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急躁的繁繁     
繁繁自身能力不是很强,但对自己要求很高,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就非常急躁。有一次,班里组织整理床铺的比赛,繁繁在42位小朋友中得了第11名,可是他并不满意自己的成绩,一整天都愁眉不  相似文献   

2.
浙江湖州一位读者来电说:"我的孩子老实乖巧,但是他一遇到事情就没了主意,什么都问我们该怎么办。在家里这样,在学校也这样。我们该怎样帮他寻找到自我,做个有主见的小男子汉呢?"主持:主见就是对事情有自己确定的主意。如果孩子既乖巧听话,遇到事情又能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不人云亦云,这在竞争的社会里,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怎样培养有主见的孩子,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样说的吧。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考试何为著名的声乐专家苏林教授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艺术干部学校考试的二百多名合唱训练班学生中间,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时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课目都列入优等,她的音色美丽和音域宽广尤其令人赞叹。可是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但这样年轻而有才华的考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奖励     
从第一次考试起,女儿就逐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学习,包括考试,是她份内的事情,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必为追逐奖励而学习,也无须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责备。但她必须对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奖励     
从第一次考试起,女儿就逐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学习,包括考试,是她份内的事情,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必为追逐奖励而学习,也无须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责备。但她必须对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6.
小华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很好,做事很认真。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觉得自己“最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不仅学习上学不进去,就连对自己最喜欢的篮球也提不起劲来。他还常常感到“高兴不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同时又不愿意向同学倾吐,喜欢独处,但每每独处静坐的时候就越发感到。情绪低落、难过、苦闷,难以排解这样的情绪……。小华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最骄傲的事情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们成绩突飞猛进,最难过的事情是发现学生们对数学具有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可能会伴随一生。就像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如今已成家立业,有次在街上遇到,他还说他经常晚上做噩梦,梦到数学考试……相信我们身边又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1,(29):34-35
初二(5)班的张山是个聪明孩子。他成绩不错,特长不少,同学关系融洽……他是那种老师喜欢的、不惹事、不调皮的乖男生。同学们注意过吗?一般情况下,张山这样的乖孩子,老师对他们并不很注意。老师有多少事情忙不过来呀,遇到这样不用操心、从不调皮的孩子,哪位老师会没完没了关照他呢?  相似文献   

9.
繁题巧解     
这是一道填空题,其中每一个数值都很大,若按常规方法计算,将不胜其繁,但仔细观察,分母中的第二、第一、第三个数是依次连续的,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找到简便运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2):31-32
王兵兵最近很是苦恼,他有太多事情想不明白。王兵兵不喜欢喧闹的环境,也很少大声说话。他自诩——自己是有志向的男子汉,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可让他偏偏不能如意的是,寝室是单人床、六人房,除了自己,其余的五个兄弟很难让他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牛牛,学习不努力,成绩连连下降。每次学习成绩下降,他都能自圆其说,善于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第一次学习成绩下降,他淡然一笑:“老师好多地方没讲清楚。”不幸的是接下来成绩又一次下跌,他又自慰:“题太难了,别人不也都没考好吗,又不是我一个。”当成绩第三次下降时,他还有的说:“这几天身体不好,影响发挥。”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归因”的重要概念。当我们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出现了某种行为、某种事情、某种后果,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找出原因给予解释,这就叫归因。从人的归因机制来看,人们大都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于内因,把…  相似文献   

13.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思维敏捷,性格活泼,数学成绩一贯很好,因而希望自己将来象陈景润那样当个数学家。但他学习不够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也经常缺交,对文科学习很不重视,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批评他多次不交作业,并因他流露过想当数学家的想法而指责他好高骛远。这时,他与老师顶撞起来,老师一气之下把他当场赶出了教室。对待这样的学生是批评他“胡思乱想”,还是批评他目无师长,不遵守纪律?如果当时我单从抓纪律这个角度,把他找来批评一通,写个检讨,也许他表面上会接受,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下会再犯这类错误,但这种“接受”却是被动的,不能治本。  相似文献   

14.
庞森森 《音乐世界》2012,(15):13-13
不甚明自神木隆之介在《听说桐岛要退部哦》的拍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当导演看完监视器后告诉神木这样表演不行,他自己还是弄不清楚状况。虽然导演曾对他说希望能够拍出纪录片的感觉,但他自己觉得自己却只是一味地在丰富“前田凉也”这个角色,直到电影的试映会的日看到出来的成效,大吃了一廉。  相似文献   

15.
源于民主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虽然是校长,但我是为大家服务的,我希望自己能置身于全校老师和职工的监督之中。一年后,欢迎全校教职工对我进行评议,如果对我不满意的人达到了30%,我立马‘下课’!”可以断定,并不是所有的校长都敢面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这样的“就职演说”的。但2001年8月下旬,48岁的王明宪在他上任成都石室中学校长后的第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就是这样说的。“现在竟然会有这样的校长?他对自己未免太苛刻了:不满意率至少要超过50%,也就是说多数人不满意才应该‘下课’呀!”有人心里这样嘀咕着。但是,王校长自有一番说法:“如…  相似文献   

16.
自己做错事情,说声对不起很容易,别人做错事情,要对他说声对不起却很难了.这话听起来似乎不合逻辑,但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就真是又合情又合理.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错在别人,我却真诚地对他说了声"对不起!"  相似文献   

17.
创造幸运     
感觉自己很幸运。高一第一次月考时我的成绩为全年级190名,第二次月考后就要分班,这样的成绩与实验班根本无缘,然而第二次月考我排名第37,如愿进入了实验班。幸运之神似乎总是眷顾我,每一次在紧要关头,我都能超常发挥——当然也包括高考。但这种幸运不是天赐的,而是自己创造的,自己拼搏而得来的。  相似文献   

18.
有—位小朋友,曾经遇到这样一 件事情:早晨,他将自己的帽子放在 一根刚出土不久的竹笋顶上,下午放 学回家时,他跑到竹林里一看,竹笋 已将帽子顶得高高的,他即使踮起脚 也拿不到了。这件事可能有点夸张, 但竹子的生长速度真的是很快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秘密     
杨老师本意是保守学生的秘密,但却让家长误会,这样事我也遇到过,但结果却不一样。我教过的班级有这样一个男孩小波,他成绩特别优秀,是我为班里其他学生树立的标杆。可是渐渐我发现小波眼里的异样,我有些疑惑。我开始更加关注他,他还是那样努力学习,劳动中表现也不错,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自己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立即是阴云密布,同事们看到后,也不愿跟我说话,自己的心情也更加沉重.后来,老爸告诉我,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时候,但并不一定要写在脸上,你可以找好朋友去交流,说一些高兴的话题或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转移自己的情绪.试验几次后,果然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