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心脏病理性肥大与生理性肥大在临床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病理性肥大是指:因心脏各种疾病而引起心脏肥大,这时除心脏增大外,尚有其他异常体征。生理性肥大是指:运动员由于长期反复的肌肉活动,心脏工作量增加,逐渐引起心肌张力性扩大,这样心肌有较大的收缩力,到一定时期心肌层逐渐增厚以适应运动训练对血液循环的需要,这种心脏增大是机体适应性的反应,临床上称之为“运动员心脏”或“运动性心脏”。运动员长期从事耐久性与力量性练习,可使心脏增大,这种由运动而引起的心肌肥  相似文献   

2.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运动心脏的研究又延伸到高水平运动员以外的群体,并引起科学界研究的兴趣。在1998年4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心脏学年会上运动心脏研究被列为重点专题,并预言运动心脏研究将成为下个世纪心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对于运动心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Henschen首次发现运动员心脏肥大并定义为运动员心脏,迄今,运动心脏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讨。其研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运动心脏的研究又延伸到高水平运动员以外的群体,并引起科学界研究的兴趣。在1998年4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心脏学年会上运动心脏研究被列为重点专题,并预言运动心脏研究将成为下个世纪心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就象高血压、冠心病一样与现代文明社会相伴。对于运动心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瑞典医生Henschen通过叩诊发现越野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认为最大的心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心脏随身体发育而增长。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心脏器官的结构不断分化,机能不断完善,这是成年时心脏机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基础。有关运动员心脏的研究表明: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心脏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引起心脏肥大。而运动训练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心脏形态的影响如何,有关的研究较少。早年通过X光测定心脏面积发现,青少年运动员心脏面积比相同身高的同年龄者大。还有资料报道:成长中的青少年经耐力训练可以和成年人一样得到“运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维超声心动图(UCG)是一种无创可重复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已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超声心动图于1975年Morganroth等发表题为“有训练运动员运动性左室肥大”一文以后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应用单维超声心动图研究得较多的问题,如运动员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征、评定,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等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与心脏     
运动心脏的研究所以被重视,是因为运动引起的心脏增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运动带来的良好适应,但也不能否定因过渡训练引起的心肌非可逆性损害的可能。Maron等解剖了21例猝死的年轻运动员,其中19例是在激烈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猝死的,尸体解剖有肥大心肌症者7例,占19例的36.8%(1)。本文通过对28名省内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研究不同拳种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的文章甚少,而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科学选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文着重对武术运动员在演练长拳、南拳、太极拳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一)不同拳种运动时对心脏的影响;(二)不同训练水平对心脏的影响;(三)不同训练年限对于心脏的影响;(四)武术运动员的心肥大。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主要论述当长期进行激烈运动时对于心脏发生有何影响的问题,也关系到广大运动员心脏健康的问题。众所周知,在运动员胸部X线照片中常心影较大,称之为“运动员心脏”。通常,正常的心脏对于种种的负荷,会引起随心博数及其他变化而发生代偿性机能反应,则具有一定的潜力。如果当其负荷量长期不断地超过心脏潜力时,就会引起心脏扩大。(心脏扩大Cardiac enlargement是心肌增厚或增加重量的肥大hyqet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的心脏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心脏有明显影响。1899年瑞典医生Henscher检查滑雪运动员的心脏,发现运动员的心脏多数偏大,后来经研究证明运动员心脏的增大是对运动的适应现象,尤以耐力项目运动员心脏增大更明显,称之为“运动心脏”。郭德文于1958年著文报道了300例运动员心脏可分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引言 x线检查证明: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心脏出现肥大。近年来,能够显示心腔内径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上述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不仅表现在左、右心室,而且还表现在左心房的扩大上。停止所有竞赛活动若干年之后,在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退役耐力运动员也可出现心脏肥大。但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退役耐力运动员和从事静坐性工作的人之间在心腔大小以及心壁厚度方面有何差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的普遍生理现象,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后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特征。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于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趣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内分泌、机械刺激和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的普遍生理现象,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特征。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于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内分泌、机械刺激和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研究运动对于心脏、血管的影响的科学手段很多,而X线心脏摄影对测定和诊断心脏形态大小改变程度是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运动员心脏进行X线测量、分析、研究,但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大量心脏X线测量分析尚少见到报导。近几年来,各国一些医学界认为,排球运动员患有心脏肥大、早搏、心功能障碍、疲劳过度、心情紧张……,都会引起不良后果。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排球界运动员、教练员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平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振海  尹斯年 《体育与科学》2000,21(6):28-32,35
本文旨为探讨在长期武术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的特异性变化。通过对不同运动技术水平的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力性负荷实验,结合超声心动图仪的检查,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使得武术套路运动员心脏机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训练全面,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心脏收缩能力、心肌弹性、心肌厚度、泵血能力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着重通过影响血液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入手,采用先进的HP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技术对23名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率、血压、每搏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形态结构等心血管机能参数及心电变化进行了密切监控,确保了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以良好的心血管机能状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明显区别于耐力项目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心率偏高,心率储备不高;心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耐力项目,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均为常见的运动性心律失常,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心脏壁厚度和心腔大小均为正常水平,无心脏肥大形成.对运动员伤病的追踪调查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伤病主要为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及左肩峰下滑囊炎,伤病部位主要为在腰和肩部.研究发现,女子举重运动员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MCA-3C心脏功能综合检测仪,观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各指标的变化,并与非运动员进行比较,从而对中长跑运动员的左心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安静及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中长跑运动员LVET和PEP相对较长;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中长跑运动员心脏功能表现出优于普通大学生的心脏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物质。为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心脏形成机理的研究,加深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综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信号转导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显示: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特殊环境刺激下,心脏发生的生理性反应;由刺激到心脏表型的变化,依赖于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通路的汇聚点,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也起了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弢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129-131
目的:考察11岁左右少年运动员开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3个项目(自行车、划船、足球)的动脉血压反应,并分析最大运动时动脉血压、VO_2max对受试者心脏体积增加的影响。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用M型二堆超声心动图、12导心电图检查心脏参数,逐级运动试验直接测定VO_2max。在安静和最大运动状态下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结果:自行车运动员的LVMI值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划船运动员在最大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最高,而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高的VO_2max。LVMI与VO_2max和最大运动时的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结论:VO_2max对运动员心脏肥大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较大的动脉血压反应有利于发展较大的LVMI。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玲  邓树勋 《体育科技》2001,22(1):37-41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训练中普遍出现的生理现象,其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肥厚,心室壁增厚,心脏重量增加等现象.目前,对运动性心肌肥大属调节性、生理性肥大的认识渐趋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末完全阐明.根据文献报导,从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大因子、遗传因素等对心肌肥大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 运动与心脏关系非常密切。如何合理有效地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多年来一直是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运动医学领域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运动员安静状态时心脏形态功能的研究已经相当普及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关运动员在运动负荷中的超声心动图研究尚比较缺乏。国外文献报道,动力性运动负荷中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评价心功能储备力和探讨运动中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机制以及早期发现潜在心功能减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