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 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至13年.到了发病期,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产生肿瘤,最后导致死亡.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性行为、吸毒和母婴感染等,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3.
正35年前(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医学报告,记录了5名神秘的肺部感染同性恋患者。后来,这几人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也即全球最早被确诊的5名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如同预防今天,全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人数超7100万,其中死亡人数达到3400万。尽管如此,人类征服艾滋病的战役已经获得巨大成果,一个最值得自豪的成就是,艾滋病不再意味着死亡或绝症。在艾滋病  相似文献   

4.
郭兴 《百科知识》2012,(24):7-9
尽管导致人类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多变和狡猾,但是如同应对其他病菌一样,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付HIV的攻击也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领,这些本领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现在并没有被完全认识和挖掘出来。随着对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现在,研究人员已经从基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逆转录病毒——人向T淋巴细胞病毒Ⅲ(HTLV-Ⅲ)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细胞免疫系统中的T-4淋巴细胞,从而使细胞免疫机制严遭损害。这种损害常为不可逆性,致使病人对多种条件致病菌易感,又缺乏抵抗力而引起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 晚期,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 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 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于1981年春天,首先发现于美国的洛杉机。起源 于中、东非洲,它贮存于乡间饲养的绿猴身上,42%的绿猴血液中 有艾滋病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说,艾滋病的疫源地是非洲。非洲 绿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绿色长尾古代猴,体重约十公斤,生长在中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的传统理论之一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并使其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知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如何把这种攻击力发挥到极致的,却有不同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可引起一种慢性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其基因组结构复杂,称为猫艾滋病(FAIDS)。FIV主要经唾液和血液水平传播,通过对FIV病原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为HIV药物、疫苗的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及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发现艾滋病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报告,简要介绍了洛杉矶5例十分罕见的肺孢子虫肺炎,后来证实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所引起的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第一位病人是33岁的美国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发  相似文献   

10.
田立 《百科知识》2004,(1):32-33
近20年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之争在今天有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而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明了,其实是因为一个研究中的意外事故造成了对美国科学家盖洛(Gallo)的冤枉,此前,世人一直认为是他剽窃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蒙特尼尔(LucMontagnier)发现的HIV。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吕克·蒙塔尼是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原因是他和另一位获奖者法国的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发现了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但是,还有一位当年也独立发现了HIV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盖洛却榜上无名。而当年蒙塔尼曾指控盖洛剽窃他的研究成果。盖洛的落榜是与多年前的官司有关吗?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并于1983年分离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以来,患病人数和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到去年12月1日,全世界已有17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400多万,其中200万人已经死亡。目  相似文献   

13.
<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类与艾滋病的关系就处于这种危险的局面,因为艾滋病病毒(HIV)有很好的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所谓藏身术是指,HIV善于找到人体的许多部位、组织和器官栖身下来;所谓隐身术是指,HIV不仅有地方躲藏,而且还有深藏不露的隐身手段。除此之外,HIV还有另一个绝招,即变异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让免疫系统和药物难以攻击它们。由于HIV有藏身术、隐身术和变异术三种"战术",人类难以发现和消灭HIV。躲在大脑中的HIV尽管人们都知道HIV入侵人体后是躲在人体的细胞中,但是,人体如此大,细胞如此之  相似文献   

14.
<正>但凡经历过孕检的妈妈都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必检项目之一。不时有孕妈妈遇到初筛结果“待复查”的报告,往往会引起其及家人的困惑和恐慌。那HIV抗体初筛结果“待复查”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起源,英、法、美三国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历时7年,通过检验非洲西部喀麦隆丛林的黑猩猩的粪便,追查到它们体内的艾滋病毒。研究发现,患病的黑猩猩大都生活在喀麦隆的南部。其中,萨那加河流域的黑猩猩感染的SIV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HIV病毒最相近。正是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令科学家相信,人类的HIV病毒就是来自非洲的野生黑猩猩。令科学家兴奋的是,此项研究或许能够为科学家研究SIV基因的演变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从而帮助科学家们了解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如何与体内的SIV病毒“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2008,(9):43-43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被发现不久就成为世界性的最受公众关注的传染病。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到1999年9月底,全国报告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者人数为15088人,艾滋病病人477人,其中240人已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患的血液中,确认了新型的HIV抑制蛋白。在实验室的研究中,这种名为CXCL4或PF-4的蛋白质可与HIV直接结合,使其无法依附或进入人体细胞。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相似文献   

19.
病毒包括DNA和RNA肿瘤病毒,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人恶性肿瘤(癌症)的发生。病毒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基因使其增生,最后发展成癌;或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病毒诱发细胞恶性变,形成癌症。后者如艾滋病人由于HIV感染而引起免疫缺陷,很多病人易发生卡波西(Kaposi)肉瘤及淋巴瘤。据现有资料看,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免疫抑制者的淋巴瘤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阴户癌、阴茎癌、肛周癌和皮肤癌有关;HTLV-1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