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人造卫星的发射场应建在赤道或赤道附近 要使人造卫星进入一定的轨道,并绕地球运动,必须使其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也就是具有一定的速度,这里的速度是卫星对地球中心的速度,而不是对地球表面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且越靠近赤道,地球表面的线速度越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或赤道附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西向东发射人造卫星,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宛如"顺水推舟"一般.因此,为节约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各国都常常把卫星(特别是高轨道卫星)发射场建在离赤道较近的低纬度国土上,即北半球国家建在国土南端,南半球国家建在国土北端.  相似文献   

2.
吕建华 《物理教师》2001,(12):10-11
“人造卫星”问题是历年高考出题的热点 ,而在本书的教学中 ,由于课本本身篇幅太少 ,而且阐述得过于简单笼统 ,加上学生对卫星运动的物理过程、力的特点、运动的特点、能量的特点等的模糊认识 ,学生在对本节的理解和掌握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本节的教学中 ,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疑点 .1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有何区别 ?我们知道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 ,要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发射进入一定的轨道而绕地球运行 ,必须使人造卫星克服地球对它很大的万有引力 ,也就是发射时必须使人造卫星具有一定的动能 ,即…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们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中,常见的有三种模型: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对于这三种模型混淆不清常常困扰着我们的学生,今天我们用一种类比的方法进行辨别。一、同步卫星是位于赤道上方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一种人造卫星,主要用于全球通信和转播电视信号。同步卫星在赤道上方一定高度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同步卫星具有四个一定:①定轨道平面: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②定运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即③定运行高度;④定运行速度。一颗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大约40%的面积,若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效势能以及势能曲线,在不计地球自转、忽略空气阻力的前提下,研究人造卫星沿竖直方向、倾斜向上以及水平方向飞离地表后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归纳得出“人造卫星沿不同方向飞离地表后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相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 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即卫星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总是假定卫星是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6.
地球的形状主要是由地球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决定的。地球在自转时,由于不同纬度处的速度不一样,在两极处速度最小,在赤道处速度最大,它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也就不同,在这种自转作用下,必然使地球成为一个在靠近赤道处向外凸起的椭圆球。经现代科学手段的精确测量得知:地球的  相似文献   

7.
在查阅参考资料时,我曾见过下面这道相关人造卫星的练习题.题目在日落很久以后,我们常能看到高空中明亮的人造卫星,现有一个在地球赤道上方飞行的人造卫星,在日落后两小时内都能在上方看到它,且在两小时末刚好在人的正上方,则该卫星距地球的高度至少有多少千米?(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6.38×10~3km)  相似文献   

8.
学生经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流星穿过大气层被烧掉,而人造卫星发射时也穿过大气层却没有被烧掉呢?这是因为流星穿过大气层前,在星际之间运动的流星体就具有一定的速度,当闯入地球大气时,在地球强大吸引力的作用下速度加大,流星越接近地球,地球对它的引力就越大。因此它的速度迅速增加,最后能达到20—  相似文献   

9.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km·S-1.  相似文献   

10.
地球发福了     
由于最后一次冰川期的结束,两极的融冰使地球赤道的直径长度渐渐接近两极的直线距离,但是在历经1.8万年的“减肥”之后,地球的腰围却从4年前突然开始增加,又变回水桶腰了!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快速自转,造成地球赤道直径比两极距离长约0.03%,不过,自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以来,两极的冰渐渐融化,释放了对两极的压力,使地球1.8万年来,渐渐变得接近圆球形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学家便以人造卫星配合激光的观测,不停地监测地球的一举一动。从1998年开始,科学家发现,地球不但停止了“减肥”,并且在“增肥”,其“增肥”的速度是“减肥”速度的两…  相似文献   

11.
用全新的方法推证了人造卫星在某点运行速度的近似公式,并给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的简明公式.  相似文献   

