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图谱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学科的知识体系,借助教育技术期刊载文中的作者合著信息,可以构建出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合著网络知识图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对合著网络进行整体属性、社群结构、中心性、小团体、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从而得出合著网络的各项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教育技术学者合著网络的密度较小,网络聚集度不大,虽具有小世界效应特征,但连通性较差,合著局限在小圈子内,同时具有核心—边缘结构。可划分为15个合著群体,有较多的高产合著组合和合著小团体,内部派系比较复杂,不过规模都较小,他们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的差别较大,黄荣怀、何克抗、李克东等学者是合著网络的核心学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智慧校园主题研究文献综述,得出基于高频关键词的智慧校园主题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进而分析得出智慧校园主要研究领域、技术运用热点、主力研究机构、智慧校园建设较成熟的应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等,并从智慧校园体系架构研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应用服务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高校智慧校园研究概述。文章通过对高校数据共享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高校大数据治理,以“智慧新医”为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公共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架构以及附属医院大数据平台架构,试图通过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共享、附属医院数据共享互通,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附属医院医疗水平,最终实现医、教、研、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从关系视角整合空间与社会研究,以福州林浦村为例,通过量化指标综合衡量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性、凝聚性、可达性、层级性问题,深入解读公共空间网络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村落公共空间整体形成“三团、两带、多散点”的结构特征;村落公共空间网络具有较高的联通性并以某一公共核心区为中心向外圈层放射状发展;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形成受到交通骨架的主导、社会活动的型塑、宗法礼制的支配。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量化分析,可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化分享插件在网站中应用的背景,文章论述了社会化分享插件的传播信息、带来社会化流量、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分析了社会化分享插件在网站中的应用意义,并总结社会化分享插件在网站中应用的取得的成效,最后探讨了社化分享插件在网站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社会化分享插件应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呈现出衰败态势,亟待获取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木竹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复杂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出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演化过程和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产业集群获取新的集群竞争力,实现成员协同发展,需要推动集群价值网络的建设,发挥中介机构辅助功能,完善互惠共生产业体系,培育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Key studies in history education (from France and the USA)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erms of the types of knowledge they can generate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epistemological framework that relates the history of historians as an inquiry to that of the classroom provides the criteria for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which is inscribed in Abbott’s epistemologico-institutional social sciences analysis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wo basic debates that structure history education research, namely subject-matter knowledge vs pedagogical practices,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rules of methods vs habits of thinking. This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formative school history inquiry (to have students work on their own explanations, to put into play their set of beliefs about history), which determine the modalities of a specific action research. These modalities are detailed by the example of 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case of the teaching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last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the sharing of pedagogical (by the professor) and academic (by the researchers) decisions, the collective production of data throughout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知识,对该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方法的典型应用和一般过程进行总结概括。最后从发现"新数据"的视角,指出期刊论文的题录信息是一类重要的分析对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网络信息,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用于分析期刊题录信息的一般过程,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增强组织竞争优势的管理方法。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应该从编码化战略选择、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化流程建设、知识共享及人员流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以适应知识管理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的进程中,相关的实践和理论都需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相关工作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研究以“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Ⅱ”这门cMOOC课程的主题一为例,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社会交互和话题交互的网络化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课程促进者的参与推动了交互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建立,使得网络的初始值能对整个学习交互网络塑造产生非线性影响。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度与交互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关系,而是网络交互结构越紧密(密度越大)就越会在之后带动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讨论学习。这说明,联通主义指导下的学习,需要我们从动态的视角去观察学习者学习,学习者的交互与联通是在变化中展开的。在社会网络的连接中,草根学习者贡献的话题也通过连接形成了类似知识概念图的网状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够较好地表征由下而上的群体智慧(知识的草根性)。很多相似的概念在动态性生成过程中会慢慢地聚合,而非依据专家的经验来划分知识的体系。对cMOOC课程更长时间地观察与调研,可以更真实地发现知识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优化网络教学平台及其搭建环境为切入点,针对跨校区校园网需求,强调需要制定全校统一的信息标准、建立集中的用户管理和认证入口,通过改善平台系统的管理应用方式和资源开发途径,采用因素提取和应用类比的方法,提出适用于一校多区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体系结构和系统管理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务信息和教育教学资源异构平台的有效共享。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了我校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优化对策及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基于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有助于教师个人知识发展。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教师对个人知识的意识程度、共享知识的主观意愿和认知结构,教师个人知识本身的特性和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等是制约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管理策略包括:构建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开发团队学习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看“延伸、共享、服务、实用”等功能和作用,并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支撑和技术支持。要从城乡发展规划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就业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以及城乡社会管理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搞好纵横相连的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整体质量不高、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文章从万维网的发展方向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两个方面出发,以构建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例探讨了社会化语义网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学习资源中心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初步探索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学习社区作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支持平台,承载着信息共享、培养参与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责任。文章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对网络学习社区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个具体的网络学习区——现代教育技术论坛进行实践研究,量化地分析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得出该网络社区的结构特和存在的问题,并为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基于GML的地理信息共享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利用XML Encryption技术加密GML数据的优势和GML空间数据的加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一个利用XML Encryption技术加密GML文档中全部或部分空间数据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SNS(Soeial Networking Service)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是指以网络的形武对个人社交网络的呈现。同时也是用于帮助人们建立并扩大社交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基于SNS的个性化与深度交互相结合为网络学习与交互带来了新的启示。以学习资源为中心,教师和学习者为主体,交互信忠流为纽带,构建基于SNS的交互模式。随着交互信患流量的增大,交互范围的扩张,在促进师生交互的同时,学习者协作交互、资源分享,完成知识的重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Case studies are a useful means of capturing and sharing experiential knowledge by allowing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 social, organisation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of a specific case. Although accounts of action learning are often reported us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 it is not common to see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being used as a learning practice within action learning sets. Drawing on a network action learning (NAL) pro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process of coaching, articulating, authoring, sharing and editing case studies provided a vehicle for learning and research within a NAL set. The intended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to the theory of action learning is to extend the range of learning practices to include the case study within the NAL set. It discusses how case studies act as boundary objects, which are artefacts that can be used to cross boundaries between group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that might not otherwise occur.  相似文献   

18.
Networking has been central to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for centuries, but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echnology.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networking has received little academic attention and tends to be undertheorised.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digital and communication divide, and the contested natur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on the task of promo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internationally. A summative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of a network, established to support the documentation of promising practice o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countries with limit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case study uses autoethnographic methods to identify key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clusive network.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in its proposition of a working model of inclusive networking, which has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into a theory.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视角,从事件(过程)和文本(内容)等方面对《才溪乡调查》进行解析,包括:调查的动因;类型与样本选择;研究范式与理论逻辑;文本结构与组织方式;方法的归类与文本可靠性等,最后提出若干启示性思考:重视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重视理论在社会变革中的建构功能;重视研究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指导价值;重视态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前置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传统聚落为例,空间句法建构可视化聚落形态纬度定量分析模型,从凸空间分析、轴线分析、视域分析等角度,解析传统聚落结构网络系统。 通过计算分析全局整合度、连接度、平均深度和控制度等定量指标参数,揭示三坊七巷的院落形态、街道形态和聚落形态的空间层级、组织层级、活力层级等特征,以寻找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聚落形态空间层级特征规律,为现代建筑继承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