了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学生实践等问题,使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工作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高职学生工作必须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从转变学生工作理念、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考评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高职学生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为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内容提要]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教育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同时也是构建高职特色学校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静必然诉求。本文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工科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为例,论述创新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探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的高职工科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之一。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教学改革,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在高职教育中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实践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之路,逐步形成“多层双向融合”的高职教育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下了工夫,也产生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又是校企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特点。本文通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案例,探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和对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及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紫婷 《河南教育》2009,(12):1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涉及面广:涉及政府、企业、社会、家庭,涉及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社会服务,涉及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学生职业素质等的培养,涉及实验、实习、实训硬件建设等。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设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必然的方向和方式。本文通过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学结合,利用学做一体的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现阶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并论述工学结合校内化的思路、预期效果、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为什么要构建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问题出发,依循产学合作教育的法律、政策依据,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框架,概述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轨迹。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才培养模式由六大要素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命名往往采用某一要素的最显著的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发挥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讨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介绍我国高职教育实施的9种主要模式,阐述高职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手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高职教育应该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