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单元(十五——十八课)着重介绍植协体内的运动变化及生理机能,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的是认识植物的生理机能,初步懂得按“问题——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科学程序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植物怎样“喝水”》一课,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植物用根吸收水份,用导管运输水份,用气孔蒸腾水份,以此说明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把大量的水份不断地蒸腾到环境中。《植物怎样“吃东西”》一课,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懂得光合作用是绿叶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份  相似文献   

2.
一、练习内容自然第四册15——18课植物单元练习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水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即水的吸收、运输及蒸发的简单过程。知道植物跟水的关系。 2.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人和动物的意义。 3.知道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二、练习要求 1.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理知识的认识。在已认识植物形态构造和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功能的知识,包括植物的水分  相似文献   

3.
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对苏教版生物学教材初中七年级上册中提供的讨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利用自封袋、注射器等材料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消耗使学生获得“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感性认识,化解疑问,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生物》教材的“植物”部分中 ,光合作用的生理实验有三个 :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分组实验 ) ;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 ;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演示实验 )。这些知识贯穿高中生物教材 ,在整个中学生物知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 ,对这 3个实验的用具与装置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 ,设计制作了一套面貌全新的、更加科学的、多功能的植物生理实验仪器 ,简化了操作过程 ,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1 光合作用实验叶片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 ,教材设定使用“黑纸片与回形针”用于…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第四册第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课文为了证实植物用根吸水,用导管运输水分,用叶蒸腾水分,设计了三个实验。我认为可以把三个实验合并成一个实验做,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实验效果好。实验目的: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水,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实验材料:试管一个、植物幼苗(根系完整、茎叶透明、叶较大的植物),棉花塞、植物油、红色墨水、塑料袋、棉线、试管架。买验过程: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中的第1节是“叶片与光合作用”。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并识别叶片的结构,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教学在整册科学课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及相关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快速、准确探测植物生理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设计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和水分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该实验项目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熟悉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峰 《生物学教学》2001,26(3):33-3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三年制第一册(上),第四章第三节“光合作用”一节中,教科书对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分别用实验依次进行了验证,唯独缺少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分的实验。现介绍一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植物怎样‘喝水’”的自然课。课文以小林探究植物怎样喝水为线索,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的科学,同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但这位教师却紧扣如下一些词句教学:“小林非常高兴——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不灰心——小林问老师。”在课堂小结时,老师还特意与同学们讨论了“应该怎样学习小林虚心好学、勇于探索的品质”的问题。而对应该掌握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简介 本实验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节中的重点实验,通过实验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实验常常由于课程进展在11月~12月开展,此时光照极弱,天竺葵叶片产生的有机物较少,对比效果不明显.对此,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整和拓展,以期提升学生对实验本身的理解及思考,增进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植物怎样‘喝水’”的自然课,很受启迪。课文以小林探究植物怎样喝水为线索,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的科学,同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但这位教师却紧扣如下一些词句教学:“小林非常高兴——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不灰心——小林问老师。”在课堂小结时,老师还特意与同学们讨论了“应该怎样学习小林虚心  相似文献   

12.
上个学期我从自然课中知道植物在阳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也做了实验知道植物确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做实验的植物是陆地上的植物,在水中也有绿色植物,那么水中这些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上个学期我从自然课中知道植物在阳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也做了实验知道植物确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做实验的植物是陆地上的植物,在水中也有绿色植物,那么水中这些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我的自然教师,杨老师说我可以做个实验证明一下,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下的实验。我们知道水中的鱼是需要氧气的,如果没有氧气的话鱼会死亡,所以我觉得可以用鱼来证明水中的植物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实验进行如下的设计: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瓶中放入相同量的水,一号瓶中只放入一条金鱼,二号瓶中放入一条金…  相似文献   

14.
叶是植物的呼吸器官。植物的叶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养料加工厂”。叶片在阳光照射下,利用从空气中吸收到的二氧化碳与根部吸取的水分,制成淀粉与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所需要的氧气,都是植物这样制造出来的。所以说,我们人类离不开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树叶哟!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选自义务教育九年制教科书《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是在学习了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后,进入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习的第二节内容。在前面刚刚学过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学生了解了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光合作用所做的实验原理及其实验推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完成“光合作用”一节教学内容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季节不符,造成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存在着下列几个制约因素。①实验材料的制约:讲述本节内容时,正值寒冬,绝大多数植物无叶可取。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两个实验用的天竺葵,花市上也不好买。如果改用能越冬的花卉,价格太贵。②温度条件的制约:冬季温度太低,光合作用进行缓慢,实验时间太长。如“光合作用释放氧”的实验,如果要让学生看到水绵上有气泡生成,需要在日光下照射1小时以上。如果要收集一定量的氧气,则时间更长,实…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根据植物生理的特征,结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一、实验能力 《植物怎样喝水》一课中有关植物的水分代谢,是引导儿童按照科学程序认识问题的训练。儿童首先从人  相似文献   

18.
初中植物课《叶的光合作用》,重点在于讲解光合作用,涉及到生物生理知识,学生不易掌握,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过程及产物等内容又是本章节的难点所在。教材要求采用演示实验来讲述这一生物生理过程。但这些实验受课时限制与气候条件的影响,故两课时内完成教  相似文献   

19.
“种子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圈中的植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课是学习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之后一节有关绿色植物的教学。种子植物在本单元乃至整个植物部分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对比思考等教学活动,围绕种子结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知识展开。让学生在体验生物学科“注重观察,敢于实践”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快乐,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及团结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植物怎样繁殖(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上,继植物的有性繁殖后,对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初步掌握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的某些技能。本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技能训练课,下面仅就这节课中关于地上茎繁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