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访归来     
张港 《教师博览》2006,(11):22-23
才初中二年级,我就当上了“知青”,又是“知识”又是“青年”,与我没有一样合乎。可那时全这样,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没过多久,队长把我叫进了队部。队长说:“你麦割得好,到场部去,去教书。麦割得好,书也教得好。”我竟然当上了教员。前任温老师说,过几天家访家访,学生就听你的了。我听温老师的,没过几天,就从近到远地家访起来。郭冬花是全班分数最末的一个学生,因为这个,她从来不出一声。冬花家在襄河,是住宿生,这是雨季,路难走得很,我就想好了,等道干爽点再去她家。冬花算术得了90分,下学了,她在操场上截住我。她左手搓右手,右手搓左手,脚…  相似文献   

2.
家访回来     
张港 《教书育人》2004,(5):49-49
才初中二年,我就当上了知青,又是“知识”又是“青年”与我没有一样合乎。可那时全这样,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没过多久,队长叫我进了队部,队长说:“你麦割得好,到场部去,去教书。麦割得好,书也定教得好。”我竟然当上了教员。  相似文献   

3.
五张饼     
张港 《师道》2003,(12):48-49
当知青的第三年,我当上了场部的小学老师,教三年级。教了几个月,我就一家一户地家访了。一天,住宿生迎春在路上截住了我。她左手捏右手,右手捏左手,脚蹭着地,看一会儿自己脚尖儿,扬头瞅住我说:“老师,家访,哪天去我家?”我忽的想起,她已经是第二次这样问了,住宿生里,除了她,还剩三个路远的没有家访。都说迎春笨,其实,依我看,这孩子蔫是蔫,要说笨可不笨,这不,作文也开窍了,数学也上去了。我家访也就是和家长联系联系,从来不告状。老是“打狼”的迎春,考了好分数,要是老师亲自将这事告诉她的爸爸妈妈,对于迎春该是多好的事啊!好,明天就是星期…  相似文献   

4.
我的小孙女叫天怡,她很小的时候就习惯用左手做事。这引起了我们全家人的注意。这孩子是左撇子吧?要不要强制她改用右手呢?经过讨论,我们全家人达成共识:不能强制她改用右手,而要因势利导,鼓励她“左右开弓”。于是,在小孙女剪纸时,我就会鼓励她说“:你真棒!你会用左手剪纸了,用右手试试,好吗?你一定行的,如果右手也会用剪刀,你就能‘左右开弓’了,你的小手就更灵巧、更能干了!”在我的鼓励下,她开始学着用右手做一些事情了。剪纸时,她左手累了就换右手。如果把勺子递到她的右手上,她就用右手拿勺儿吃饭。画画儿时如果鼓励她,她就会在涂红色…  相似文献   

5.
薅谷子     
暑假里的一天,吃过早饭,妈妈叫我和她们一起去薅谷子。我一听就很为难地说:“我不会,怎么办?”奶妈说;“不怕,你跟着我们去,我会教你的。”我和妈妈一块儿来到稻田边,脱了鞋子,下到田里,妈妈一边比划着一边对我说;“你象这样薅,用右手和左手向前抓,要注意,不要把谷子当成稗子拔了。”  相似文献   

6.
“朱丹,老师让我来通知你,今晚她要到你家去。嘿,你有好日子过了——”班上的一个调皮鬼跑来神气活现地对我大喊。家访?开学没多久就要家访?我一下子就(?)了。 上课了,我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老师喊我回答问题,我都没听见。老师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只好说不舒服——本  相似文献   

7.
左手和右手     
一天,右手在写字,左手在休息。左手被蚊子叮着,就喊右手:“快帮我打打蚊子,要不我就把你弄到火里去!”右手说:“好吧。”就帮左手打死了蚊子,除了一害。第二天,一只蚊子叮着了右手。右手说:“兄弟,请帮我打一下蚊子吧!”左手说:“我还懒(lǎn)得动,不管!”右手只好自己摇摇手背,但没有把蚊子赶走,结果还是让蚊子吸了个饱。这件事被血液看得一清二楚,就让心脏(zàng)把它送到大脑里,心脏答应了,就把它送到大脑里。大脑知道后,批评了左手,表扬了右手。左手说:“对不起,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右手说:“没关系,我们都是好兄弟。”从此以后,左手和…  相似文献   

8.
孩子这几天情绪很低落。她说老师不喜欢她,老师只喜欢那些成绩好、会唱歌、会跳舞的同学。我并没有太注意,我只是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听老师的话,老师也会喜欢你的。过了几天,孩子的老师突然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我的女儿今天没有来上学?我又惊又怕,她早上明明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呀!我心急如焚,后来终于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公园里找到了她。看见她好好地坐在公园的石凳上  相似文献   

9.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在二年级听课时,一个学生不住地甩着右手,甩时还用左手搓揉,看着此情景,我禁不住地问她:“你这样甩手干吗?”这个学生用眼神瞟着上课的老师.看老师没注意她.贴着我的耳朵说:“昨晚写作业写麻了.  相似文献   

