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殊群体,受网络影响很直接,这就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述了如何规范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学生是网络世界中一大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对网络道德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阐述了网络道德素质的相关概念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意义,论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缺失的表现、危害,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如今网络已渗透到社会各个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络道德该执行什么样的标准,大学生这个群体又在网络道德的建构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519名有上网习惯的大学生进行了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向大学校园的迅速渗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令大学生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虚拟社区,他们在这些“社区”中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彼此交流,充分享受网络世界的“自由”魅力,并逐步结成了各种“虚拟群体”。  相似文献   

5.
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的主体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世界里,身份的虚拟性和网络传播的隐匿性,很容易在大学生中出现网络失信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可以通过改变行为主体来改变行为,即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必须培育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网络主体意识自主性、能动性、自律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功能,尊重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主体人格,使大学生树立诚信保护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李卫星 《江苏高教》2007,(5):119-120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相对于现实群体而言的非正式群体,具备一般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同时又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增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提高道德建设标准,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化社会改变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世界的认知途径、体验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控网”和“用网”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与网络媒介充分融合,实现“生活在网中”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9.
新媒介技术、网络文化、深层次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作用,引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呈现出盲从群体意见、群体观点偏执和集体无意识行为等表征,其背后凸显了群体思维缺陷和个体自我的迷失,严重地危及高校网络安全与校园稳定.以网络文化为视角,采取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与网络受众相符的行为、校园媒体协同社会媒体形成约束合力等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可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这一非常态校园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网络在丰富、拓展、改变其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基础上,积极探讨避免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网络参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诱发群体事件的因素,大学生网络参与的特点有助于高校群体事件发生。网络参与背景下高校群体事件的发生由缘起事件引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在大学生网络参与中偏激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诱发网络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t=5.690~7.001,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一个较为可靠的工具;大学生网络成瘾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希玉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69-171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所以网络德育需要走进大学生活,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夏侯昭珺 《成才之路》2010,(17):I0002-I0003
网络文化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参与。从现实生活看.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关注度非常高,他们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参与生活,特别是各种网上论坛、贴吧中到处活跃着大学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网络暴力是最近几年互联网世界凸现的一重要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与现实的大量关注和思考。大学生是网络社区中最活跃的群体,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和网络事件作出理性和自主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产生影响.受网络环境影响极大的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舆论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如何认识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论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微博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上网方式、使用时长、表达方式与以往都有较大改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平台,其心理认知具体表现为片面仇官仇富与质疑、逆反宣泄、娱乐消遣等。大学生群体对突发网络舆情的舆情主体、对象、基础以及政府调控都有不同的体认。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王希 《华章》2011,(24)
当今时代,网络己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备方广泛关注.要科学引导大学生文明健康上网,必须先了解和总结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本文从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日常行为、与其他群体的网络行为比较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人际交往虚拟化、传统社会化方式改变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因此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网络非正式群体、教育者权威降低以及价值多元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