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们各自的潜能,和他们共同探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合作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教学,能够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与重要,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就是教与学情感互动的一个过程.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依照教学原则,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做到师生互动,就要增强彼此交流、学习和相互沟通.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相互推动.在互动学习中,既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合作、平等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既是合作时机的把握者,又是合作任务的分工者;既是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更是有效互动的指导者。1.教师是合作学习互动的引导者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满堂灌",而应作为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出现。(1)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个人才能,去共同完成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与学生共同互动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提高学习效果。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要求学生从合作意识开始培养,注重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发表自己合作学习的体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还要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合作学习的受益者呢?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就必须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把学生内在需求同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一个教学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一个民主的教学活动中相互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俞洪波 《快乐阅读》2011,(18):42-42
语文对话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组合体,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如沐春风。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对话阅读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
互动合作教学法是高于普通课堂浅易交流的教学方法,它的重点在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并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接受性。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各自作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合作中前进、提高。互动合作教学和中职英语教育相结合,是中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1.中职英语教育现状与不足1.1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  相似文献   

9.
蔡君岭 《学周刊C版》2019,(21):119-119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进行知识讲解式的学习,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来开展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丰富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启发,使他们能深入思考,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互动方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上讲,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是指学校教学中一切相关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如备课活动互动,讲、评课互动,学生作业互动,测验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等互动。从狭义上讲,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课内人际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相互比较、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老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风格,因人…  相似文献   

11.
王丽 《考试周刊》2014,(20):42-42
新课改要求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称之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朱思慧 《考试周刊》2013,(53):43-44
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是在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助中展开的,是"互相合作、互相促进、互相辅佐"的关系。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乐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构建互动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互动式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新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形式在一节课上是交互进行的,并非相互独立的,无论哪种互动形式,都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主动性才具有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会有创造性。只有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才会自始至终地自觉主动地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探索,从而获得知识,获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学习责任分工,在相互交流意见、相互信赖、相互指导、共同决策中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其目的就是利用教学动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重点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当然就是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可以实现师生更好地互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式促进互动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合作与创新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广义上讲,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是指学校教学中一切相关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如备课活动互动,讲、评课互动,学生作业互动,测验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等互动。从狭义上讲,互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课内人际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相互比较、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遵循这一新理念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儿童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动"起来,在"互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通过语文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关爱、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能够实现有效互动。这些做法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