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步式跳远是急行跳远中的一种形式,是起跳完成腾空步动作以后,摆动腿以髋为轴开始下压,并向后摆动,同时起跳腿屈膝,大腿向前摆动,随即向前伸小腿,形成空中换步动作。由于走步式动作比较自然,容易维持腾空时的身体平衡,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跳法,但由于功作比较复杂,因此在走步式跳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5,(1):12-13
<正>跳远是高中田径类模块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的跑跳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腾空步"是跳远"腾空"技术的组成部分,它是起跳结束时身体姿势在空中的延续,是人体腾空后空中动作的开始。"腾空步"完成得好与差直接影响到空中动作的质量,对跳远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高中学生在学习跳远时,如何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腾空步,顺利掌握跳远技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形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中小学跳远的教学与训练时,学生在腾空和落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身体前旋的问题。一些较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也有这种情况。尽管教师反复强调其正确做法,但收效甚微。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了解身体前旋产生的原因及正确的解决方法。一、身体前旋产生的原因1.在助跑时,是整个身体向前运动,由于上下肢的摆动维持了身体的平衡。当起跳时,起跳脚着板后产生的制动使得下肢向前移动的速度相对慢于上体,如果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不积极,就容易造成上体的前倾,使身体产生前旋。2.起跳蹬伸时低头含胸,腾空后使身体产生前旋。在起跳蹬伸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起跳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员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通过准确、快速、强有力的起跳获得必要的腾空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从而使良好的腾空技术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为落地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 立定跳远是国家测验评定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项目。但是在教学中,仅单调地采用立定向前跳远的练习,学生的兴趣和锻炼积极性会随之下降;如果采用立定变向跳远练习,其教学效果则完全不同,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 一、立定向前,向左、右和向后跳远练习方法: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两腿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上体稍前倾,然后两臂迅速向前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身体在空中有瞬间伸展动作,接着迅速收腹屈膝,小腿向前伸,脚跟着地后上体迅速前移,两臂前摆;向左、右跳时,上体不要前倾,要迅速移动身体重心;向后跳时,身体不要后仰,用前脚掌先着地。做单一和连续不同方向的练习。要求:起跳有力,着地轻巧,膝关节在跳起时尽  相似文献   

6.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学生跳远普遍存在着“起跳后身体朝垂直方向变化小,落地后身体仍以较高速度前移,而出现身体‘前冲’甚至头触及沙坑等现象。”导致如此结果的原因有三: 一是学生“可控速度”低。助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但学生试图通过增快助跑速度提高成绩时,又不能控制所提高的助跑速度而导致起跳后身体还未很好腾空就迅速落入沙坑。此刻由于水平速度高,在下肢落入沙坑后,较高的水平速度变为上体继续向前位移而前跌。二“起飞角”小。从理论上讲,起跳后身体重心应沿18°-24°飞出。“起飞角”小,助跑中获得的向前速度就不能在空中发挥其惯  相似文献   

7.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划分 立定跳远可分为准备姿势、蹬地、腾空和着地四个阶段,其中蹬地动作是关键。 (一)准备姿势 立定跳远的准备动作,是两臂预先上举和提踵,然后下蹲(髋膝关节屈,踝关节伸),两臂用力后摆,身体总重心下降。 (二)蹬地 起跳时,当身体向前倾的一瞬间,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迅速蹬伸,两臂前摆,最后通过有力的足迹屈踝关节蹬离地面。 (三)腾空 两前上摆,胸部向前上方挺,提腰,成展体挺身姿势。 (四)着地 准备落地时,两腿屈膝高抬,上体前倾,在脚触沙坑前,两腿尽量向前伸直,此时上体不应过分前倾。两臂由…  相似文献   

8.
<正>一、立定跳远的常见错误动作立定跳远技术分为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环节,而在这四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起跳和腾空两个环节,常见的错误动作有:1.屈臂摆臂。起跳时两臂自然地摆动可以对身体起到提拉、带动的作用,而直臂摆动速度越快、摆幅越大,提拉和带动的效果就越明显,相反如果屈臂摆动,则会引起身体波浪形运动,降低身体的腾空高度,缩短身体在空中的运行时间,从而大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虽然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的结合质量,但空中和落地技术同样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在指导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训练中,笔者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重视腾空步学习腾空步是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基础,约占腾空阶段练习的二分之一。在指导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初期一定要规范腾空步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正确掌握这一技术要领,为学习蹲踞式跳远的空中技术打好基础。练习方法有:1.原地模仿。用起跳脚起跳后,摆动腿迅速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离地距离、腾空距离及着地距离的研究,认为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步长结构对助跑水平速度、身体重心高度以及起跳效果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步长构成具有不合理性;倒数第二步着地距离过大,最后一步着地距离偏小。前者造成倒数第二步重心高度下降过多、最后一步减速严重、踏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偏低,后者造成起跳过程中垂直作功距离偏短、腾起垂直分速度及腾起角偏低。  相似文献   

