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杨宁 《语文天地》2014,(29):52-53
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让我们由衷地沉醉在朗读的魅力之中吧。怎样让朗读的魅力之花绽放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探究并构建了“一听四读四练一赛”的“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以读促学”就是以“朗读”贯  相似文献   

3.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解析了朗读,对为何朗读和如何朗读等分别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朗读教学如何达到理想的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的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相似文献   

5.
杨志宝 《现代语文》2010,(11):39-41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力法。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读”既是语言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人们普遍缺失对“何为读”、“为何读”、“读什么”和“怎么读”等深入的终极思考,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读”往往沦落为一种时尚的语文活动形式,丢失了发展功能。阅读教学要坚持形式与内容并重、活动与指导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隐性与显现并重、接受与表达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等教学策略,追寻“读”的发展功能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语文的传统好方法,所以,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要重视指导,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要重视范读;对学生朗读指导要具体;要重视对学生想象、联想以及情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8.
章春燕 《学子》2014,(9):29-29
一、营造气氛,凸显“读”味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朗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适合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才能凸显出阅读教学本色。  相似文献   

9.
郑诗君 《学语文》2014,(5):71-72
名师余映潮说过:朗读能对孩子们进行审美熏陶、情感陶冶和气质培养,朗读教学既是语感的、技能的、又是审美的。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初高中语文教科书所选课文基本都是文学经典,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充满感情而又个性化的朗读有助于认识和深入理解文本。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以读为本、贯穿始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谭培霞 《小学语文》2011,(12):23-25
我们总是说“朗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它是“手段”,是因为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朗读可以帮助再现形象,还原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言以蔽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感悟写法,即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适切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讲读教学中的传统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目,其中有不少还是古今名家之作。教学中,通过讲解、朗读和背诵等形式,深入指导,强化训练,学生才得以不断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美的语言便会脱口而出。“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备课先备“读”,讲读多练“读”,时刻不忘“读”,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得“金”。那么,怎样加强朗读教学的有效训练呢?我的做法是:巧妙创设情境朗读,讲究朗读教学艺术。一、巧妙创设情境朗读(一)配乐曲朗读,烘托情感。配乐曲朗…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也就是朗读,它不仅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它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三分文章七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土。难怪朱自清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曹文轩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朗读,能促进理解,堵养语感,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它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于段,而且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徐松 《现代语文》2013,(9):109-110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朗读能力离不开朗读训练。然而,由于目前语文考试没有或很少设置“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的项目,所以有声的朗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所忽视。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搞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笔者谨借本文,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理解朗读内涵,认识朗读重要性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把无声的、缄默的文字转化成了有声的、响亮的口语。语文学习离不开绘声绘色的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它既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按照朗读的熟练程度和朗读教学的推进过程,可以把朗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准字音,停顿处理得当,不错读、不漏读;  相似文献   

16.
李国斌 《教育》2013,(8):47-47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素质训练,是学生理解、积累、内化,运用语文知识乃至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学习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读”起着重要作用。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表情朗读、小组读、领读、默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齐读等。在教学过程中,每读一次就要确定一次的目的,每读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获。只有针对不同“读”的目的,采用不同读的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重在培养学生“读、写、昕、说”四项基本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读”列在首位,可见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读和实践     
一、以读为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要从读的训练入手。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已形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认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仍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手段之一。读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 ;读 ,是调动小学生动眼、动口、动耳、动脑等多种感官的活动 ;读 ,有助于增强语感 ,熏陶思想 ,有…  相似文献   

19.
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合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文字、读好文字,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亲近朗读,提高朗读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20.
浅谈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和朗诵不同 ,朗诵一般指舞台上的一种艺术表演 ,除了在语言上表达幅度比朗读大外 ,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表情和手势来强化它的表达效果。而朗读 ,它对生活语言的夸张和提炼接近生活语言的真实 ,使听者越听越感亲切。朗读也不是念读。“念读”只是大声地念 ,只要字词句不错 ,发音准确就行 ,但使人觉得平淡无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1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一环。从学生预习课文 ,到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归纳中心思想都离不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读。读是为了了解课文 ,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