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一旦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勇往直前,排除一切干扰,乐此不彼,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就会充满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让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与读写思和谐统一,做到读中有思,以读促写,写思结合,以思导读。为此,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成功方法。一、激发阅读兴趣,养成博览习惯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积累是产生该领域的知识兴趣的基本条件。当…  相似文献   

4.
陆玉 《文教资料》2006,(23):93-94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他们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为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去努力探索多种事物的意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语文学习的主题,这样教和学就能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启勇 《考试周刊》2009,(26):105-10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就学生而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员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而如今,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上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下面的学生却昏昏欲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新教材的使用,语文活动课已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如何创新语文活动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下面就语文活动课的创新谈几点看法。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  相似文献   

11.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注意,并且有向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于教学是一种积极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人认识或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调动人的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而言,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变成了享受。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丰富,语言博大精深,学生学习时,其探究的欲望往往随兴趣而迁移。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激发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就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才能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之重要。兴趣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并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激活了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运用谈谈自己的尝试。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相似文献   

18.
完么 《青海教育》2005,(5):46-4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努力去探求某种事物的根源,也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学习效率和智力的发挥。要想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就不能把数学讲得枯燥乏味,而应以实践证实数学是有趣的、令人兴奋的。新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聚精会神、兴致盎然地去学习、探求和研究。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陆清华 《现代语文》2011,(12):73-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所喜欢的职业知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严朝晖 《学语文》2006,(1):52-52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人们不断的探索、追求,促进人们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不少学生和家长信奉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条,轻视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学习,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