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圆柱(锥)知识时,我们要学会用侧面展开图和面积公式计算圆柱(锥)的侧面积、表面积等问题.笔者结合教材并根据近年来中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圆柱(锥)中始终贯穿着“展”、“围”、“转”、“剖”四种可操作性的活动,这对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起到了一定的诠释作用,本文对这四种活动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展开,研究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片段 (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展开,研究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 高。 生2:圆柱的侧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3: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只要量出这个长方形的 长和宽就行了。 生4:也就是说圆柱的侧面积应该等于底面周长乘 高。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得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 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概念的内涵 “经典”在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而本文取第一种解释,即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就《求圆柱的表面积》课堂教学而言,它赋予着以下含义:一是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从而让学生明白圆柱的表面积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而侧面积的长由网柱的底面周长构成,宽即是圆柱的高,这样做形象、直观、生动,一目了然;二是通过对圆柱展开图的相关计算,并进行画其展开图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计算、思考、动手操作等过程,来体会求圆柱侧面积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的内容,是长方形的面积,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延伸。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圆柱的高、侧面、底面,圆锥的高、底面等知识,进行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有关计算,还要自觉实践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6.
“圆柱、圆锥和球”是小学数学最后一次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单元。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是继圆柱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个例题,两道“做一做”和练习七相应练习。其中例1“侧面积计算”,例2“表面积计算”,例3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使用材料计算中的“进一法”取近似值,其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和“进一法”取近似值属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第3~4页圆柱的认识及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并掌握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给出了一种新的圆锥、圆柱正变相贯线最右点的求解方法。原有的方法求解圆锥、圆柱正变相贡的最右点,常利用侧视图中圆柱的积聚性,过锥顶作积聚圆的切线,再求出该切点在V面的投影,但这一方法求出的并非准确的最右点。利用解析方法对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
贾洪波 《数学小灵通》2014,(3):15-16,23
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一般是先分别求出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用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求出了圆柱的表面积。这样计算会因为π取3.14而造成麻烦,那有简便的算法吗?下面这张算法你可以去试试。  相似文献   

10.
以下足圆柱体体积的练习课片断。 师:昨天我们通过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方法得到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一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5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2、例3及"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  相似文献   

12.
1.(电脑投影显示出一个圆柱)这是一个什么形体?(接着投影用绿色显示出它的底)这是圆柱的什么?(投影用绿色再显示出它的高)这是圆柱的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圆柱侧面积公式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前面我们刚学过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的? 生:侧面展开图. 师:对,它们是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推出其侧面积的.用侧面展开图的方法推导侧面积是很方便的.这一节我们学习圆柱侧面积,请大家想一想其公式的推导能不能用侧面展开图的方法呢?是不是只能用这个方法呢?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圆柱是旋转体,而学过的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是多面体,至少方法上会有变化,只要能推出侧面积,不管大家想什么样的方法都行.希望大家在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出方法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只详细介绍圆锥、圆柱、正方体、长方体这四种几何体.清楚圆锥、圆柱的构成;弄明白这几种几何体上某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问题.笔者以为,掌握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实验教材在第一学段就早早地让学生与“圆柱和球”打了个照面,而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直到第十二册曲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和球”才初次登场,虽然高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需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加上这些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对“圆柱体的认识”这节内容,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从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而观察它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它们各部分的名称。但在认识它的特征时.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几笔,有点让人怀疑: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不是太草率了?而教师驾轻就熟,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个名称,还振振有辞地说“教学不应排斥‘告诉’”。显然,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圆柱体的认识是肤浅的、狭隘的,因而就很难理解圆柱的立体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体积(容积)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并会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理解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协作的精神。  学具准备学生人手一个圆柱模型。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认识了圆柱,这节课我们先通过操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最先发现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投影或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学生按下面四步活动:  1.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圆柱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独立量出计算自制圆柱的表面积所需…  相似文献   

19.
[病例1]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20.
用“设数法”解填空题长庆局采油二厂子弟学校刘芳例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如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这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倍。这道题的一般解法是: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分别为V1、S1、h1;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分别为V2、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