11.
西子姐姐     
我的爸爸是老师每次考试,只要我稍微比别人好一点,就有同学说:她爸爸是老师嘛,有什么好稀奇……我在校6年,已经听了6年这样的话,不想再听了!一个苦恼的女孩严玉洁原来你有个当老师的爸爸,怪不得同学们又羡又妒呢。在他们看来,你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有老师爸爸,而忽略了你自己的努力,这对你确实有些不公平。其实,对这些酸溜溜的话完全可以一笑而过——既然保持了6年的优秀成绩,你的实力有目共睹,对不对?既然已经“遗传”了老爸的优秀基因,呵呵,那咱们就大方一点,主动去帮助那些羡慕你的同学吧!把你自己的学习“秘笈”教给大家,他们会对你这个热…  相似文献   

12.
左手与右手     
晚风轻轻地吹着,大家都进入了美好的梦乡。周围的一切变得寂静起来,只有树被风吹得沙沙响。这时,左手和右手说起了悄悄话。右手叹着气说:"左手,每次有活干,主人都让我去,看我多累呀。你命好,差不多每天都没什么事做。"左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右手在挖苦自己,因为平常主人很宠爱右手,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右手拿。但是,左手不想跟右手计较,平静地说:"兄弟,我们是同一个家族的,又何必分贵贱呢?我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哼,你能和我称兄道弟吗?别坏了我的名声。"右手说。左手听了这样的话,再也受  相似文献   

13.
调皮表姐     
我的表姐是个看上去文静得没有办法形容的女孩,但实际上她是一个调皮得没有办法形容的女孩。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可她却一向不喜欢老师家访。不过,如果老师要到你家去家访,你不喜欢,那么难道他就会不去吗?当然不会的。这样,从小到大,老师还是一次次到她家去家访了。初二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位外地调来的老师。老师问她:"到你家怎么走啊?"她知道老师要到她家去家访了,就笑嘻嘻地说:"你出校门笔直往前走,然后左拐,再笔直走,看到铁路后,沿着铁路走,走到看见  相似文献   

14.
独闯魔鬼岛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又被老大叫去谈话。这次谈话的结果是,我又被送回1号房间。中午饭又是那个女孩送来的。她把托盘放下,没有立刻走。她站在一旁看我吃饭。我看着她,心想:“如果她懂我的语言该多好。有很多事情我想找人唠一唠。可惜———”“你见过阿螺了?”女孩出人意料地问。我大吃一惊,满口的饭差点喷出来。想不到她跟我说同一种话!“你会说———”没等我的话问完,她就用力地点下头。接着又问:“你见到阿螺了?”眼里流露出期待的目光。“阿螺是谁?”听了我的反问,她那期待的眼神一下子不见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他是我哥。”她哥…  相似文献   

15.
钟杰 《师道》2010,(3):40-41
下午到樱子家去家访,接待我的是樱子的父亲。一坐下来.樱子的父亲便迫不及待地问我:“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吧?”我笑笑,说:“与表现无关。是想与你双向交流一下,听听你对孩子的要求.或者对老师有什么建议。”樱子的父亲听我这样一说.顿时松了一口气.于是就与我谈开了。  相似文献   

16.
家访     
马德 《教师博览》2009,(12):19-19
下乡去做一个高一孩子的家访,到了村里,正是正午,热浪翻滚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人。向谁打听好呢?正无计可施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年毕业的一个叫姚磊的学生是这个村里的,便拨通了他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姚磊的妈妈。当我报出身份并说明来意后,她马上说,老师,你就等在村口,我这就去迎你。没几分钟,姚磊的妈妈便从一个巷道出来,一边疾步走,一边使劲向我招手。你是县中的?是姚磊的老师?赶紧,这儿热,先进家。见面后,二话不说,她便领着我往她家里走。  相似文献   

17.
正又是一个星期日的早上,上周五就约好了今天上午去学生尹东升家中家访。当时我看到尹东升听我说去他家家访,表情特别紧张,有些不知所措。我看透了他的心思,灵机一动,就说同意平时与他关系要好的三位同学也去。这下尹东升轻松了许多,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9点钟,我踏上了家访的行程。走了10分钟的时间,正好遇到了要陪我一同家访的三位同学,我们一起来到尹东升家的小区门口,尹东升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我们一行来到他家,他的妈妈开门迎上来,满脸喜  相似文献   

18.
染发风波     
不知从哪天起,街上人们的红发、黄发多了起来,染发成了一种时尚。可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吧,从我上中专时头发中就有白发了。前几天我又去理发,理发店的老板说,干脆你也来个流行色,我没多加考虑,就染了个黄发。第二天来到幼儿园,许多孩子见了我都说“代老师,你真漂亮!”“谢谢,谢谢。”听着孩子们的赞扬,我心里很高兴。第二天入园时,晶晶的妈妈把我叫了出来,“代老师,你真的染了头发,昨天下午我们晶晶非让我带她去理发店染发,还说我们代老师都染了,我好说歹说才把她劝回了家。”听完晶晶妈妈的话,我的心震颤了,我太大意,昨天竟忽略了幼儿的反…  相似文献   

19.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20.
三次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成功地做好家访,关系到能否教育好学生,能否带好班集体。前不久,我在家访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去年,我班来了个插班的女生。这个学生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投老师所好讲话。但是,她生活散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全和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我几次找她交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家访,和家长一起对她进行教育。第一次我采用预约型家访,让这个女生提前一天告诉家里,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我去家访。这个学生迟疑了一下答应了。但当我如约而至时,她却在胡同口挡了驾。她告诉我,母亲没在家,家里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