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看地方媒体如何通过地域化表达和差异化创新,让受众对全国"两会"报道"看得下"、"听得进"、"跟得上",感受到求真、务实、创新之风。  相似文献   

2.
<正>从"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让党报实现了最佳宣传效果,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近两年来,笔者感受到全国各主流媒体积极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同时,各媒体根据各自特点,策划出各具特色"走转改"栏目,使百姓更加关注媒体。鸡西日报随着"走转改"活动的展开,也开设了《走基层看变化》、《记者走基层》、  相似文献   

3.
去年浙报传媒旅游全媒体中心推出的"来吧旅行"项目,有幸成功入孵集团首期创新孵化项目。6个月的时间,集团新媒体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一路的扶持提点,集团各兄弟部门也给予了大力协同,让我们感受到了媒体转型的浓浓气氛,项目最终也得以超额完成用户指标和营收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12月24日至30日,2020 "冰雪之冠·童话龙江"系列主题体验式采访活动在黑龙江举行。来自中央媒体驻省机构及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采访团先后赴哈尔滨、亚布力以及雪乡等地,体验"哈亚雪"冬季旅游精品路线,采制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并通过所属新闻客户端及各大新媒体平台即时发布。通过体验式采访活动,媒体人感受到雪乡就像镶嵌在黑土地上的一颗珍珠,原生、洁白;感受到龙江冰雪如童话世界,美妙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胡秀兰 《新闻爱好者》2011,(12):103-104
网络、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将传媒带进了丰富快捷的"多媒体"时代,这对于传统的报业经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报纸的广告份额,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报媒纷纷将原来简单的"推销战略"转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理念为企业营销创下了佳绩,而报媒以其天然的优势在其中频频以核心力量引领全局,无不彰显着主流媒体的大气与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报纸在新时代传媒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与报纸、广播等媒体相比,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声画合一的形式,进行直观的信息传达.声画合一的电视新闻让受众全方位地感受到了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7.
如何落实"三贴近"?怎样才能贴近老百姓?经历了去年长达3个月的"走长城"采访活动,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些东西.长城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和长城沿线老百姓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给我们的心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媒体人必须走到老百姓当中去,才能真切地倾听民声,才能真实地访到民情,才能贴近老百姓活生生的生活,才能让媒体凸现其自身的魅力--那就是走向大众,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8.
莫论新旧,只管好坏;传统无罪,创新有理;少闲用心,真做工夫;认下头去,且去做好。如今,把媒体当做媒体来关注的,主要是三类人:一是业界学界的研究者,不断发文章发报告发蓝皮书,比较新旧媒体的长短优劣。二是传统媒体人,切身感受到新媒体冲击,感受到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居危思危言危。三是官员,"舆情应对"、"媒体应对"成了培训的热门功课,这一方面是群体事件、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之需,另一方面,还因为一不留神"栽在"媒体舆情中的  相似文献   

9.
何伟 《记者摇篮》2007,(6):12-13
媒体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竞争的关键,作为地方媒体的一名管理者和辽宁省广播新闻节目的定评委,多年的管理实践和多次的全省新闻类节目评选,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地方媒体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人才问题,原本  相似文献   

10.
抓情绪     
帅帅的梅西深情地望着金灿灿的大力神杯,任周边的人流熙熙攘攘地涌动。放在世界杯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画面着实让观者深切感受到梅西的复杂心情。这样一幅被国外不少媒体称作一眼就能看懂的照片,以一位关键人物的表情来见证一项荣誉的关注度,见证足球世界杯的魅力和胜负之间的差异。首次采访世界杯的年轻摄影记者鲍泰良在几乎所有媒体同行都将"长枪短炮"对准胜利者德国  相似文献   

11.
肖翔 《声屏世界》2013,(7):58-59
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快销品行业的频繁洗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随着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自媒体的兴起,让业内人士感受到了媒体的无处不在。对此,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碎片化,即是无处不媒体,媒体从有形到无形,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让新闻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党报已经感受到了挑战与冲击。如果说党报面临生存危机有些言过其实,党报的生存焦虑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李冰 《声屏世界》2007,(9):26-27
“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这是《东方时空》记者偷拍到的山东一个法官霸气冲天的“宣告”,让全国的观众强烈地感受到隐性采访的震撼和真实。一时间,隐性采访成了全国电视媒体的宠儿。然而,隐性采访犹如一柄双刃剑,媒体在享受掌声的同时,运用隐性采访不当所引发的纠纷和官司也让媒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2009,太考验媒体的品德了,作为媒体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企业,我们的广告主平稳地走过冬天、态度非常关键,要让企业感受到温暖,感受不到人走茶凉的凄凉。关键时刻拉一把,要塑造媒介的情义形象,这很重要。关键时刻,亮出媒介自己的姿态,让我们听听媒介的声音。——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15.
要想更为有效地减少与遏制媒体的出错,关键还在全面整合此前媒体纠错的各类经验,尽快将其优化、升级到一种相对更为统一、权威的制度层面,从而让更多的媒体真正感受到制度硬化后的现实成力.  相似文献   

16.
翟慎良 《新闻通讯》2009,(12):28-29
互联网已让新闻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党报已经感受到了挑战与冲击。如果说党报面临“生存危机”有些言过其实,党报的“生存焦虑”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响彻夜空的千人鼓乐、和谐一致的武术表演、动人的民间传说、美妙的音乐演奏……上海用一场华丽大气、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开幕式,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外文化相结合的魅力和特奥运动的独特风采,令各国媒体掀起了一波"中国热"。开幕式以"和谐:人类共同的梦想"为主题,以"特殊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相融合为原则,在形式上突出国际理念、凸现中国色彩,适应智障人特点;在内容上突出民族性内涵,融入国际元素,不仅令在场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生活的新参与者——无所不在的媒体陪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国 《编辑之友》2015,(11):65-68
无所不在的媒体陪伴是社会生活的新参与者.媒体陪伴主要包括三个内涵:其一,人们作为受众,几乎时时、处处被媒体包围、伴随;其二,人们作为传播者,几乎时时、处处都在使用媒体向他人或社会组织传播信息、保持沟通;其三,人们作为媒体的信息源及被采访、追踪、摄录的对象,几乎时时、处处被媒体扫描、跟踪、监视.媒体陪伴可以分为显性媒体陪伴和隐性媒体陪伴两种类型.媒体伴随并参与日常生活,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超级全景监狱"与"共景监狱"并存于当下的社会中.媒体陪伴既为社会管理者创造了"超级全景监狱"的信息优势和治理权威,也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共景监狱"的监督技术和社会氛围,几乎每个管理者都感受到了集体凝视和监督的压力.社会管理者和普通公民, "超级全景监狱"和"共景监狱"正处于一种博弈中.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电视等视听媒体,都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有强烈责任感的媒体让受众感受到的应是各种温暖的社会“正能量”、积极的生活态度、人性的“真善美”。然而,有那么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增加“可读性”、收视率、点击率,无视自己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的是,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唱衰电视媒体的声音。但在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大军之中,电视媒体却是大放光彩,权威、科学的声音不断通过电视媒体发出。本文通过分析央视、卫视、地面频道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具体做法,研究电视媒体的传播效能,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