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被看作是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创作的高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是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主体,要想对福克纳小说进行研究,就要清楚"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组成。《喧哗与躁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问世后惊动美国文坛,《喧哗与躁动》也对美国小说艺术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自身经历为研究起点,追溯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的变迁,集中分析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和异化,揭示大众意识的转变,探索工业化进程中现实与精神链接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美国最早的流浪汉小说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而真正标志着美国流浪汉小说达到第一座艺术高峰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到了20世纪,美国流浪汉文学的声誉,又主要是建立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杰克·克茹亚克的<在路上>和威廉·肯尼迪的<流浪汉>之上.这些作品继承了欧洲流浪汉小说的艺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与独特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优秀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小说史上的名篇,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菲兹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用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描写,把战后美国繁荣时期拜金潮流下的人性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揭示了"爵士时代"、"美国梦"破灭的根源。通过象征的手法、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悲剧的结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盖茨比的善良和黛西与汤姆的丑恶。这部被称为"金钱浪漫史"的小说对人们不失为一部警世之作,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美国社会中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行为、思维方式,反思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质疑科技理性。小说的三部分——波与辐射、空中毒物事件、"戴乐儿闹剧"从结构上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工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灾难"、"用高科技解决人的问题导致暴力"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后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相结合、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才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暴力。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说内容社会化的强调以及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三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探索,这其中包括除主流理论家和小说家以外的小说理论家和小说家们对小说背景、故事以及叙事方法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历史小说家之一,多克托罗努力将历史母题与小说艺术完美结合,通过书写美国过去和现实世界来界定美国本身。他的写作生涯充满了传奇。他是美国历史小说的诗意栖居者。  相似文献   

8.
《红色英勇勋章》首开美国现代战争小说先河,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细腻的心理分析,揭示了作家对生死命运的思索,提出了反战这一永恒的话题,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创作。《永别了,武器》及《裸者与死者》是两部有代表性的美国现代战争小说,它们与《红色英勇勋章》有诸多相同之处,比较探讨这三部小说及其影响,可归纳出美国现代战争小说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是现当代小说史上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新质朴的艺术风貌仍是汪曾祺小说研究的重点,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体特色"和"艺术渊源"的探讨上。思想意蕴的发掘是汪曾祺小说研究取得较多成果的又一个领域。研究方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与拓展了汪曾祺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弗·斯格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红极一时的小说家,被推崇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生动描述了一战后年轻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小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著名的美国现代诗人、史学评论者托·斯·艾略特说它是“亨利·詹姆斯以后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小说家赞恩·格雷依托真实的美国社会历史,以西部牛仔为主人公完成了30余部西部牛仔小说的文学创作。格雷的作品在美国西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既继承了20世纪初"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塑造传统,以模式化的方式展示了"文学牛仔"的浪漫传奇和侠肝义胆,从而持续推动了美国西部牛仔神话的形成;也通过对牧区战争、黑人牛仔、印第安人和现代牛仔形象的写实塑造,在间接反映"牧牛王国"发展真相的同时,为20世纪后半期西部牛仔小说从通俗走向严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韦编联是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壮族作家,他的小说集中反映了广西中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也带有那个时代文学的共同特点,一些小说具有"伤痕文学"、"反思小说"的鲜明特征。同时,他在小说艺术手法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通俗文化因其广大的受众面而成为具有大量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其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形式为涌现出大量的通俗小说,其中,恐怖小说尤其受到读者的追捧和青睐。随着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小说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常见的艺术形态。美国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在遵循类别化、系列化及再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类型,对其研究有助于研究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并丰富视觉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先锋小说,并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带来了小说阅读的新体验,但是也受到了极大的质疑,这正是中国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存在与发展同样有其艺术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先锋小说通过叙事表达"真实"以及对人性探讨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产生的一个重要流派——“黑色幽默”入手,通过黑色幽默文学中的代表作探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点,让读者透过黑色幽默小说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曹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4-126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为读者展示了一幅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画卷:丰裕物质生活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荒原,荒原中的人们醉生梦死。主要从人物刻画、象征隐喻入手,探索"荒原"在小说中的表征,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荒原时代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乱世佳人》是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以小说为母本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也成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经典影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和探讨斯嘉丽女性艺术形象及其塑造艺术,进而揭示《乱世佳人》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由河清教授撰写的《艺术的阴谋》一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让艺术学界人士对当代艺术进行了重新考量和定位。该著作从世界大格局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与未来、规律与内幕,并爆料了美国用当代艺术称霸世界的这一段历史。在当今世界"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美国制造的所谓"当代艺术"又是什么?探究当代艺术的渊源,英国艺术史家赫伯特·里德把西方19世纪的"实验艺术"称之为"现代艺术"。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了一些"后期"的或"极端"的,被美国艺术评论家称之为"后现代"  相似文献   

19.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象征手法的运用是霍桑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特点,其中色彩象征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黑色"、"红色"、"粉色"和"棕色"等颜色词在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意义,阐释了色彩象征在控据人类本性过程中的作用,展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具有天然的时间性,而作为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华裔作家对小说时间的结构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悟与表达。借助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探讨汤亭亭《女勇士》的叙事时间结构艺术,可以发现,汤亭亭复杂而纷乱的时间意识折射出的是其身处两种文化空间,对自我身份构建及归宿的体认和沉思。汤亭亭对小说独特的时间安排彰显出了虚构的力量,为美国华裔女性树立了新的形象,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