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姚志江  罗川 《体育世界》2014,(6):100-100
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体育加试中,有20省市自治区把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设置为必考项目。由于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在耐力素质考察和训练中相对容易开展,所以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选择此项作为必考项目。根据中考体育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项目得分标准,对于基础一般或相对较差且没有训练基础的初中生,想在短期内达到满分标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改进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不断提高招生质量,根据近两年招生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体育专业考试项目 (一)专项技术测试项目:在原规定(省招委制定的1989体育考试内容、标准与办法)专项加试项目中,增加男女800米和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  相似文献   

3.
前言 800米跑是田径项目中的“顽固堡垒”。近几年,无论世界、亚洲还是中国的800米成绩都徘徊不前,起色不大。世界男子800米纪录1′41″73是1981年创造的,青年纪录1′44″3也是1981年创造;世界女子800米纪录1′53″28为1983年创造,青年纪录1′57″45是在1978年创造的。亚洲男子1′45″77、女子1′58″的纪录分别是在1976年和1964年改写的。粗略统计,1983年后的世界、亚洲、中国的田径纪录已破的项目在80%左右,然而800米成绩多则24年,少则6年无人问津。这就向人们提出了对800米跑进行重新认识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安徽省的体育专业招生中,800米跑运动项目被列为高考加试项目之一。800米跑不但要求考生有较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而且要求考生在加试中,采用适合自己实际的临场战术和体力分配。在众多文献中,专家和学者们对优秀的800米运动员研究的较多,对较低水平的800米运动员研究较少,对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的研究则更少。为了对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800米跑战术和体力分配进行探讨,同时也为了能给体育高考生点滴指导或参考,我们在1993年参加安徽省体育专业加试招生中,对加试的部分男考生的800米跑进行现场测试和统计,以便探讨不同水平的考生800米跑加试中的成绩与战术和体力分配的特点与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日前公布了十二五普通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宣布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将在高考中纳入考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考核。高考项目设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2012年高考3个项目由考生任选2项,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为必侧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氧运动是全面增进健康的最佳活动,尤其是可以提高和促进心脏、肺部与肌肉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因此,是任何均衡体能运动计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目前学生耐力素质考核现状   耐力跑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由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耐力测验内容是男子 1000米,女子 800米。所以绝大部分高校耐力考核内容都采用男学生 1000米、女学生 800米。考核实践中,因为强度过大、缺氧,常常看到许多学生中途支持不住或跑至终点脸色苍白、呕吐、甚至倒在地上的现象。我们对 350…  相似文献   

7.
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女子800米为必测项目。自2017年开始,河南省对中招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把体育中招考试分值从50分增至70分。其中800米跑作为中招体育考试中女子必考项目,分值也由之前的14分增至20分,占总分的28.6%。由于800米跑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考查学生速度与耐力的综合体能素质,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更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从最近召开的广东省体卫处(科)长工作会议上获悉:199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将有新规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于9月12日转发了国家教委有关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通知,并决定在明年进行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项目的考试。各市的同志对这一项目考试的组织方法提出了许多好建议,比较集中的有两种:一是考生上午考完前两项,下午考耐力跑;二是  相似文献   

9.
亢俊波 《中华武术》2021,(2):41-41,44
2019年郑州将男子1000米作为体育中招考试必考项目,此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目,主要考察学生速度耐力、腿部力量、身体协调性等综合体能素质,故研究男子1000米影响因素、常见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1)平时成绩考查(15分):由学校负责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考查分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三学年体育课成绩(6分);二是初三阶段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4分);三是初三年级段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考核(5分)。(2)现场考试(25分):由教育行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台     
<正>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家教委统一部署,浙江省教委在去年对省内部分中学进行初中考高中加试体育试点的基础上,决定自1991年起全省重点中学高中招生统一加试体育。体育加试按《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中招生体育考试施行办法》,规定报考省重点中学高中班的学生,必须在文化考试的基础上加试体育。体育考试满分为40分,与文化成绩相加作为学生总分,然后再根据录取原则划定分数线进行录取。今年体育考试的项目定为:50米跑、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立定跑远、推铅球四项。  相似文献   

12.
现代800米跑     
作者研究了十五年来800米跑的发展状况。并预言未来的800米跑世界纪录将为400米和1500米成绩突出的1000米运动员所创造……十五年以前的男子800米纪录是新西兰的彼得·斯奈尔所保持的1分44秒3。艾迪在1966年即认为:如果一个运动员的400米跑  相似文献   

13.
中考体育考试应注意的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考生为了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完善学生的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失误是影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引体  相似文献   

14.
“马家军”的突起,把中长跑世界纪录的乾坤大扭转,但是,近几年来,800米成绩徘徊不前,起色不大。人们关注“马家军”再放光彩,然而至今无入攻破此保垒。统汁资料表明,世界男子800米纪录1′41″73是1981年创造的。青年世界纪录1′44″3也是1981年创造的。世界女子800米纪录1′53″28的成绩是1983年创造,青年女子世界纪录,1′57″45是在1978年创造的,亚洲男子1′45″77,女子1′58″的纪录是在1966年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女子800米赛跑成绩的增长是惊人的,特别是21届奥运会以来,这个项目的成绩已达到1′54″9(相当于第9届奥运会男子800米决赛的第六名的成绩)的高水平。那么我国女子800米赛跑的现况如何呢?我们认为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6.
在中考体育运动项目中,加试1000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耐力与速度的综合项目。对于提高学生1000米成绩有效方法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老师较为重点探索的问题。在开展1000米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对影响1000米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以提高学生10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4月,《山东省2012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出台,方案中的明显变化是"从2012年起,山东省将在高考中纳入考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考核,增加了体育测试内容,体育成绩满分20分。体育测试的项目分值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满分12分,立定跳远满分8分,掷实心球满分8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河南省第十五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体育系组我们在男女400米及4*400包括女子800米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男子800米却只有一个人进了决赛。杨帅同学不到一秒之差未能进入决赛,十分可惜。在失败中,使我体会到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如何使有水平的队员能充分发挥,不至于发挥失常,实战中体力如何分配等。些许体会于此,望能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罢2006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赵迎春老师的《一次“不计时”的800米测试》,感触颇深。我于2005年上半年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800米、1000米做过试验,两个学期的实践体会,有相同的成功,也有不同的建议。尝试过程学期初,我把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确定为五年级学生的体能测试项目。临近测试前一周,又对学生做了说明:1.女生800米要一起比赛,前10名为优秀,11到20名为良好,后面的同学为及格。男生同女生。2.只计名次,不计成绩,但是老师要计成绩作为参考。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说明,都齐声叫好。比赛开始了,30多名女生一起出发了。半圈过…  相似文献   

20.
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号角已然打响,体育强国的建设也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国田径项目的百米跑无论男子还是女子落后于西方一些体育强国,但近些年我国男子百米短跑运动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技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我国女子百米运动员竞技水平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国际大赛百米决赛中,仍看不到我国女子百米运动员的身影。我国男子百米竞技水平在"中国速度"下的新突破,对女子百米的突破无疑是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