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信息广、交往密、节奏快、竞争强的当今社会,口才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可见,口语交际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刘勰也曾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来强调口才的重要性。目前,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将“口语”和“交际”连在一起,这就强调了口语的实用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中能很好的“交际”。而口语交际的前提条件是学会口语表达。作为中…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人趣言:“当今世界三个宝,口才、金钱加电脑。”其中口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中,和“口才训练”紧密相连的“阅读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增添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可见,口才训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在低年级教学、生活、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  相似文献   

5.
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口才”已列作选用、聘用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学好口语、提高交际能力对一名职高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提高职高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开始,以往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的内容统一称之为“口语交际”。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绝不是名称上的简单更换,而是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语”的内涵更为丰富。因为“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它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凸显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口语交际’揭示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听话、说语’往往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单向“独白”,而“口语交际”则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口语交际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口语交际课中,在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呢?笔者以为要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趣言,“当今世界三个宝:口才、金钱加电脑”。其中口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似乎可有可无,又往往缺少必要的教学保障机制,忽视语言交际的社会功能,导致出现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尚继伦 《成才之路》2011,(23):94-I0023
一、语文口语教学研究的背景1.新课标的诉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这是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的界定。从新课标的实施不难看出,对于传统的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的转变,强调了口语交际重要性,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读课标中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尹洪锋 《学语文》2005,(3):41-41
语文新课标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同时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口语交际能力在高考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广大教师认识不足.认为口语教学可有可无,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正常的轨道。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使本来生机盎然的语文课失去了生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一改过去的“听话、说话”,明确地将“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推出。这适应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未来社会,人们要学会推销自己,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这一点更决定了当今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普遍存在以“习作“这种书面表达取代口语交际的状况。因而,  相似文献   

13.
周晓彦 《湖北教育》2007,(12):33-3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昕、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培养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口语交际”已成为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演讲论辩则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必备技能。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演讲与口才,他们把“舌头、金钱、电脑”并称为三大法宝。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演讲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要想使学生演讲获得成功,必须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来增强其口头表达的条理性、生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一、创造条件,分阶段训练学生的演讲能力1.从一段话演讲起步。学生刚开始有怯场的心理,往往语无伦次,表述不清,容易出现“这个”“那个”“就…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第九条是这样说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里一改过去“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分开表述的办法,把“听”与“说”合并为“口语交际能力”,突出了“交际”在人际交往中的功能,强调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刘雪君 《湖南教育》2002,(13):36-37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口语交际教学已不同于过去大纲中说的“听话、说话”教学,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听、说训练过程理应是交际过程。《课标》中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句话是总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总目标将过去大纲中的听、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口语交…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口语交际培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在生活和交往中尤为重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段三云 《小学生》2010,(9):20-20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互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口头应用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时机与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可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游泳的实践中学会游泳”,  相似文献   

20.
<正>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代社会大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求职、恋爱、晋升、谋发展、聊天都离不开口才和沟通这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