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桂成 《考试周刊》2011,(35):46-47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对话且是平等的对话。可是谁掌控着对话的内容和走向及对话中的话语权?毫无疑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即师生对话中处于强势地位。要使师生平等对话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俯下身子甚至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师生平等对话更多的应从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2.
刘立新 《教师》2014,(20):70-70
"纲要教学法"的提出源于解放师生的教与学,使师生不再成为教学的奴隶,而是要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当下,广大一线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工作强度惊人,劳心劳力,几乎人人时时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减轻一线教师们的负担,也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人谨以自己26年教育教学经验之总结,奉献这一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师生负担的终极秘密武器——"纲要教学法"。何谓"纲要教学法"?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3.
“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互动得以有效实现的。在课内与课外的师生互动中应做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作用"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作用"的统一、"教师的教、导"与"学生的学、习"四种教学活动的统一,"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统一和"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设计的统一,最终目标指向"有效教学"。本文以上述内容为主旨,介绍了延边二中"十一·五"期间探索、践行并取得成效的"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的缘起、具体内涵、该范式对师生的要求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张待娣 《考试周刊》2011,(16):50-51
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教学本质上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认为,教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对话是教师、学生与读本三者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向学生抛出精彩话题的角色,使师生双方有"话"可"对"。在"对"的过程,"问"与"对"的双方是双向互动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师生双方的知识结构经过思维的碰撞而呈螺旋式上升形式,最终使师生双方在对话中寻求到"共识",达到"共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 《师道》2012,(7):102-103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课堂是师生沟通交流学习的主渠道,然而在正常的学习之外,师生也常常会遭遇到各式各样的动态"事件",面临着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旁逸斜出的故事"的现实,很多教师把这定义为正常的教学预设之外的"小插曲"。  相似文献   

6.
在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参与交流机会,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言语交际能力。文章对师生互动教学遵循的原则即"自主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学语文教学常常出现师生"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现象,教学困境显而易见。文章从教师、学生、教学等诸多方面分析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提出了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视角、打破教学常态的观点和看法,力求使语文课师生合拍共舞。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就"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就"学"而言,学生又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让师生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双方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主体性教育,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教师在"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四个三结合"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四个三结合"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高+双强+双意识"三结合的教学理念;实施"历史+文选+评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提问+讲授+讨论"三结合的教学手段;运用"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期末测试"三结合的考核方法。为了调动师生在此教学模式中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并遵循教与学客观规律,使师生的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使"英美文学及选读"成为效率高、受欢迎的课程,笔者试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设计者、意识培养者、组织者、示范者、交流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教师在"英美文学及选读"课程"四个三结合"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四个三结合"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高+双强+双意识"三结合的教学理念;实施"历史+文选+评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提问+讲授+讨论"三结合的教学手段;运用"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期末测试"三结合的考核方法。为了调动师生在此教学模式中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并遵循教与学客观规律,使师生的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使"英美文学及选读"成为效率高、受欢迎的课程,笔者试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设计者、意识培养者、组织者、示范者、交流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11.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论述了教学的空间、悖论和意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它启迪和支持"好的教师"应构建"好的教学":一个充满悖论和意义的、渗透着师生心灵和生命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融着师生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师生基于文本和多元活动,建立意义场域的过程。以意义阐释和创生为指向的教学内蕴着意义的理解。教学理解是教师在坚守"创生"和"人本"的立场下看待教学意义的思维方式。教师的教学理解包括对课程文本、学生和自身的理解。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解,应采取优化教学思维、增加理解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备"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充满智慧的",有备而来"是教学的一种大境界。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前与课后准备工作的分析,着重讲述了美术教师教学准备的种种。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留心"、"用心"、"精心"中不断提高教学境界和课堂效率。教师"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广义的"备"即"大备、""终生备",它包容师生阅历的全部——既指写在备课本上的有形文字,更指融入心间的无形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实践型、教师讲授型、师生共同创造型等几个方面对"事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引经据典、背景知识、教师现身说法、事实等几个方面对教师讲授型"事例教学"进行了重点解析,对"事例教学"中存在的诸如"事例"选取的质与量、师生关系、受益群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合理的"换教师"现象使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针对性、统一性大打折扣,师生之间的良好合作难于保障。高职声乐教学受学生综合条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有限的课时数和学制的制约,"换教师"应慎之又慎,更要趋利避害,以保障高职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交流"...  相似文献   

18.
贝思思 《中学教育》2010,(11):36-40
当课堂教学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便或多或少地生成出一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引导着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真实生命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资源"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探讨"资源"生成对于教师、学生及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资源"生成面临的尴尬问题,并以教师为着眼点探究课堂教学中促进"资源"生成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引用了教学疾病的概念及其分类,指出"对话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副作用:教师话语权的丧失、"对话"主体的局限性、"对话"内容的机械性、"对话教学"与"教学对话"的模糊性等;从改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提出"对话教学"疾病的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在教学计、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外,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课堂内外进行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