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就是你、我、他,众人之间有序的和谐关系之体现,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在三五好友休闲的片刻,总之,在有人的地方都必须讲文化。一个社会如果做到文化无处不在,这个社会必然是公正、公平、和谐、有序的。在大城市建设各种博物馆、剧院、电影院,这些固然是文化的主要标志,但这些代替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提倡。人与人交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思想感情。三朋四友相聚议事,总要有人说话。即或是亲戚朋友们相见,总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在这中间就有文化问题,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讨论文化怎样…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人们之间的交往一般是用官阶职位作称呼,而不能用姓和名或平等地称呼。因为用官阶职位作称呼,可以随时随地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并以此来确定人们之间的尊卑关系,以免无意中出现无礼或犯上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向纵深发展,各国在贸易、环境、安全等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不断加强,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时,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加强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提出要以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在构建和谐世界中,语言、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谐世界离不开语言和谐与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4.
<正>儒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学术派别,自孔子开山后就在传统社会绵延不绝,其发展形态既是动态的也是历史的,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交往方式、日常生活、思维意识等方面均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因而,要谈儒家学派,首先离不开对儒家人物的品评,对于身处政治局势大变动的儒者而言,除了要关注其游学交往、  相似文献   

5.
执手礼溯源     
胡发贵 《寻根》2007,(3):84-85
中华民族自古是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节特别多,如揖、拜、跪、稽首等等。这些礼数的形式不一,行礼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宾主之间相向行礼,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握手礼”,这一礼仪是外来的。  相似文献   

6.
论中华文化中和谐思想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华文化中和谐思想现代价值吴来苏一个合理社会,人们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重视社会和谐与社会道德、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秩序关系等方面极为丰富的伦理思想,构成...  相似文献   

7.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他主张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生活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地理条件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河西走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走廊内部自身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文化地理空间格局。同时,河西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融不仅仅表现在走廊地貌本身所影响的游牧和农耕文化之间,更是表现在其“廊道”过渡地带的联通方面。伴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形成了河西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9.
王永宽 《寻根》2004,(6):81-84
中国文化起源较早,邮递的起源与发展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当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通讯联络已由原来的邮政传递扩展为电话、电报、传真、手机、电子邮件、数码信息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裴伟 《寻根》2005,(4):126-129
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中伊交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即中国秦王朝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伊朗人称中国为“Qin”,而中国人一直称伊朗为波斯。到中国汉朝和波斯安息王朝时期,除民间交往之外,政府间的交往也较频繁。由于13世纪蒙古人对整个伊朗和中国的占领,  相似文献   

11.
200年前蒸汽机的诞生,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结束了人类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明,财富与土地的密切关系有了第一次的疏离,机械生产将人类带人工业社会明。经济形态的改变促使政治生活作出回应,在国内因为资本家过度剥削产生了阶级对立,而具专业知识的中产阶级兴起,使得国内政治不再为少数贵族所垄断……在对外  相似文献   

12.
黄帝时期的原始政治徐祖祥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群居动物,当他们通过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时,他们之间就已经有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其中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性。尤其是在氏族公社发展成熟以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  相似文献   

13.
一本传统文化的好读物──《中国传统文化》读后随着社会的日益现代化,人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似乎可以说,在我国,每个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样,了解传统...  相似文献   

14.
爱默生与惠特曼的交往邹颖萍编译爱默生(1830-1882)是美国著名散文作家、诗人,惠特曼(1819-1892)也是美国著名诗人,他们两人的交往始于惠特曼将《草叶集》第一版校样本寄送给爱默生的1855年。当时,爱默生对惠待曼一无所知,可他立即复信。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络已遍及世界,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异军突起的网络因其传播信息的跨时空超量综合特征以及双向互动功能,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给信息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是根本意义上对传统媒体的优势整合,是“人类文明以来首次遇到的本质上的转换。”在人类大众传播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它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并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进程,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  相似文献   

16.
王广瑞  燕晓轩 《中华文化论坛》2023,(3):79-89+189-190
社亲是村落之间结为类似亲戚一样友好关系的民间习俗,是中原地区特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遗存于晋冀豫边界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究社亲文化的本源,审视社亲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阐释中原村落社会的一种民间交往机制,这既是为了对社亲文化的释读去表层化,也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现象。追根溯源,社亲的起源可分为感恩型、生计型、玩笑型、祭祀型等类型。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社亲的本源有相似性,其内涵的传承流变存在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同时社亲也是中原地区村与村之间和谐互动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17.
古代儒家对人生原则的思考●宁国良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去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古代儒家的一些思考,颇有启发意义。孔子指出:人离不开社会,但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却不是天生的。他主张从历史经验和师友的良好品格中去总结人生原则。他曾对学生说,他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从古到今人类所创建的一切文化,都是引导人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样态,应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启迪了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引导着人类文明的希望和理想。文化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灵魂。人类要进步发展就必须求真崇善、除邪斗恶。我们一是要认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二是要遵循"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指向,牢记环保使命;三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播与汉代画像石刻李宏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新的意识或文化特征从一群人向其他人及群体的扩散。这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是基于旧有社会文化积累的信仰体系和群体需求而作出的。在文化传播中,最为活跃的载体是人。通过战争、人口迁徒、政治交往、工商贸易等渠...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概论自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概论自序张立文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间)的挑战;二是西方文化的挑战;三是现代化的挑战。回应此三大挑战的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便是和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