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就是围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展开的.今天的数学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强调灌输,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大搞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已越来越不适应数学教育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主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是目前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育思想,发展新的主劝求知的教学态度,教师除了要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还要带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吸收知识的能力。所以,越师要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作用和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为日后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同样强调知识的积累,但更强调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教育重视智力开发,更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提倡创造教育,除了全面系统地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应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此要求教师做到:1.树立创造教育思想。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创造教育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教学核心应该是理解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励,尽可能展现思维的过程,进行开放式启发,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创造教育认为,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指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行为所采取的关系方式;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观点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其识。现代教学论主张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收.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孔珺 《江苏教育》2010,(12):42-43
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何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是教育中的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师生关系看成单向的给和受的关系,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这种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重束缚和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教育部对初中教育提出明确规定,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理论教学的约束,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理论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解题能力的综合训练.代数知识是中学数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强化学生解题方式的训练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物理教育明显滞后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知识为物理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的职前物理教师教育不仅强调物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关注如何把学科知识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物理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包括物理教学理念知识、物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知识、物理教学策略知识、物理学习评价知识。在高师物理教学中,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发展物理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1,(62):187-187
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的理念,倡导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本领。  相似文献   

12.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必须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而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育学派”把教师摆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数学教学过程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其高效率体现在有效传授知识,学生能迅速模仿老师做题,有效应对考试;而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则把学生摆在教学过程的中心位置,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作用,显然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育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教学生知识,而应是教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成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际上质疑就是实现这些目标和目的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张倩倩 《陕西教育》2011,(11):76-76
近代以来.英国教育曾经独领世界风骚.至今仍魅力四射,令无数异域人为之神往。英国教师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方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巧妙、富有趣味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反思能力和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其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就成为教师的共同追求。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韦芹 《小学生》2013,(6):51-51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数学教师从小学起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数学领域的奥秘,让数学为人类征服大自然服务。因此,教师必须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认识数学的基本特征。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不但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学科为本",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活动,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初中数学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整理、巩固已学知识.在传统的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往往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当今教育的要求.所以,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其主动整理知识,实现初中数学复习课创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存在两种教学理念,即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宰地位,学生的所学、所思都是由老师说了算;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的主宰地位,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鉴于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者和评价者),这两种“理念”都有欠妥之处,都不利于更好地进行教育行为,所以应遵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有目的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让他们学到知识,具有知识能力。一、以“学习为中心”体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文捷  李红 《文教资料》2005,(36):48-50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平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之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掌握建构教学的策略、宽广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会给教育带来崭新的活力,带来教育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