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的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很多人在读书非常少的时候,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入定”,你就宛若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明世间哲理,读懂万般谜语,读懂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山一条江一棵树一种阅历一种想象和形态各异的人,蓦地站立在你的对面。此时此刻,风景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因为,读书人总爱以书为镜,照出现实,照出是非,照出古今。“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 来风满楼”。许浑的佳句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读来读去,一幅人生的景致岂不跃然纸上?读书有距离说。近视则错,远观则清。聪明之人常站在书外而读书,有角度而读。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思想的至高点去观社会舞台上的大风景,读风景中来来往往的人生。书,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本身就源于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它还包含着人世间众多情感——这一十分独特又无处不在的风景。读这种风景,会唤起读书人全新视觉,让心与心贯通。读书要有一种胸襟,一种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  相似文献   

2.
刘涛 《知识窗》2010,(2):27-27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现在我终于明白,那只是传说中的蜗牛,再说了,自杀也不用爬那么高呀,晕不晕?  相似文献   

3.
她有一颗坚强的心 14岁,花一样的年龄,闵正红本应该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享受着家的温暖,度过纯真美丽的童年.可是这一切,对她来说却又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闵正红刚刚6岁时,母亲父亲接连去世,因为父亲本就是孤儿,母亲来自遥远的贵州,可伶的闵正红顿时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一下子突然失去双亲的残酷现实,使这颗稚嫩的心灵受到了无尽的伤害,她被吓傻了,完全不知所措,毕竟她还是个年幼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在电影或小说里,心理治疗师,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可以读人心思,让你哭,让你笑,让你莫名其妙,却又深深打动你的心。可是,我在想,电影总是电影,电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在电影中时间被浓缩。因为这样的浓缩,我们不必经历那日复一日、重复不变、枯燥乏味的时段,我们可以直接截取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11,(10):32-32
中国队虽然包揽了世乒赛所有的金牌,但是,我感到的并不是喜悦,一种独孤求败的凄凉之感油然而生,高处不胜寒。中国队,太需要一个对手了。而人生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拥有对手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对手,会伴随你一路成长下去,直到你登上最高的山峰。  相似文献   

6.
诗喆 《科学与文化》2009,(10):36-37
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对阵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战场上的她如同一只饥饿的鹰,眼睛里只有乒乓球的来回晃动,其凶狠的眼神连观众都畏惧三分。最终,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  相似文献   

7.
正实验室里,他是位受好奇心驱使,敢想实干的科研者;走出校园,站在雪山之巅,他又是个乐于挑战、追逐速度的滑雪爱好者。他说,科研和滑雪的类似之处就在于具有高度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瑞士少女峰山脚下的Interlaken滑雪场、日本北海道的札幌滑雪场,都留下过他矫健的身姿,"当从雪山上向下滑过,延绵起伏的山脉、洁白醇厚的云层和明镜般的湖泊充满了你的眼睛和心灵",他陶醉于大自然的壮美中,不由  相似文献   

8.
击掌引出天籁回音“玛雅”是个神秘的代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有如昙花一现,却留给后人一个又一个惊叹。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视觉上的享受往往掩盖了其它感官的体验。当人们发现,在玛雅还有一种声音可以穿越千年与我们对话,那种感动让人宁愿相信神的存在。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人建造的最大的金字塔,它矗立在墨西哥最负盛名的玛雅文化遗址奇琴伊察的中心。如果你想聆听这座千年神殿的歌唱,很简单,你只要站在它的塔基前清脆地击一下掌,神殿就会回应以“唧唧呜呜”的鸣唱,玛雅人说,这回音声是玛雅神鸟绿咬鹃的叫声,是上帝借神鸟之音传来…  相似文献   

9.
视线     
<正>让相机跟随着你的视线,记录下那些美丽动人的山川地貌、民情风俗,还有那些千姿百态的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请把作品寄给我们,只要生动、有趣、给人以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视线。作品请发到:bkzs-sx@foxmail.com蜗牛藤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热带地区,为豆科家族豇豆属多年生常绿藤蔓植物,因花蕾形似蜗牛圆锥形的外壳,故得名蜗牛藤。蜗牛藤花会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因其花梗基部有蜜腺,整个花期都能观察到蚂蚁在巡逻,食用蜜露,充当蜗牛藤的护卫兵,防止其他植食性昆虫对花的取食。  相似文献   

