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具有的内隐形和多义性等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特别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当然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并非是可以让学生任意发挥,而不注意文本本身.任何的“独特性”都应该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的。进而注意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性格。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注重对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和尊重事实的性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孟艳风 《考试周刊》2013,(83):31-32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是当代教育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阅读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塑造学生的个性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本文认为文学阅读教学应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建构开放的评价体系.只要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那么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其健康完善的个性将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因此,语文教学重在教会学生如何阅读。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必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因此,语文教学重在教会学生如何阅读.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必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友明 《考试周刊》2014,(24):17-18
文学作品以具体形象表现生活,以热烈的生活情趣吸引读者。不同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在给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努力寻找个性美点,挖掘作品内涵,感悟作品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运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能完成语文新课标所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朱国荣 《教师》2008,(24):69-69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积极的、有导向性的教学活动不仅具有传递人类民族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也是培养个性精神的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核心,漠视学生的个性,将学生束缚在既定的“规矩”和“方圆”之中,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要“因材施教”,不言而喻,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彰显学生合理的个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很显然,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红艳  吴德志 《教师》2010,(1):57-5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鉴于此,在语文教学特定的环境中让“特殊情感”的学生寻求发泄,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特殊性格”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即语文教育应重视和培养“双特”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中个性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个性特征鲜明的教学对象,教师要把“教案剧”变成“角色剧”,变传统的以“教路”统领“学路”为以“学路”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和优化学生的良好个性。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语言世界的美妙过程,而阅读文学作品,更是一个以“人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教师可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让他们畅所欲言,主动与文学大师展开心灵的沟通,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以促进其个性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莫素鸾 《教育艺术》2008,(12):47-49
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高雅的审美情趣要靠有效的美育来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课堂中的气氛与美育融入一体。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一要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做美的发现者;二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三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给审美插上翅膀;四要诱发审美的情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从学生个性心理入手,建立以活动为主的个性品质 培养模式;正确导向,健全公正客观的学生个性品质评价体系;努力创设一个适宜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一、立足个性差异,培养求异思维由于每个学生先天遗传物质和后天所受教育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心理发展也不在同一水平,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待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要加强语文个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小组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当中,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禀性分组,而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承担不同的分工,让表达强的学生承担发言工作,让善于书写的承担记录工作,以此分类,让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二、深挖教材内蕴,积极诱导启发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阐释性,既可以从心  相似文献   

14.
如何上好文学作品课,怎样正确处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的关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用切口,怎样选用恰当的科学的教法,既要符合学生的水平积累和心理生理的基础,又要不失作品的特色和个性,还要达到两种能力同时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抓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性质,以此作为上好文学作品课的切口,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欣赏作品艺术性语言的同时,感受、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形象,使其语言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开放性的特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因生活体验、知识储备、审美情趣的不同而对作品做出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至关重要。怎样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培养学生个性呢?可从以下"四点"切入:一是于美点追踪中彰显个性;二是于人物品评中体现个性;三是于主题理解中显示个性;四是于畅谈感受中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想象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文章试从创设情景、分析意象、彰显个性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执教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待改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根据这一指示,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激趣,引发阅读热情首当其冲;指导,给予阅读方法是关键;完善阅读体验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语文提出的要求。将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定位于理解文学作品能力和评论文学作品能力之间,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价值意义,培养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倡导和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个性,是解决学生缺乏个性的关键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努力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个性化的批评,养成健康时尚且富有个性化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力求做到: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板书设计要有艺术美;教态要有感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