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讲清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这一重要问题,可以了解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有:相对过剩人口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我国现在存在的待业人员是不是相对过剩人口?马尔萨斯人口论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其理论本身是不是真理?我国实行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方针和马尔萨斯人口论有什么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声多著文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马恩对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抱全盘否定态度的.这不符合马恩当时的原意.”作者说,马恩对历史上的反动学说从来是取辩证否定态度的,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也不例外.一方面,马恩严厉地谴责他“维持或加强现有制度并且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公平地指出了“马尔萨斯理论中的站得住脚的东西”.正如恩格斯在谈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作用时所说: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过剩人口,而过剩人口由于“总是威胁着就业手段,从而造成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提出过一种探讨人口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理论,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物质生产是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而减少人口使之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饥荒、瘟疫、繁重劳动、战争等,并主张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马尔萨斯虽然认识到人口与物质生产应该相互适应,但他没有看到使人口和物质生产之间相互适应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以人口增长必将快于生活资料增长为理论依据,试图说明社会中总会存在部分过剩人口,并宣扬无产阶级的贫困与过剩都由人口原理所决定,以此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为捍卫无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权,恩格斯从人口增长、生活资料、社会救济和立法三个角度对人口理论展开批判,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和人口过剩的根源,打破了马尔萨斯人口绝对过剩的神话。马尔萨斯将人口问题简化为人口和生活资料比例失衡问题,而恩格斯对人口理论的批判却启示我们:现实的人口问题是人口与资源危机、人口与需要满足和人口与分配不均等众多问题的复杂综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造成相对人口过剩的原因,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经济现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等积极作用。相对过剩人口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从长远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也是我国企业职工下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思想史上,继马尔萨斯人口论而起的,有弗朗西斯·普雷斯的人口学说。国内外学者一直断言,普雷斯是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奠基者,他的人口学说在基本观点上与马尔萨斯主义毫无二致,只不过在控制人口方法上有所区别。本文作者认为,这两个人彼此间不仅在立场和观点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而且他们的人口理论本身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有严重分歧。马尔萨斯是人口过剩论者。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过剩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7.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于1798年发表。200多年来,马尔萨斯的论断就像幽灵一样,在全世界上空游荡。他认为,由于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供应基本是固定的,按照收益递减规律,在土地上增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粮食产出只能呈算术级数增加。这两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失业,是一个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敢触及失业问题;有的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失业,但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的数量(总量和构成)超过了社会在客观物质生产条件允许的限度内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其本质来说不会产生过剩人口,不存在产生过剩人口的客观必然性”;有的认为,马、恩、列虽然没有正面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失业问题,“但是在他们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查尔麦斯(777) 托马斯·查尔麦斯(Thomas Chalmer 1760—1847)。英国新教牧师,马尔萨斯的学生,他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他的人口思想和马尔萨斯极为类似。他在“人口论”出版前四年发表了“大不列颠国力在目前及将来的估计”(1794年)一书,论述了人口增加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类也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先天的本能,都有相同的蕃衍动机,都需要有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命。人类和动物的先天的本能是生殖的原因。但要使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时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本文认为马克思论述的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是其产生的一般原因,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特殊原因或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潘石同志在《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6期发表的《辩证地看待“相对过剩人口”范畴》一文,初步探讨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失业现象及其原因。但是潘文却把社会主义的失业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当作同一个范畴,因而提出“相对过剩人口并非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这一看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仅限于大量人口处于失业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现象,它与资本主义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密不可分。从马克思在《资本  相似文献   

