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北民歌是川北劳动人民自己的诗歌,是人民为表达思想情感口头即兴创作,集体加工、口头传播发展而成。真实地反映了川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感、民俗等状况。本文从川北民歌的语言词汇特点;语法特点来分析研究川北民歌独具魅力的语言特征。它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形象生动、短小精悍、朴实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结果对于川北民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滨凯 《文教资料》2012,(11):88-89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发挥着传授知识、表情达意、娱乐身心、宣传教育等重要的社会功能,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她是反映各族人民喜怒哀乐、思想情感的文化载体,是展示各族人民物质创造、精神生产的双重历史,更是现代人认知和续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命脉。  相似文献   

3.
传统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口传心授、集体创作、不断变异、题材广泛、反映内容深刻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源远流长.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中国传统民歌与人民精神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域环境、语言文明以及宗教信仰影响民俗文化,而民歌是民俗文化的结晶,民间诗歌的创作,大多靠口口相传,而后人又加入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使其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更加丰富饱满。所以,民歌大多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的情感与思维、理念与梦想,现实感非常强。以喜马拉雅山上的藏族民歌为例,深入探讨民歌的各类功用,尤其是在祭祀和宗教中所发挥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生活在海南的各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很多以民歌来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这些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是海南各族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民歌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文化形式。一、海南民歌资源概况(一)黎族民歌"诗言志歌咏言",黎族民歌是黎族劳动人民的心声,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黎族民歌源远流长,黎族作为古越族的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口头创作的音乐形式,其蕴含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深刻思想和炽热情感。但由于民歌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关注和学习地方民歌,部分地方民歌甚至面临失传的窘迫境地。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笔者即从初中音乐教学入手,就学生民歌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安康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与多元化的特点,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但由于经济的落后,安康民歌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传承和发展安康民歌是当务之急。安康民歌的传承必须从教育抓起,发展必须从创作抓起,以使古老的安康民歌能够焕发出更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口头文学。它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儿歌等九类。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畲族民歌内容也增添了新鲜血液。畲族民歌的继承发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左权,地处山西、河南、河北三省的交界处,即是交通要塞,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左权县被誉为“民歌海洋,花戏之乡”。左权民歌是一部左权劳动人民鲜活的历史写照,是几代人生活的历练和精华的凝集,它像朵绚丽的桃花静静的绽放在古朴的太行山深处。左权民歌中的旋律发展方法成为了左权民歌中最为重要、也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部分。左权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旋律特征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去走进它,去聆听它,去解读它……从音乐学的角度去思考左权民歌,这种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分析了解左权民歌的艺术特征,而且有助于思考当代民歌的创作和发展:对于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左权民歌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试从旋律学的角度,对左权民歌音阶、调式特征进行梳理、解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春阳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6):65-67,80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它是人的期盼、思念、情感、表达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它无所谓长短,也可能只是一声感叹,但它已将天地人融为一体。蕴含在民歌中的美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而永运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1.
汉水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产生于商周时期,在流传过程中又接受了三秦、湖广民歌的影响.汉水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四类.劳动歌包括劳动号子与山歌两种;生活歌包括控诉阶级压迫、反抗黑暗社会、揭露封建礼教三种;情歌中既有倾诉热烈情意的,又有赞美情人优秀品质的,还有反映劳动与爱情密切关系的等等;仪式歌良莠交杂,精华与糟粕并存.  相似文献   

12.
巢湖民歌历史悠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巢湖民歌却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抢救与保护巢湖民歌迫在眉睫,传承与发展巢湖民歌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现阶段,对于巢湖民歌要进行抢救性搜集整理、采用多元化的演唱方式、要利用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巢湖民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打支山歌过横排》的音乐特点 ,以及它对赣南音乐文化所起的作用。并对“哎呀嘞”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提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对赣南客家山歌音乐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密切的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直接表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使它在形式或者内容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演变后的民歌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新民歌"。这一词汇曾多次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被提及和运用,虽然,新民歌的内涵与传统的民歌息息相关,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及不同的文化大背影下,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理解和文化传承使命。其中传统民歌与中华民族的各种灿烂文化的结合成了"新民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南朝乐府“吴声”中的部分曲调是由民谣经“被之管弦”发展而来的娱乐乐歌.同时还存在着多种音乐来源,不宜被简单地称之为“民歌”。作为娱乐乐歌,“吴声”的歌辞制作体现出模式化倾向,具体包括运用套式语,歌辞的仿制、借用等。“吴声”在进入上层社会和宫廷后。又接受了文人文学和宫廷文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新民歌运动”的五大流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民歌运动中虽然也产生了较为优秀的作品,但总的来看,其创作是糟粕远大于精华、劣品远多于精品,存在着五大流弊。这些流弊不仅影响着新民歌自身,而且对当代诗歌乃至整个当代艺创作都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徽州民歌是诞生于徽州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民歌的形式很大程度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因此徽州民歌在音韵、用词乃至语言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十分独特的特点。文章针对徽州民歌的腔韵进行研究,从而探究徽州民歌腔韵特色。  相似文献   

19.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遵循艺术的审美规律,以中国民歌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艺术形象,倾诉深刻的思想,闪烁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五个方面即客家山歌的产生;客家山歌的种类;客家山歌的主题;客家山歌的内容;客家山歌的语言,阐述了纯美、朴素的客家山歌与中原古风一脉相承,并忠实记录了客家人的劳动、生活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