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可以及时检查学生,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一、提问的原则1.启发思维的原则。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这与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相悖的。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2.激发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设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倪世清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他们喜欢论理新颖、内容实在、切合时弊、感染力强的思想政治教学课。而我们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比呆板,对教材、社会实际及学生实际掌握不够全面、准确,或满堂向学生灌输知识和...  相似文献   

3.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①的不明确;②碎不系统:⑧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审查;④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⑤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停顿;⑥语不妥意思不明,甚至随口而发不计后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充斥的脱口而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而学生也只能回答“是”、“不对”,整堂课貌似活跃,实则流于形式,质量底下。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和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恰当的提问必须做到“四忌”:一忌满堂问。一节没有师生双边活动的课是一节不成功的课。但是...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好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法的提问,不但没有好处,而且有害。因此,必须注意课堂提问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个别施教”。这就是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呈现梯度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6.
语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客观条件和主体因素很多,其中把握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的学习进入最佳状态,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一定高,效果也一定会好。最佳学习状态不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现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学习心理上看,它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是学习的半满足状态,或者说是求知欲望亢奋推进的时候;从认识内容上看,它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特别是旧知向新知发生转化,递进的时候;从学习的思维活动上看,它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是由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方向不断激活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是笔的教育实验课题。它是以《语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类的小学语“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课内外的各种语实践渠道,让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发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的巨大优势,能使学生的语素质、创新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以来的“满堂灌输”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语文素养的提升。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思考与探究,努力建立起更加立体化、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和思维活跃程度。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江苏教育》2001,(1):35-38
教学语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里的“自主语实践活动”,也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学习潜能,激发其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语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的语自主学习。它与以教师的“讲”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这个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要使学生尽快达到“愤”与“悱”的水平,我们要走出学习时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误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语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这样的观点,语教师想必多已接受。但到具体操作的时候,语教学如何走向大课堂,语学习如何实现生活化,却鲜见有人讲出个一二三四来。语课堂教学还是被强调过了头。这个“模式”,那个“步骤”;这个“优化”,那个“提高”;到头来,还不是把学生的语学习兴趣、语学习思维、语学习习惯来个五花大绑,押赴“弑人不见血”的考场。  相似文献   

13.
《中学文科》2005,(7):1-7
“语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新的《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语必须树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4.
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否是一堂语课成败的关键。激发学生积极性要培养良好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乐学环境;精彩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思考,提升他们的参与欲望和参与热情,增加有利于语学习的亲身感知体验活动;建立一种学生既独立自主,又合作探索的课堂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笔以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应强调语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拥有“点金之术”和“渔猎之技”,使其语素养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学习潜能,促进其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语学习的合作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相比,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也成了,语课堂上的重头戏,教师的角色也随之相应发生了转变,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点拨”。  相似文献   

17.
李志刚 《考试周刊》2009,(45):165-165
提问是课堂教学巾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它可以用来“遍询诸生”,检查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温故知新”,引出新的课题;还可以发“睫悱之功”,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8.
王振龙 《职教论坛》2001,(10):62-62
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体直接参与各种身体练习,并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练习必须付出艰苦的体力和必要的脑力劳动,因此,学生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目的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体育组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一、激发良好的情绪,培养学习兴趣运动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活跃的“激素”,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强大推动力。学生在学习动作练习时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情绪与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情绪”热烈、兴趣高时,他们就表现出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 ,最具创新教育的潜力 ,教学时必须讲究策略 ,不断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要真正做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习的阵地 ,课本是学习的依据 ,教师是学习的参谋。因此 ,要设计出“新、奇、趣”的教学情境。“新”。 课堂教学中 ,教师满堂贯、满堂问、满堂练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应加以改变。“新”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教学大纲、内容、特点 ,设计新颖的情境 ,并常常变化教学手段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把学习任务、内容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例如教学分和小时互化时 ,我问 :“一…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置“语综合性学习”在于落实课程理念,拓宽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体现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他们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实践机会,提高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