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求解变力做功的方法很多,下面是几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一、用公式W=Fscosθ求解若变力F的方向不变且大小与位移关系呈线性变化,可将变力等效为平均作用力F,F=(Fmin+Fmax)/2,再利用W=Fscosθ计算变力做功.例1某人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提起长为l、质量为m置于地面的铁链,求将铁链从开始提起到刚提离地面时提力所做的功.解析铁链被提升的过程中所受提力F的方向不变,大小从O逐渐均匀地增大到mg,这一过程中平均提力F=(0+mg)=mg/2,铁链在提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功的计算问题1.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θ计算,但必须明白以下几点:(1)θ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s·cosθ显然是在力方向上的位移.(2)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和直线运动.(3)功是标量,可用代数和求总功.(4)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F、s、θ这三个物理量,而跟物体运动性质及有无其它作用力无关.  相似文献   

3.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它的表达式是W=Ek2-Ek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即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和各分力做功的关系,本文深入阐明了合力的概念,指出了合力的功一定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5.
一、功的正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功的定义为W=FScosθ,其中公式中θ是力F与位移S间的夹角.由公式可知若00≤θ<90°,则力F做正功;若θ=90°,则力F不做功;若90°<θ≤180°,则力F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F做了功).功虽然有正、负之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合力和各分力做功的关系.本文深入阐明了舍力的概念.指出了舍力的功一定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7.
<正>一、力"F"必需是恒力在物理学中,力对物体做功涉及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s。如图1所示,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发生的位移间存在夹角α,则功的计算式为W=Fscosα,式中scosα是力F的方向上的位移,即W=F·scosα。功是过程量,在力对物体作用而发生位移的过程中,位移s是确定的,但如果物体受到的是变力,则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力F是  相似文献   

8.
功是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它将使质点的动能发生改变.如果作用在质点上的是方向不变、但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线性力,即F=kx,使质点由离该力为零的点(位移参考点)的位移为x1的位置运动到位移为x2的位置,则该过程中平均力和位移分别为所以该过程中线性力F做功  相似文献   

9.
<正>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对于变力做功一般不能依定义式W=Fscosθ直接求解,但可依据物理规律通过技巧的转化间接求解.1.平均力法如果参与做功的变力,其方向不变,而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则可求出平均力等效代入公式W=Fscosθ求解.例1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 x+f0,f0是车所受的阻力.当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力系简化和刚体运动分解的结果,导出力系做功的表达式。并推导得出:力系简化成合力时,合力的功必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讨论载流导体处于磁场中时所受安培力与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所受洛仑兹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了导体所受安培力是金属晶格正离子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导体中自由电子所受洛仑兹力的合力;安培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洛仑兹力在L×B方向上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洛仑兹力不做功,但它的分力做功,起传递能量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讨论载流导体处于磁场中时所受安培力与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所受洛仑兹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了导体所受安培力是金属晶格正离子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导体中自由电子所受洛仑兹力的合力;安培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洛仑兹力在L×B方向上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洛仑兹力不做功,但它的分力做功,起传递能量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动能定理的内容看似简单,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用数学表达式即可表示为:W总=△Ek=Rkt-Ek0,但其包含的物理内容却十分丰富,很多学生就是对其没有理解透,导致在运用时出错. 一、理解动能定理的概念 动能定理表达式的左边是指合外力所做的总功,如果学生理解困难的话,可结合例子验证一下,比如:质量M=2kg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8N的恒力作用下,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粗糙水平地面上发生一段位移x=4m,速度由v0=2m/s增加到vr=4m/s.这时学生发现了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去找原因,将会发现原来物块与水平面之间还存在摩擦力,原来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W是指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这样可能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而且印象会深刻一点.对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可以先求出各个力做的功,再求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也可以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出合外力所做的功,即有两种计算方法:①W总=W1+W2+……+Wn,②W总=F合 scosθ,至于选用哪一种方法简单方便,要视具体题目而定.  相似文献   

14.
题若两个力F1、F2的夹角为a(a≠π),且口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C)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D)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的功可涉及物理学科内的各个部分,是阻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结石”,本文想通过概念剖析、例题示范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1.功的概念如图1,恒力F对物体做功为W=Fcosθ·s.若O≤θ<90°,W>0即力F做正功;θ=90°,W=O,力F不做功;90°<θ≤  相似文献   

16.
在某些物理问题中,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比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解题更简捷、更迅速.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数学表达式为:W总=ΔEk=E末-E初或W1+W2+W3+…=ΔEk=E末-E初.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视为整体的物体系.合力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总和,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  相似文献   

17.
动能定理是从功和能的定义出发,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质点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述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质点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S=12mv22-12mv12或∑W=12mv22-12mv12.对于质点,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均可用质点动能定理求解有关问题.但须注意区别质点和质点系的不同.■1.恒力做功条件下质点的动能定理其数学表达式的导出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1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在恒定的合外力∑F作用下,经过位移s后,速度变为v2.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F·S,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速度由…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公式W=Fscosθ来计算功时,F必须是恒力,即在做功的过程中,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能改变。如果在做功过程中,F是变化的,就不能直接应用公式W=Fscosθ计算了,这就需要把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的几种方法,结合例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恒力做功可用公式 W=Fscosα来求解 ,但如果是变力做功 ,即力的大小、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就很难套用该公式了 .那么 ,在高中知识的范围内如何处理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呢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动能定理求解动能定理告诉我们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 W外 =ΔEk,W外 系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ΔEk 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例 1 如图 1所示 ,质量为 2 kg的物体从A点沿半径为 R的粗糙半球内表面以 1 0 m/ s图 1的速度开始下滑 ,到达B点时的速度变为 2m/ s,求物体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 ,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 物体由 A滑到 B的过程中 ,受重力 G、弹力 N和摩擦力 f三个力的作用 ,因而有f =μΝ ,N- mgcosθ=mv2R,即 N=mv2R mgcosθ.式中μ为动摩擦因素 ,v为物体在某点的速度 .分析上式可知 ,在物体由 A到 C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大到变小 ,cosθ变大 ,因而 N变大 ,f也变大 .在物体由 C到 B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小到变大 ,cosθ变小 ,因而 N变小 ,f也变小 .由以...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公式 W=Fscosθ来计算功时 ,F必须是恒力 ,即在做功过程中 ,F的大小及方向都不改变 .如果 F是变力 ,就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了 .下面就结合实例 ,讨论计算变力做功的方法 .1 把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把运动过程分为许多小段 ,分别求出各小段上力所做的功 ,然后求出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