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根据王荣生教授提出的选文功能类型说,教师依据选文功能可将阅读教学分为不同的指向。另一方面,教师面对同一篇课文,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不同指向的教学设计。本文将以曾扬明老师所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为研读对象,着重分析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以期为师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莲叶青青》是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第5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单元课文围绕"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这个主题展开,包括三篇精读课文《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和一个《语文百花园》。通过这五篇课文的学习,让四年级的学生们充分理解并感受爱的伟大与  相似文献   

3.
研究阅读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课后练习、《阅读链接》等进行二度开发。根据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特点,重构阅读教学内容;根据一课多篇的特点,重构表达方法、表达情感和文体特点等教学内容;根据课外阅读进课程的特点,重构由节选到全文、由一篇选文到一类和由同一作家的一篇到整体阅读的“1+X”阅读教学内容,指向学生的深度阅读,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材料,用课文教语文,其教学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语篇知识,学会用语篇知识进行言语表达。然而,要实现教学核心目标,关键在于开发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红楼春趣》‘趣’在何处,聚焦宝玉人物特点"展开教学,可通过灵活运用"猜读,跳读,多重阅读"等阅读方法实现对课文理解由粗放到基本到精准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课文是"父母之爱"专题,有四篇课文,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让人震撼,引人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因文而异让学生感悟"父母之  相似文献   

7.
<正>评析文章王长富《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7期·上胡生友《"写作—阅读"教学方式初探》,原载《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陈金铭《对话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原载《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3期【原文提要】近年来,关于读写结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逐渐深入。继2012年几篇读写结合理论研究的力作之后,2013年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在实践方面有了比较充分的探索:有人提出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有人提出"写作—阅读"教学模式,有人进行了深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思想。这些探索对于推动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的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8.
黄淑琴 《考试周刊》2013,(78):46-46
<正>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味",站稳"基础性",让词语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词眼"这一关键,让关键词语如一条根,深深扎进课文的泥土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第9条指出:"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在汲取了大量文本营养后,破土而出,开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少一定的单元意识。在教学时,往往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提高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却不能够更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单元意识。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下面以《音乐  相似文献   

10.
观点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7期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在于:一方面,课文是学习对象,学习任务就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另一方面.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却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以帮助学生调整现有语文经验与课文理解.感受所需要的语文经验之间的落差。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三条路径殊途同归,应根据落差的状况选择适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勤 《山东教育》2010,(10):18-20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专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还有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和一个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2.
易青 《湖南教育》2015,(4):35-36
单元习作似一块"硬骨头",让人束手无策而弃之不用。怎样把教材中单元习作这块"硬骨头"煨成一锅给习作补钙的浓汤?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看图作文《胜似亲人》的习作指导课为例来简单地谈一谈。一、研读单元习作,琢磨要点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含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让生命重生;《卡罗拉》让爱更加细腻与温暖;《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共有五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编者作了如下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是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教学的关键。本研究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将孙绍振老师所提出的"比较还原法"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让人们了解"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竹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4单元)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课文。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多数是"以事为本",即以"看人影""画人影""画竹影""论国画"等几件有趣的事为主线展开教学。"以事为本"地解读教材,固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教材的编著者也有意让大家"以事为本"地展开教学——课文的题目是"竹影",显然指向的是"事";课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蕴含了大量审美教育的因素。从春秋时期的《晏子使楚》到当代伟人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从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的小艇》到我国名扬天下的《桂林山水》;从屠格涅夫在《麻雀》中对母爱力量的赞美到我国当作代家袁鹰在《白杨》中对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中华儿女的热情歌颂……利用这些课文,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梅雨潭》选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教学这篇…  相似文献   

17.
罗夕花 《中国教师》2014,(24):37-37
<正>一、两名教师同讲一篇课文我校级组语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两名教师都执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第一名教师从"单元导语"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P P T出示第八组"单元导语"),这是本单元的导语,谁来读?生:(有感情地朗读)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样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  相似文献   

18.
陆月珍 《教师》2014,(28):112-113
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笔者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板块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学这一课时,我突出强调了巴迪的成功是母亲爱的鼓励和父亲爱的警告双重作用的结果。我也让学生明白鼓励是爱,批评是爱,警告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我设计了如下板书:在根据板书进行课文小结时,学生从板书中发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管建刚老师"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主张在小语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种过度强化"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有些矫枉过正。一、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未能全面体现课程性质课标明确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单纯或过于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至多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略或减少了阅读教学应有的"人文性"。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