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提起北大校园,人们自然会联想起校内湖光塔影、风景秀丽的燕园,常把燕园比喻作北大。但历史上的燕园却是因燕京大学而得名。1952年7月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时,国内所有的私立大学都一律与其它学校合并。燕京大学也被一分为八:机械、土木、化工三个系并入清华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劳动系并人中央劳动干校;政治系并人中央政法学院;经济系并人中央财政学院;音乐系并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学系并人中央民族学院;其余各系并入北京大学。随后,北大由市内迁出,搬进燕大校园。从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与北大、清华齐名,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名的燕京大学成为了历史。这里,我们将燕京大学的形成及校园情况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2.
来到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南岸,便会看到有块洁白的大理石墓碑,伴着湖光塔影,平静地横在草坪上。这就是斯诺之墓。斯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也是中外记者当中的一颗明星。他在中国的采访活动,描摹出一幅幅时代的巨大画面,发出动人的异彩。人们怀念斯诺,需要斯诺式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创建燕京大学而今的北京大学校园,原是燕京大学所在地。燕京大学的三十多年的历史,同司徒雷登有着密切的联系。司徒雷登是个特殊的美国人,早在1868年,他的父亲就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出的首批传教士之一,携带新婚的妻子来到中国。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于11岁时  相似文献   

4.
而今的北京大学校园,原是燕京大学所在地。燕京大学的三十多年的历史,同司徒雷登仃着密切的联系。司徒雷登是个特殊的美国人,早在1868年,他的父亲就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出的首批传教士之…,携带新婚的妻子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里曾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令世人瞩目.至今,荡漾在美丽的北大校园里的欢歌笑语似乎还余音袅袅.  相似文献   

6.
汤礼春 《湖北档案》2014,(11):31-33
相恋未明湖畔 70年前,在燕京大学垂柳依依、芳草萋萋的未名湖畔,常有一对被公认的最佳学子情侣在此漫步。男的叫费孝通,燕京大学才华横溢的高材生;女的叫王同惠,不仅有女子才俊的美称,而且人也生得秀美,特别是那对秋水般的眸子,嵌在酒窝的圆脸上,十分妩媚动人。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25~28日,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暨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图书馆新馆报告厅举行。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大学图书馆馆长及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商21世纪大...  相似文献   

8.
一所古老的大学,其学术思想发展史,其人文自由的精神,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史的篇章。回首中国最著名的大学——北京大学——的历史的时候,确实可以感觉到中国思想界的华章。曾经的北大,自由的呼吸和鲁迅式的呐喊,就在未名湖中荡漾。学术的自由及没有主义束缚的开故性,使北大的声音可以在中国振聋发聩。中国,也因为有北大而增添了一种傲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1924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推荐毕业生聂士芬前往燕京大学协助司徒雷登创办起新闻学系。在燕大新闻学系暂时停办后,密苏里新闻学院积极响应聂士芬重建燕大新闻学系的号召,从1928至1934年通过承认燕大学分、募集资金、交换研究生、互派师资、提供图书资料等五项措施,给予燕大新闻学系"学术和行政上的指导",极大地支持和帮助了燕大新闻学系崛起发展。燕大新闻学系由此成为民国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相似文献   

10.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来自英国牛律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的Angus Phillips主任、Adrian Bullock副教授看,以及著名的英国版权代理人Toby Eddy 先生来到北大,与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的学者及业界精英共聚一堂,队“版权贸易及出版新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探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忆先师吴文藻与师母谢冰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贻  佳运 《出版参考》2007,(11):38-39
吴文藻先生是1923年怀着“教育救国”的志愿,由清华留关预备学校送往美国留学的。1928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和“最近十年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奖”,1929年年初回国.受到清华和燕京两个大学聘请。因其未婚妻谢冰心在燕京任教,他就进入了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原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所用教材全是外国的,教师是外国人或回国留学生,一般都用英语讲授。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曲学家吴梅曾任教北京大学,当时,唱曲子还被传统学问家视为“小道末技”,北大聘请吴梅讲课,就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连北大的大学者黄侃也非常不满,两人曾经在酒醉后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还有一次,黄侃讲完课,发现吴梅坐在教授专用沙发上休息,于是怒问:“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梅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凭元曲。”  相似文献   

13.
韩诚 《青年记者》2016,(29):86-87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正在加速,传统的“校报+广播+电视台+新闻网+BBS”的校园媒体模式,已无法满足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为适应新媒体环境,部分高校主动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但这些尝试多是形式层面上的改进,新媒体被看作传统校园媒体的延伸,缺少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的校园媒体创新活动,未能实现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一部智能手机就可让我们随时随地上网.通过手机上网,受众能够实现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设计开发将校园生活与学习信息结合起来的APP.这类手机APP,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校园资讯、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其娱乐生活等需求.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0月25—28日,为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和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气势雄伟、设计先进的北大图书馆新馆召开。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馆长、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使命与目标”、“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和组织结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电子信息管理”、“图书馆与远程教育”、“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等六个分主题,和大学图书馆如何迎接跨世纪挑战及21世纪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燕京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是20世纪40年代我国高校中的著名系科。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这两个系都面临着能否生存的问题。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燕大新闻系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个专业,名称不叫新闻专业,而叫编辑专业。复旦大学新闻系也有停办一说。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就如同提到北京大学,我们立刻会想起蔡元培,说起复旦大学,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马相伯、李登辉、于右任等知名校友,却似乎很难将蔡元培这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泰斗与复旦联系起来. 其实,在复旦还没有创办的1902年,蔡元培就已主动拜震旦和复旦的创始人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了.马相伯在晚年带有个人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料<一日一谈>中,其中有一篇<蔡孑民先生与二十四个学生学拉丁文>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朱佑文 《青年记者》2017,(8):126-127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四点希望,寄语青年人,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的养成,“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创建“211”工程,国家教委为此颁发了高等院校文明建设的有关规定,本文根据校园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就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图书馆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