10.
禅悟人生     
佚名 《科学生活》2008,(12):24-25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掌中握无限,刹那成永恒。或许我们一时无法参透这样一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亘古哲言。但是,人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清醒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禅的智慧,让人在读完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后,会心一笑,恍然一悟。禅,也许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物,但它却能影响你的生活态度,指导你的人生方向,让你以一颗平常而快乐的心灵去处理具体的吃穿住行。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声     
自我记事起,父亲就很少说话.他每天从地里干完活,拖着一条瘸腿回到家,便坐在板凳上抽烟,烟味儿很呛人.他几乎没有抱过我,那张脸总让我想起下暴雨时的阴云.夜夜我都在呛人的烟雾中睡去,去编织自己有个高大威武会笑的父亲梦,可是第二天醒来,一切依旧让人失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有儒、道、佛三大流派,三派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张境界说而反对实体论。正是这一点使它们同西方哲学区分开来而成为“中国哲学”。但是,它们各自又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这又是同中之异。虽然如此,它们在其历史发展中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并且最终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这又是异中之同。一境界者心灵之境界,即“心境”之同异或高低,不是在心炅之外有一个与心灵相对的境界,更不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教师,对于我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引用女诗人舒婷的话———爱你,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足下的土地。爱你,不仅爱站在讲台,享受受人关注的那份虚荣感,表现自我的讲台着实迷人,也爱那种用心灵启迪心灵,精神感化精神的伟大、智慧,这种体验是极好的。  相似文献   

14.
朋友,当你登上锡山,俯视鄂南通城县城,隽秀二水宛如两条碧玉腰带抱城而流,把你引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奇妙境界。山美水美人亦美,龚菊芳老师就奋斗在这里。改革开放以来,在神圣的讲坛上她已义无反顾地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一听到幼儿园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我就高兴.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那只笨笨傻傻、行动缓慢、勇往直前的蜗牛就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没想到,那天我在校园里玩的时候,果然遇上了一只真的蜗牛,没骗你,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美育的培养是一种心灵上的培养熏陶,也是一种心灵上的高境界。诗歌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必有它美的意义之所在,即体现在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课中开展诗歌教学,即是从语言、意境和情感上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仿佛偏爱鹰,让它具有对地面上一切事物丝丝入眼的本领。它视野宽广,目光敏锐,还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看到它时常让人们想起一句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将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鹰眼似乎给人一种明辨万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陈勇 《内江科技》2013,(12):144-144
<正>你还在为家里小孩吃饭时不小心把陶瓷碗摔在地上粉碎的惨烈场景而伤心不已;还在为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陶瓷装饰因为不小心的触碰落地变成残渣的悲剧而痛苦不堪?新型的微陶瓷技术或许能够让你不再因为这些"无心"导致的悲剧再次上演。众所周知,陶瓷是极易破碎的。但是现在,美国和新加坡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非常微小的陶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20,(3):33-34
说到蜗牛,大家肯定不陌生,雨后的墙上、树干上尽是它们的身影。个别品种的大蜗牛还成了世界知名的珍馐美馔。作为一种软体动物,无论大蜗牛还是小蜗牛基本都有光滑的外壳,不过你对它们的这种印象就要被颠覆了——一只浑身长毛的蜗牛搭乘琥珀胶囊从近一亿年前的白垩纪穿越而来,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有毛蜗牛物种。  相似文献   

20.
鹤北 《世界发明》2007,(11):16-19
11月,是一个让人逐渐体会到寒冷的季节。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人们,可能是最为幸福的人儿,因为他们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分明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中,四周一切事物都会逐渐被冰雪慢慢掩盖,而此时,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会在你我的心底滋生着,让你我的生活备感寂寥。让什么来点亮你的生活?是藏满玄机的数码盒,还是那具有护肤功能的MP3……在本文中,科技新产品所散发出的丝丝魅力,定能驱散你心间的寒意,让你重新体会生活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