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5):F0002-F0002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建立全国最大的服装纺织类专业高职院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政府主办和管理,以服装、纺织、艺术等专业为特色,立足宁波,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依托服装纺织产业,争创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2.
牛南 《职业技术》2007,(1):58-59
见闻1服装系也制鞋11月13日。考察的第一天,访问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Brunswick校区服装纺织学院。负责服装设计教学的TinaGuglielmino和负责服装营销教学的Christine Clark接待了我们。Brunswick校区现有在校生800多人,其中接受本科教育的有200多人,其余均为TAFE的学员。国际学生占分校学生的20%左右,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服装纺织学院有3个系,一是服装设计,二是纺织技术,三是产品开发与时装营销。谈到教学时,Tina说学校教学一方面面向学生,一方面面向行业。学校长期到行业和企业中去,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同其所依赖的学科背景联系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结合自身建设和纺织专业特点,建设了"四维融合育人"学生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的四大功能,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在学生工作中充分融入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因素,运用综合化手段、多途径引导方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从而使立德树人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等工作融为一体,合力偕行,达到共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学习动机激发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化系2008级实验班和对照班为实验对象,研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学习动机的激发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业成绩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职业》2005,(9):i004-i004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政[2004]147号)。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强强联手.合并建立全国最大的服装纺织类专业高职院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宁波市政府举办和管理。以服装、纺织,艺术等专业为特色.立足宁波.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依托服装纺织产业.争创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相似文献   

6.
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管为基础、引为主导"的校本学生管理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尊重教学规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实施教学督导的重点与制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国内外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学校教学督导的开展情况,不外乎是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所进行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的督导.本文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就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的重点与制高点作了一些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杭晓丹,1998年就读于浙江省平湖市职业中专,2001年考取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带学院).在平湖市职业中专学习期间,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校十佳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等.现就职于浙江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开发工作,同时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工作.  相似文献   

9.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文章就PBL的特征与要求,结合3年来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试行机械精度设计课程PBL的实践性研究,分析机械精度设计课程的特点,总结PBL应用于该技能课程的架构与实施过程,以及所获成果与存在问题。论述了PBL应用于高职技能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郑禄红 《考试周刊》2013,(39):159-160
实践育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尤其是在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艺术能力四大能力培养为核心,着力推进教学型、实战型、服务型和美育型四大基地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以校企合作联盟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企业技术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全面合作联盟"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模式,构建了集科技服务、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就业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训效果与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杨娟 《内蒙古教育》2013,(10):25-25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审美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发现美和创造美,是帮助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能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实例,具体探讨了如何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美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何亚非 《教育与职业》2007,(27):182-18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德育"课题组对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文化倾向、行为模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成才愿望强烈,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各校、各专业只有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校企互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管理运行机制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设计和改革,才能在合作教育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为例,从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范式、实践途径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等表演艺术专业群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表演艺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服务大众、服务基层的表演文化建设为己任,演艺实战舞台,构建开放课堂,不断探索和践行“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三式、六进”等有效方式落实于人才培养过程,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专业群办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舞台表演技艺得到了明显提高,文化演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效应.  相似文献   

16.
纺织服装款式设计作为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款式的美感,并通过条纹、色彩等元素的填充和装饰,及时有效地弥补纺织服装在款式设计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款式设计的艺术含量.纺织服装款式设计以美学思想为基础,注重形式美、艺术美、动静美三者的有效结合,并通过纺织服饰这一外在载体将其款式的内在特点进行有效彰显,提升穿着者的整体美感.基于此,本文以纺织服装款式设计中的美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形式美、艺术性和动与静的结合三个层面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激发纺织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激发纺织服装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动量较大、收入偏低等特点,致使纺织服.装职业学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常会受到打击,因而部分学生对纺织服装专业课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是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重视,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引导,以利于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9月21日,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举行了隆重的2003年开学典礼暨中外专家、教授聘任仪式。余建春院长代表学院热烈欢迎上级领导、中外专家、教授,欢迎新生们选择了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并致以良好的祝愿。省市教育部门、市纺织工贸集团、从化市委市政府、广州大学等上级领导,以及客座教授代表和新生代表在会上发言。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是广州大学属下的一所独立的二级学院,今年的招生形势相当好。建校28年,已为国家培养了几万名纺织、服装高级专门人才,其中许多学生走上岗位后成为省市纺织、服装企业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19.
综观国内外各类学校教学督导的开展情况,不外乎是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所进行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的督导。本文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就高职院校内部教学督导的重点与“制高点”作了一些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纺织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纺织服装企业的现实需求的比较分析,来了解现在的教育模式的一些不足,同时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行的成果进行分析,结合用人单位的调研,毕业生对就业及合作教育实践分析、统计,建立工作链,使产学研合作更好与就业相结合,总结归纳服装纺织学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由此对该专业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提出新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培养优秀的纺织服装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