12.
El Nino是从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大范围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Southern Oscillation是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合称为ENSO.信风强弱关系到赤道西太平洋暖池的维持与El Nino的爆发,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变暖将是今后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气候变暖将使全球海面上升,地球的自转半径增加,从角动量守恒的角度考虑,地球自转的速度将减慢,赤道两侧的信风相对于海面的速度也相应减小,维持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及海面东低西高形势的支柱被破坏.因此,我们将面临更频繁的El Nino和更多的极端天气.  相似文献   

13.
不算不知道     
一、人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到底有多大有的学生往往把地球表面上的人所受的向心力与人造卫星的向心力混淆,实际上,赤道上50 kg的人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m(2π/T)2 R=50×  相似文献   

14.
三个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在环绕、脱离、逃逸地球三种不同情况下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人造卫星从地面发射,至少需要第一宇宙速度才能环绕地球飞行;若发射速度增大,卫星还可能脱离地球,甚至挣脱太阳引力束缚而逃逸,飞行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中去.本文介绍如何推出三个宇宙速度.1.第一字宙速度V1(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  相似文献   

15.
王迪龙 《物理教师》2008,29(3):38-38
在一些参考资料上,我们曾看到这样一类练习题,原题如下:在日落很久以后,我们常能看到高空中明亮的人造卫星,现有一个在地球赤道上方飞行的人造卫星,在日落后两小时内都能在上方看到它,且在两小时末刚好在人的正上方,则该卫星距地球的高度至少有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复习“天体运动”内容时 ,时常有学生问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有的是圆、有的是椭圆 ?这个问题虽超出了教材范围 ,但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拓展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决定其运行轨道的主要因素人造卫星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 ,火箭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当人造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人造卫星的速度也就达到最大 ,这个速度叫做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7.9km/s)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 11.2 km /s)时 ,被发射的物体就成为人造卫星 .假设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  相似文献   

17.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一号”飞出地球,开始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近地点228.5公里,远地点946公里。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为什么会飞出地球呢?我们知道,无论你把足球踢得多高,它总是要落回地面的。飞出几公里远的炮弹,早晚也要落回到地球上来。踢向天空的足球,射往高空的炮弹,为什么不能一直飞向高空离开地球呢?原来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跑不出它的引力范围。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环绕地球运转,而长时间不落下来?因为人造卫星和飞船发射出去后,以特别大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转,抵挡住了地…  相似文献   

18.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一号”飞出地球,开始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近地点228.5公里,远地点946公里。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为什么会飞出地球呢?我们知道,无论你把足球踢得多高,它总是要落回地面的。飞向几公里高的炮弹,早晚也是要落到地球上来。踢向天空的足球,射往高空的炮弹,为什么不能一直飞向高空离开地球呢?原来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跑不出它的引力范围。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环绕地球运转,而长时间不落下来?因为人造卫星和飞船发射出去以后,以特别大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转,抵挡住了…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人造卫星。一般,把发射到绕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叫作人造卫星。不过,只有那些现在正在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运转着的人造卫星才是真正的人造卫星,而那些虽然仍在运转,却已无什么特定任务需完成的卫星,只能叫做卫星的残骸。那么,人造卫星为什么会一直绕地球转呢?打个比方,如果把球水平地投掷出去,它一定会落到前边的某个地面上。投掷的速度越快,球就飞得越远,但它也还会落到某一个地方。可是,请不要忘记地球也是个球。因此,投掷的速度越快,投出的球所画出的轨道就越接近于地球表面的曲线,并很快与地球…  相似文献   

20.
蒲济林  刘万祥 《考试周刊》2009,(29):164-164
地球对周围物体有引力作用,当物体被抛出后它会落回地面,当物体获得足够的速度时,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人造卫星主要有侦查卫星、科学研究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地球资源勘探卫星、科学研究卫星、预警卫星和测地卫星等。卫星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周期随高度增大而增大。在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四个物理量中,当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外三个量一定同时变化。卫星的轨道定轨后,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也一定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