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2012,(2):8-9
我们的"@中国记者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中国记者》2012年第1期刊发范以锦撰写的每月评论《"寒流"中唯创新才有出路》】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2011年11月3日说,数字报纸  相似文献   

2.
"我每个月卖近百元废报纸" 报刊亭是市民文化的一道重要风景线.路过报亭时,顺手买份报纸,定期买心仪的杂志,是不少人过去的生活习惯.然而,这种习惯正在逐渐淡去.《中国记者》杂志记者走访、观察了北京市一些报刊亭,摊主们普遍的反映:现在报纸、杂志不好卖,已经大大不如前几年.  相似文献   

3.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2012,(10):8-9
我们的"@中国记者杂志V"@中国记者杂志:【《中国记者》2012年第9期文章:媒体如何摆脱"被营销"的尴尬——从京东苏宁国美价格战谈起】在很难摆脱媒体生存现状的情况下,媒体人面对那些"策划""营销"新闻应多长个心眼。从一个简单的现象描述者,演变为事件的分析者,真相的揭露者,才能一步步靠近事件的真实属性,也才能重新找回媒体公信力。@一棵香樟:搞不懂媒体为何一直甘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2014,(2):10
《中国记者》2013年第12期"焦点"栏目刊发组稿《有多少诱惑与风险——向新闻寻租说不》。由财新传媒记者王和岩撰写的《新闻寻租与行业自律》引起读者热议。@中国记者杂志:【财新王和岩:我所经历的新闻寻租与行业自律】1999年,我来北京一家杂志社当记者。之后几年,辗转几家媒体。在这段时间,我知道了做记者有车马费、铲事费、提成费,甚至有偿新闻等诸多灰色收入。也知道还有一些媒体和媒体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着这种不光彩行为,捍卫着媒体人的尊严。@张志安:#推荐阅读#车马费、铲事费、发行费……用制度去隔绝。这也是我为什么尊敬@财新传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报道:新疆军区某汽车团把培养官兵早日成才作为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新年度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团队在将《军事记者》杂志订到排的同时,积极倡导官兵自费参加军报新闻刊授和订阅《军事记者》杂志。许多官兵为了满足学习需要,纷纷拿出节省的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截止11月底,全团共订阅《军事记者》杂志35本,参加军报刊授学习的9人。某汽车团鼓励官兵自费订阅《军事记者》@张海峰 @谭小军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18,(3):130-130
2018年中國记者CHINESE JOURNALIST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拥有广泛读者,在业界、学界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中国记者》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定价人民币12元,全年144元。《中国记者》历年精装合订本  相似文献   

7.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这就是那句现在很多报人耳熟能详的:"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8.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2012,(3):8-9
我们的"@中国记者杂志V"导读·本刊分别在2011年第10期,2012年第2期刊发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张立伟研究员的文章《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纸媒防御战的第一块盾牌——二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文章刊发后,在业界引起广泛讨论,本期刊登一篇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9.
4月25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金华日报"孟祥斌现象"系列报道作品研讨会在金华举行。研讨会以"丰厚收获,深刻启迪"为主题,来自中国记协、《新闻战线》杂志、《中国记者》杂志、《新闻记者》杂志、《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金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专家、领导、编辑和记者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5,(2):1
《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拥有广泛读者,在业界、学界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中国记者》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定价人民币12元,全年144元。《中国记者》历年精装合订本(1990-2014)。年册每套150元。可选择订阅方式:1.所在地区邮局订阅《中国记者》杂志。邮发代号:82-832.《中国记者》发行部订阅。本刊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政编码:100040发行部地址: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甲一号A座9层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报刊部发行部邮政编码:100803发行热线:010-63073532 010-63074337 13366370191开户名称:中国记者杂志社  相似文献   

11.
南疆军区某部在2004年度报纸杂志征订中,把《军事记者》作为基层官兵读书学习成才的首选杂志,并将其订阅到每个班排,以保证基层官兵人人看上《军事记者》,受到官兵欢迎。图为该部勤务连官兵在一起学习《军事记者》。把《军事记者》订到班排@许军 @王东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2018,(8):130-130
《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拥有广泛读者,在业界、学界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中国记者》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定价人民币12元,全年144元。《中国记者》历年精装合订本(1990-2016)。年册每套150元(特此提醒:因部分年册已售罄,购买前请  相似文献   

13.
<正>"欢迎小编机器人@编形金刚加入我们!希望你能写出更好更有价值的文章!"3月10日,海外媒体硅谷新闻社的新浪官方微博(@硅新社)上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随后,一条条由"编形金刚"自动编写的"美国融资快讯"被发出。这预示着,硅谷机器人记者"编形金刚"正式登陆中国。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是时下传媒界的热点话题。《中国传媒科技》杂志3月刊专门就此予以专题报道,在业学两界引发了较大反响。本期,记者专访"编形金刚"的创始团队,就硅谷机器人记者的能量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有两位博士作了一个调查,形成了《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调查对340位报纸和杂志的调查记者采取全样本问卷,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观念和生存状况,为“数字化时代的调查性报道”提供了职业分析样本。  相似文献   

15.
郭璇  宁黎黎  张涛  董浩 《中国广播》2012,(6):4-5,89
主题:灾区重建:"大爱换来的新生"5月8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忠颖带领的全国22家联盟台、 《中国广播》杂志、 《中国广播报》、新浪网等41位记者、编辑,组成中国广播联盟四川线路报道小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在"5·12汶川大地震"四周年之际,采访团走进曾经的重灾区德阳、绵阳,以"大爱换来的新生"这一主题展现灾后重建成果。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 《新闻纵横》、 《此时此刻》等节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 《天下财经》、 《天下公司》以及其他联盟台的《早新闻》和《新闻联播》等节目,以连线、专题、录音特写等报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4月21日正式创刊,成为第一个面向全球读者发行的中国地理出版物。作为广受欢迎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英文版,由智睿集团出版,秉承"将中国带向世界"的理念办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旨在通过关于中国地理,历史和文  相似文献   

17.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杂志:《那些让我们永久怀念的新闻人》(载2012年第2期)【记天津师大新传学院广告系主任、副教授许椿】许椿留给学生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能再给你们上课了,对不起同学们"。近一米八的个头,戴副眼镜,常年一袭中式打扮。在师大乃至  相似文献   

18.
月度聚焦     
《中国记者》2012,(7):8-9
我们的"@中国记者杂志V"导读·2012年4月15日,《胶囊里的秘密》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播出。这是一期成功的报道,但更是一期命运多舛的节目。应《中国记者》邀约,有着多年暗访调查经验、负责该报道的记者为您讲述节目背后的故事。节目虽已播出两月有余,但本刊仍希望借此文和读者共同探讨、分享调查性新闻报道除了付出智慧和勇气,还需要什么才能获取今天的震撼与成功。详见内文89页。·记者被伤害、被告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于情而言,首先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于理而言,应分析为何此类事件不断增多,媒体人有何需反思之处;于法而言,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但是有原始的报纸(邸报)。到了清末,开始有了期刊(杂志)。随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报纸和杂志也分了家。经过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中国的出版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出版业出现了一个短期的繁荣阶段。尤其是各类杂志,更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有人曾把1932年称为中国的“杂志年”。于是,《中国出版月刊》也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0.
高方 《传媒》2015,(20)
本刊讯(记者 高方)9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入选名单.《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99种报纸入选"百强报纸"推荐名单,《求是》《读者》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社科期刊"推荐名单,《细胞研究》《中国国家地理》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科技期刊"推荐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发布会并为入选报刊代表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