11.
跳远技术的运动学模式是由四个相互关联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本课题从跳远的空中技术入手,研究蹲距式、挺身式、走步或跳远在空中的平衡性结合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观察其对跳远成绩的影响,从而提高跳远运动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黄国兴同志在《跳远“空中转体”剖析》一文(以下简称《黄文》)将跳远踏跳后以及腾空阶段运动员身体产生向前转动称之为“空中转体”。这确实是跳远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容易忽视的问题。《黄文》试图阐述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无疑,在理论和实践上  相似文献   

13.
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空中技术动作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解决学生助跑起跳后的空中滞留时间,体会空中腾空步结束后的高抬摆动腿技术,是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小山羊和体操助跳板来加强学生空中滞留时间,让学生体会腾空步后摆动腿的高抬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训练理论表明,跳远运动员应该在起跳时用起跳脚向前向上推离起跳板,跳进沙坑,然而,近期的研究跟这些理念发生了冲突,认为跳远运动员应该把他们的起跳脚置于身体之前,从而在起跳阶段为获取较高的腾空高度作好准备,跳远的腾空高度直接导致理想的远度产生,所以,跳远运动员应该努力地向上起跳,而不是用起跳脚推离起跳板,跳进沙坑。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青少年的跳远训练施泰因: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青少年逃远训练的重点放在助跑和起跳上,其次,是放在腾空阶段的技术训练上。更重要的是,起跳的合理方向,这个起跳方向是以起跳腿的足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充分蹬伸而表现的。此外,在跳跃时,必须注意运用腿的快速摆动——同时,大腿应保持水平——还必须注意手臂的快速摆动和身体的平衡。腾空阶段的动作是为运行轨迹和着地前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服务的。大多数着地  相似文献   

16.
挺身式跳远和蹲距式跳远在起跳腾空后,起跳腿与摆动腿在靠拢并腿时的动作正好相反,前者是“前腿后靠”(即摆动腿下放后摆与起跳腿靠拢),后者是“后腿前靠”(即起跳腿屈膝向前上提拉与摆动腿靠拢).由于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一般安排在蹲距式跳远教学之后,因此,学生在学习挺身式“前腿后  相似文献   

17.
浅谈跳远的空中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原理明确指出,腾空后的人体,是按一定角度向前上方腾起的。从原理上分析,最理想的腾起角度为45°,但在实践中腾起角度只有17°~25°。跳远的腾起角不能达到45°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地斜角的存在,人体用力的特点和后蹬用力方向等。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水平速度大大超过垂直速度。这是因为水平速度只是在跳起的瞬间创造的。加之起跳时身体向上运动要比向前运动难得多(身体重力的影响),所以完成跳远起跳时的水平速度必然大于垂直速度,因而腾起角小于45°。 空中动作的任务是保持身体在空中平衡,并为更好地完成落地技术做好准备。平衡的身体部位才能保证身体平稳地向前飞进,它对延  相似文献   

18.
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是初学者难学的技术环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腾空后空中动作的用力特点和方向与起跳的方向不一致;第二,腾空后的空中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此外,还要求初学者有较好的弹跳力与协调性,没有好的弹跳力就不能跳起一定的高度进而形成良好的腾空步;没有好的协调性就不能在身体没有支撑的情况下有效地完成技术动作。因此,对于初学者在学习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时,必须采用有效与合理的方法才能更快地促进空中动作的掌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的方法和步骤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跳远项目的特点跳远依照动作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阶段,从助跑到踏板起跳,人体与地面发生非弹性碰撞,身体下肢各肌群做离心收缩,之后迅速转变为向心收缩,腾空过程中采用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空中姿态,最后双脚落地[1]。二、跳远项目的营养需求特征1.能量代谢特征跳远项目要求运动员在不到10s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跳远技术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组成部分中,起跑最为重要,而起跳的效果取决于助跑和跑跳结合技术的质量,本文就跳远助跑和起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在教学中合理加大全程助跑、快速起跳练习的比例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是跳远的主要技术特征之一。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跳远课时较少,教师在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