12.
吴兴人 《科技文萃》2001,(2):179-180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出版至今,已销售6万多册。哈特按自己的观点选择了100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并排出了名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被列名为第80位。 马尔萨斯受到哈特的看重,是因为他写了一本篇幅虽小却影响巨大的书——《人口论》。17 98年,马尔萨斯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他却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食品供应的增长。他用非常严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声称人口的增长是按几何指数增长,即1、2 、4、8、16……而食品的增长是按算术线性增长,即1、2、3、4、5……在该书再版时,马尔萨斯得出结论:人类将生活在贫穷,甚至接近饥饿之中。能不能采取什么办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战争、瘟疫或疾病能迅速地减少人口,但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代价。他建议,一个更可取的避免人口过分膨胀办法是“道德制约”,这包括晚婚、保持贞操及自愿节制性接触等。哈特称赞马尔萨斯的理论说:“他是第一个强调人口膨胀问题重要性的人,并使该问题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出版至今已201年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将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节制生育的论点,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批判。批判的武器之一是“人手论”。近20年来,肯定马尔萨斯理论的文章也不少。那么,马尔萨斯的立论究竟如何,今天不妨再对它验证一下。 验证的第一个结果是,自马尔萨斯1834年去世至今,世界人口确实是无限制地增长了,但未按他设定的几何指数擢升。据统计,1830年世界人口是10亿,到1930年是20亿,1960年是 30亿,1975年是40亿,1987年增长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又增加到60亿。从1830年至1999 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0亿,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起初增长10亿人要花100年时间,后从198 7年至1999年,增长10亿人,只花了12年时间。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并未按几何指数增长,但1 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若不控制人口增长,生存空间必将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3.
马尔萨斯和他的《人口原理》代文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76~1834),是与李嘉图同时代的英国经济学家,早年受教于作牧师的父亲,后在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毕业后担任牧师,1805年始任东印度学院教授,直至去世。关于人类的前途与未来,马尔萨斯与...  相似文献   

14.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人口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人口论>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同一时期,中国出了一个学者兼官员,他提出了东方的人口理论,这就是乾嘉年间洪亮吉.而二者的人口理论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马尔萨斯是19世纪颇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也象萨伊一样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理论却很少为人所知;但“三位一体”是马尔萨斯思想的主干,不弄通,难以给予恰当的评价。因此,本文试对此作点分析。马尔萨斯三位一体中的人口过剩论主要是在他的《人口原理》中完成的,这是18世纪末英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当时,在农村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正接近于完成,工业革命也达到了高潮,使机器得到广泛运用,而机器的使用造成了人数众多的私有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失业,因而使阶级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地步。由于这种矛盾,英国掀起了社会改革运动,并出现了一些批判私有制的著作,其中以威廉·葛德文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途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变换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通过劳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潜力的活动受到他自己的控制。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生成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这种高级物质存在能够不断得到整合以及功能属性不断得到开发和提高的关键所在。 社…  相似文献   

17.
在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提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其中,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给予了明确的分析及深刻的批评。针对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力后备军与相对人口过剩这样两个概念。最后,恩格斯通过深入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无产阶级的理论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当中,于是他在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工人的生活环境之后,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进一步有力的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而恩格斯指出必须将唯物主义进行到底,将宗教观完整的变革,这样才能废除私有财产,给予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也作了针对性批判。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生活     
乎翻子一番,这样就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农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长期贫困低下,除了政治制度外,就是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几乎是和农业生产率同步前进的。因此,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了要搞好物质资料的生产外,也不能忽视人口的再生产。 人口的再生产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规律有一般人口规律和特殊社会阶段的特殊人口规律。一般人口规律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是人类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人口规律。特殊人口规律有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等。前资  相似文献   

19.
杜克尔(776) 朱瑟·杜克尔(Josiah Tucker 1712—1799),英国新教牧师,经济学家。著有“贸易简论”、“商业纲要及租税原理”等。马克思评论他是“一位端正的人物”。杜克尔毕生致力于宣传增加英国的人口。他和后来的马尔萨斯相反,认为穷困现象完全可由社会救济的办法来消灭。他深信人口增加是有益无害的事,人口增加,劳动者的生活可以获得改善,一国的文化也愈加发展。他所持的理由如下: (1)人口增加,劳动力也增多,从而可以生产出更  相似文献   

20.
笔者将这两位古今人物联系起来,主要是因为在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的前后约180年,他俩都分别提出过有关控制人口的妙论。 1798年,马尔萨斯匿名出版了《人口原理》,认为“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人口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因此,人口必定发生过剩现象。只有贫困和罪恶(包括战争和瘟疫),道德抑制(包括禁欲,无力赡养子女的劳动者不得结婚等),“才能使两者恢复平衡”。马氏的“平衡”论,因成为殖民主义者发动战争的依据而臭名远扬,但仅就马氏的“级数率”说而言。却并未全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