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雷 《体育与科学》2004,25(6):85-87
为了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的素养,全面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通过对辽宁省8所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构建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议方案。在高校中应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选修课资源,开设有关体育人文的通识选修课程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讲座,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晋中市三所不同类别的普通大专院校260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功能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消极的,有良好体育行为的学生更是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改革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采取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加深大学生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为主线,通过实证调研对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行为和道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本科院校整体情况好于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素养等级整体划分中等人数最多,优秀人数最少;性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都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及各个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研究认为:国家建立常模评价标准,学校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活动、普及体育知识、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和挖掘物质资源的利用,考核评价过程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滨 《冰雪运动》2011,33(2):57-60
培养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冰雪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的内涵及其要素,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因素、兴趣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从转变观念,定位冰雪体育教育目标;改革冰雪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课外冰雪体育活动;改革竞赛方式;加强学校冰雪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提高教师冰雪教学创新能力,加强课余冰雪体育指导工作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关键准则。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来说,课程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基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的提升,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实际,寻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方法。该研究实践分析发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可通过明确体育课程目标,提升体育课程创新实践力度,合理利用多方面资源条件,提高体育精神对教育的渗透力度,注重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去实现。研究结论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相关理论,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学忠 《灌篮》2021,(2):130-130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新概念,“核心素养”是教育部于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被首次提出,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大高校对于自身体育课程需根据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确保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旨在提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高校体育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就必须在体育课程的改革方面有新的突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为此提出了新的思路。一、课程性质的正确定位《纲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手段与目标的界定出发,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并由此对体育课程作了定位:“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  相似文献   

8.
刘建国 《体育世界》2013,(6):123-124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究其原因,其中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欠缺是主要原因,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职业素养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建议高职体育教育应注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改革高职体育教育模式与方法,发挥职业素养培养优势。  相似文献   

9.
揣利利 《灌篮》2021,(3):142-14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必备素养,而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我国高校中水平高低不一,提高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是为培养新一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究其运动实践的维度,其要素即运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准,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大学教师应该如何改变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创设教学模式,凸显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3)专攻一门项目学“通”学“精”。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运动能力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评价体系,为培养大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为目的来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以促进健康,对体育素养的论述从原有就体育谈体育素养逐渐转变为谈“体育为健康”的素养,由此,“体育健康素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国际体育领域热门的研究主题。该文通过对体育健康素养的起源、内容维度和测评体系这3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建议我国学者在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相关研究中明确体育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人群的体育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开展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并分析我国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大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于霞 《精武》2013,(21):141-141,143
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剖析了体育文化素养的内涵,分析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所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政内容是新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职场竞争力,是提升体育课程教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着眼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融合思政内容的重要性展开探讨,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教学融合思政教育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融合思政内容实施措施,包括理念认识、素质提升、课程创新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3.
陈青 《体育世界》2011,(10):33-34
通过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现状及职业体能素养课程的开展情况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提出选择职业体能素养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构建了突出形体课特点的体育能力培养模式,在充分体现课程价值,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养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选课需求,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能增强大学生终身锻炼的技能和意识;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学的现代发展和传承;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体育养生文化。通过普通高校传统养生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正确地把握传统养生体育观,对传统养生体育内容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对传统养生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建构的开发及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状况,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420人的健康素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90%,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19.29%、1.19%和72.38%;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是:安全与急救67.14%、基本医疗23.09%、科学健康观16.43%、慢性病预防9.05%、传染病预防5.95%。由此可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当,并未因学历水平高而有所优势,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阵地,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较多弊端,无法满足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出发,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各种社会实践能力与良好的意志品质,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成为体育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人员,树立完善人格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体育课程在大学生人格完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故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部4省(直辖市)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从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及体育行为4个维度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大学生体育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体育意识素养较强,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素养在性别、年级及学校类型等结构性因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对其结构性差异进行因素分析,系统全面了解西部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水平,为提高西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文化素养是指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体育素质。包括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等。由于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笔者认为,如何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环节。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最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其思维活跃,认识和判断能力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接受高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